山海關之戰:決定哪方能在明末亂局中勝出的關鍵之戰 下篇

1644年這一年對於中國歷史來說是舉足輕重的一年。這一年即是大明崇禎17年,也是大順永昌元年,也是大清順治元年,更是大西大順元年。南明以明年(1645年)為弘光元年,1644年這一整年還是算在崇禎17年裡。

這一年4月末爆發的山海關之戰,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決定了上述4個政權的最終結局。

3.多爾袞的陰謀

多爾袞與吳三桂兩人人同年,1644這一年都都33歲。與吳三桂只想活下去的小心態不同,身為大清攝政王實際上一把手的他,心裡時刻惦記著的是整個大明江山。

1644年初,多爾袞決定幹一票大的,他致書李自成欲兩方聯合攻明,事成之後共分天下。如果事成大清則可入主中原,成就霸業,如果事敗大清則退回東北,自己身死政滅。在等李自成回信的同時,他徵發境內10歲到70歲之間的所有男子,備好糧草兵器馬匹大炮,只等李自成一點頭達成同盟,自己便率全部兵馬殺向北京,待大明一滅再以八旗勁旅攻殺李自成,之後中原豈不是我囊中之物?到時候還不是美滋滋。

山海關之戰:決定哪方能在明末亂局中勝出的關鍵之戰 下篇

多爾袞

李自成的農民軍烏合之眾,幾次被明軍打得全軍覆沒。李自成能混到西安稱帝還不是因為有我大清在東北牽制住最強的明軍——邊軍嗎。到時候打起來,我大清什麼都不怕,就怕李自成跑得太快。

等到4月初,什麼情況都計算好了的多爾袞還是有一點沒算到,那就是自己被李自成耍了!

中間好幾個月,李自成壓根就沒給多爾袞回信,就是鳥都沒鳥他。多爾袞自己傻等了幾個月後終於意識到不對,立刻發兵進攻大明。(也有說李自成斷然回絕滿清的)

4月9日,多爾袞統率滿、蒙、漢八旗兵十萬餘人從盛京(瀋陽)出發。11日,行致遼河時,才收到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上吊殉國的消息。在降將洪承疇的建議下,多爾袞計劃經密雲、薊州(今天津薊縣)一帶南下,進攻北京。

山海關之戰:決定哪方能在明末亂局中勝出的關鍵之戰 下篇

清軍原本路線與之後直奔山海關路線

大軍行到翁後(在今遼寧阜新境)時,與吳三桂求援的使者相遇。吳三桂聲稱:自己願獻出山海關,望大清“借兵”平寇為崇禎皇帝報仇,待擊退李自成收復京師後,大明另有重謝。

吳三桂這話像什麼呢?就好像,男女朋友外出開房,男的半夜爬到女的床上,一開始女的激烈抗拒,男的就來一句:“我就抱抱你,什麼也不做的。”女的默認,男的就順勢上了床,成功開始抱著女的裝睡了一下子,然後就......

現在多爾袞就是那男的,等我上了床,不對,是入了關還不是老子想幹嘛就幹嘛,你吳三桂手上那幾個破兵擋得住我滿洲八旗?

多爾袞滿口答應使者所有條件後,即刻令大軍改道,走連山(在今葫蘆島市境)、寧遠一線,直奔山海關而來。清軍日夜兼行,13天內超強行軍,最後一天更是跑出200餘里極限強度,終於在4月21日夜間,多爾袞率先鋒部隊抵達了山海關。

山海關之戰:決定哪方能在明末亂局中勝出的關鍵之戰 下篇

清軍形象

而此時,吳三桂已與李自成激戰了一個白天了。

4.決戰

4月21日,李自成的大順軍終於開到山海關。10萬大軍中,裹挾著大量流民與新降的明軍,真正有戰力的,不過李自成老營的6萬人。為了保留住這些為數不多的家底,李自成再一次向山海關中的吳三桂勸降。

清軍還沒有趕到,此時吳三桂只能儘量拖延時間,半天才回覆李自成拒絕投降。

目前,李自成並沒有得到清軍已經與吳三桂暗通的消息,也不知道此時清軍距離山海關到底還有多遠,自己攻克山海關的最佳時間還剩多少,他統統不知道。

在純屬浪費時間的勸降失敗後,李自成終於開始攻城。

李自成先派出唐通、白廣恩部2萬多流民與新降明軍繞道關後的一片石,切斷吳軍的退路,同時注意關外有無清軍行動的蹤跡,李自成心裡還有對滿清帶有些防備的。雙方在一片石激戰,順軍中的流民純屬炮灰,倒是新降明軍為表表忠心下了些力氣。

