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營收181億,華爲高喊三年百億,智能家居就這麼火起來了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讓萬物互聯的時代步步臨近,智能家居也隨之火熱起來。除了網絡連接的基礎設施,“供給端”和“需求端”兩方面的不斷突破,也給智能家居的“爆發”的埋下了伏筆。巨頭、資本紛紛在這個領域內佈局,投資併購的消息幾乎天天都在發生。

在供給側,各類傳感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的成熟,語音、人臉識別等交互方式逐漸得到廣泛應用,使智能家居不再停留於概念層面。先進的傳感和交互技術賦予硬件更多功能,讓它們變得更智能、更新奇、更具未來感,滿足人們對於輕鬆、便捷的生活品質需求。

而在需求這一端,智能手機、智能音箱等單品的突破,讓人們對於各種智慧生活場景充滿期待,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則為“消費升級”提供了必要條件。

從智能音箱引燃的“戰火”

自2014年推出Echo以來,亞馬遜一度佔據了智能音箱80%以上的市場份額,開啟智能家居的一個全新品類。很快,谷歌、蘋果也跟進上來,各自推出自家的Home、HomePod,試圖在新領域中一決雌雄。從目前的形式來看,谷歌大有後來居上的潛力,出貨量節節攀升,不斷逼近亞馬遜的地位。

小米營收181億,華為高喊三年百億,智能家居就這麼火起來了

Strategy Analytics統計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谷歌Home系列智能音箱的銷量達到了320萬臺,獲得了27.6%的市場份額。同期亞馬遜Echo的Echo的銷量為480萬臺,市場份額從75.8%下滑到了41%。而在2018年第一季度,谷歌智能音箱產品出貨量達320萬臺,而亞馬遜僅為280萬臺,谷歌“篡位”之勢非常強勁。

除了這三家之外,小米、三星、阿里、華為、OPPO、vivo、錘子也推出了智能音箱產品,將這個戰場迅速擴大。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市場持續高速增長,同比增幅高達187%,阿里的天貓精靈保持全球第三、中國第一的出貨量,佔據50%以上的國內市場,目前總出貨量已經突破了500萬臺。

Canalys的研究分析師認為,中國在智能音箱方面的出貨量近期將超越美國。中國具有巨大的潛力,其家庭數量是美國的三倍多,到2018年底,全球使用的智能音箱數量將接近1億臺。有人開玩笑說,現在做智能音箱的,其實就是做手機的那波人,只不過換了個“馬甲”而已。

如果我們參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來評估智能音箱,可以發現這是一門潛力巨大的生意。

做單品or建生態?

數日前,三星在上海發佈國行版Galaxy Note 9,試圖拯救頹勢中的中國市場。當然,三星也沒有在一棵樹上“吊死”,在Note 9發佈的同一時間,三星還公佈了其智能家居戰略,推出了自己的IoT平臺——“三星智家”,試圖通過多元化的智能硬件搶佔更多市場份額。

當然,試圖通過建立“生態”來築起護城河的又豈止是三星一家,僅國內方面,小米在智慧生態領域佈局已久,華為也發佈了HiLink智能家居平臺,並高喊三年實現百億美金流水,與國內美的、TCL等傳統家電廠商共享智能家居 SDK、Lite OS源碼以及雲平臺。

巨頭在行業資源、生態架構、軟硬件技術等方面佔據一定的優勢,但他們都需要爆品的出現才能維持“激情”,否則就不叫生態,只能叫“死態”。

儘管都是以“生態”著稱,但華為似乎更傾向於做技術層面的生態,類似於谷歌,把接口共享給硬件廠商,自己不去開發所有產品。據華為方面介紹,從2015年12月至今,HiLink平臺累積了2000多萬用戶,接入30多個品類,與100多個夥伴合作、覆蓋200多款產品。

小米營收181億,華為高喊三年百億,智能家居就這麼火起來了

截止2017年6月,小米生態鏈已經有89家企業、年收入突破150億,小米商城上在售的產品早已突破了手機、電腦等“初級”智能產品,覆蓋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8月15日,雷軍為“小愛同學”站臺,宣佈月活躍設備超3000萬,累計喚醒超過50億次,而這個廣受歡迎的智能語音助手誕生還不足兩年。

技術深度將決定勝負

巨頭把該乾的事情都幹了,其他企業是否無路可走?非也!儘管智能家居已呈燎原之勢,但仍然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中小企業仍然有大把突圍的空間。這一點,年初登陸A股的萬興科技(300624.SZ)可以提供許多值得借鑑的思路。

萬興科技是一家研發底蘊深厚的消費類軟件企業,在應用軟件、雲平臺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早在2012年,萬興就開始佈局智能家居,成立了“斑點貓”公司,是國內最早開始進行智能家居佈局的企業之一,比小米、華為的“覺醒”都要早。

普遍認為,世界開始關注智能家居,是從2014年穀歌收購Nest開始,而萬興的“先知先覺”來源於他對軟件技術產品化的深入思考。

萬興科技董事長吳太兵表示,萬興最早解決的是PC時代蘋果和微軟這兩大操作系統之間,用戶在圖片、音視頻、文檔等的互聯問題,後來解決的是用戶PC端跟手機端的互聯問題,現階段要讓用戶跟所有智能設備互聯,即智能家居系統,底層的技術邏輯都是“雲+端”。

經過六年的技術打磨和產品研發實踐,斑點貓已經成為智能家居領域最具特色的品牌之一,在物聯網家庭安全領域獨樹一幟。通過門鎖、貓眼、攝像機等產品的聯動,牢牢守衛住家庭的入戶環節,做到實時預警、實時上報;通過產品間的功能協同,讓用戶隨時隨地掌握家庭安全動態,出入無憂。

小米營收181億,華為高喊三年百億,智能家居就這麼火起來了

斑點貓做產品,也做系統,深厚的技術積澱讓它在軟硬結合、雲服務、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均能施展一番身手。斑點貓目前的做法是強化入戶安全,把核心區域的“籬笆”扎牢,之後徐圖進取,各個擊破,最終實現全屋安全、全屋智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