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做了皇帝后不想让父亲下跪,就想了个办法,大家学了两千年

说起刘邦,其实小编感觉他并没有太多的过人之处,可以说跟自己的老对手“霸王别姬”的项羽相差也十分悬殊,虽然最后项羽败了,但项羽这个人没有太多的心机,以至于自己的强兵良将都投奔了刘邦,让刘邦成了皇帝。在刘邦做了皇帝之后,他自己下令,谁见了他都必须下跪,但他又不想让自己的父亲给自己下跪,于是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后面的朝代一直在学习这个方法,什么方法呢?

刘邦做了皇帝后不想让父亲下跪,就想了个办法,大家学了两千年

我们先来说说刘邦的发家史,原本刘邦也是一个难民,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推行暴政,而且大肆的修建宫殿,百姓们苦不堪言,这让很多有志之士难以忍受,所以在哪个时候出现了很多起义的人士,例如:陈胜吴广起义,在比如刘邦起义。这两者还是有一定联系的。

刘邦做了皇帝后不想让父亲下跪,就想了个办法,大家学了两千年

当时刘邦被迫要去给秦始皇修建房子,一路上没水也没饭,大家都有气无力的走着,但晚到有会被秦始皇给杀死,所以,刘邦心中就想,怎么都是死,要不就反了吧,就这样,刘邦也起义了。起义后刘邦率领自己的部队一直躲在沛县,观察局势。刘邦的这一实力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引不起秦始皇的注意,当时秦始皇主要镇压陈胜吴广等人,忽略了刘邦的小势力,而刘邦呢,面对比自己强大的队伍唯命是从,所以他的一大特点就是特别能忍。

刘邦做了皇帝后不想让父亲下跪,就想了个办法,大家学了两千年

等到其余的部队都被打残之后,刘邦在出击致胜。之所以他无过人之处是因为,在一次战役中他拥有30万的兵力,敌军只有5万,最后刘邦惨败。要说刘邦为什么能赢,还得归结于他身边的将领,他的将领还大都是项羽的良将,当初刘邦在沛县的时候,项羽也是多次的试探他是不是真的懂事,这对于一项能忍的刘邦简直是小菜一碟,当时范增劝项羽杀了刘邦,项羽不但没有听,还暴露了自己的卧底,良将们都觉得项羽太愚蠢了,于是纷纷投奔了刘邦,最后自刎。

刘邦做了皇帝后不想让父亲下跪,就想了个办法,大家学了两千年

在良将的帮扶下刘邦完成了统一大业,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在自己制定的规定中有这么一条,别人见他必须要下跪,以示尊敬,这也没有什么不妥,毕竟刘邦是皇帝,可也给刘邦带来了一个难题,就是刘邦还是蛮孝顺的,他不希望自己的父亲给自己下跪,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将自己的父亲封为了太上皇,这样他父亲就名正言顺的不用给自己下跪了,而且自己也可以每天去给自己的父亲请安。

刘邦做了皇帝后不想让父亲下跪,就想了个办法,大家学了两千年

在后面两千多年中的朝代,也都沿用了刘邦这一方法,例如:太上皇,皇太后,都是这么一种形式,不需要给皇帝行礼,而且皇帝需要给自己行礼。不难看出,刘邦的这一方法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种体现,孝顺,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