山海關之戰:決定哪方能在明末亂局中勝出的關鍵之戰 下篇

一片石位置如圖所示

隨後正面開戰,6萬多李自成手上最精銳的順軍開始攻城。

順軍人數優勢極大,加上攻克北京的新勝,士氣高昂,而且6萬人俱是百戰老兵經驗豐富,列陣有方進退有度。但是武器裝備還是落後於吳軍,只有少量火器絕大多數兵士還是使用傳統的冷兵器作戰,又沒有重型攻城武器,只得憑血肉之軀冒死前進。

山海關上的吳軍剛好一個相反,裝備好過順軍太多,軍中大量的火器與冷兵器混用打死打傷城下順軍無數。可是,吳軍人數劣勢太大,守住南邊,北邊又有順軍爬上城牆,這邊剛推翻一座雲梯,那邊又有順軍架起三座。

山海關之戰:決定哪方能在明末亂局中勝出的關鍵之戰 下篇

山海關

在戰況最激烈的西羅城附近,吳軍幾乎敗潰,守城吳軍假意投降待順軍走到城牆腳下,又突然發射火炮轟擊順軍,順軍當場死傷慘重,一時暫退。

在北翼城,順軍拼死激戰至翌日黎明,迫吳軍一部投降。但因其他各城未下,順軍未能進據羅城。

21日夜間,李自成之前派出切斷吳軍退路的唐通部在一片石遭到突然出現的清軍襲擊,唐通大敗,歸報李自成清軍已經殺到山海關。

時間轉到22日清晨,李自成收到清軍出現在山海關附近的消息後,順軍開始發動全部力量攻城,李自成心中暗暗祈禱希望清軍只是先鋒,大部隊還未集結,如能先清軍一步拿下山海關,則順軍有險可守,進退自如。如若不然,順軍後果不堪設想。

山海關之戰:決定哪方能在明末亂局中勝出的關鍵之戰 下篇

滿洲騎兵

同一時間,吳三桂輕騎出城直奔僅距山海關2裡地的清軍大營,叩拜多爾袞乞求發兵救援山海關,同時自願剃髮正式降清,再不提“借兵”以復明仇之事。

多爾袞大喜,許諾吳三桂將會把皇太極之女建寧公主嫁給吳三桂兒子吳應熊(鹿鼎記?),八旗軍8萬人馬從南水門、北水門、關中門三路進關。

回到山海關內的吳三桂率全軍棄關出戰,與順軍展開最後的決戰。順軍經過一日夜激戰,已有疲像,李自成正欲速戰速決,以免夜長夢多,自然求之不得。

山海關之戰:決定哪方能在明末亂局中勝出的關鍵之戰 下篇

清軍入關

下午3點左右,鏖戰數個小時的吳軍到了最後關頭,饒是槍炮齊發,可是順軍依舊如潮水一般前赴後繼,綿綿不斷。倒在吳三桂面前的順軍屍體也是越疊越高,身邊的兵士家丁卻越來越少。

就在順軍快突破最後一道防線時,歡喜嶺上觀戰的多爾袞見勢,已達到順吳兩軍兩敗俱傷目標,急令阿濟格、多鐸各率2萬正白旗騎兵,順勢從山上衝下,精巧地繞過吳軍右側,撞入順軍陣中,大砍大殺。

山海關之戰:決定哪方能在明末亂局中勝出的關鍵之戰 下篇

騎兵衝鋒

李自成眼見如此,正欲組織人馬截殺清軍,突然間順軍中有人大呼:“滿兵來了!滿兵來了!”先是流民開始潰散,接著是新降明軍,最後是順軍老兵,無數的順軍自相踩踏而死,李自成的軍令起不到任何作用。

在親衛的保護下,李自成避開潰敗的大軍,急急忙忙向北京跑去,不知道在他回頭看到山海關時心中有何感想。

山海關之戰:決定哪方能在明末亂局中勝出的關鍵之戰 下篇

清軍入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