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火烧,为何与“火烧中阳楼”的传说有关?

孝义火烧,是山西省孝义市独具风味的传统面食。它味道鲜美,口感酥脆,绵软不粘,香鲜可口,层次均匀,质地酥脆,宜于热吃。

孝义火烧,为何与“火烧中阳楼”的传说有关?

孝义火烧

孝义火烧据说与“火烧中阳楼”的传说有关。

孝义旧城中央,有一座宏伟高大、壮观绚丽的古楼——中阳楼。楼下的四条大街,商铺错落,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热闹异常。小吃摊上人们品尝着各种风味小吃。

相传,此楼建于汉朝末年,为城中最高的建筑,往来商客无不惊叹其建筑之妙。当地百姓更是以此为傲,便对天的敬畏少了几分。这下可惹恼了天帝,于是派火神下到凡间调查。

一天,中阳楼下忽然来了一位头发斑白、衣衫褴楼的老翁。老翁眉头紧锁,脸上并无喜色。他一边制作烧饼,一边高声叫卖:“快来买烧饼,吃掉烧饼,火就不烧。”

孝义火烧,为何与“火烧中阳楼”的传说有关?

重建后的中阳楼

老翁的叫卖声,引来众人围观。一个年青小伙问老翁:“您这烧饼,几文钱一个?”

老翁不紧不慢地说道:“百两黄金,千两白银。”

“小小烧饼,你竟然天价卖给我,这饼子就算是神仙所制也不值这般价钱,看你岁数不小,竟如此坑人!”围观的人们也议论纷纷,深感这老翁怪异。

老翁一看人们对他不解,就说道:“我这烧饼可不是谁想买就能买的,嫌我的烧饼贵,你自可寻个去处,我这烧饼可是供奉火神庙的仙物,别说黄金百两,千两万两你要是买去了,那也绝对不是赔本买卖!你们真是无知,大祸临头还敢在此造次,今日我这烧饼不卖了,你等着烤大烧饼吧!”

说罢,老翁收起摊子,朝着城门走去。

孝义火烧,为何与“火烧中阳楼”的传说有关?

火烧

中午刚过,中阳楼突然起火,风助火势,不多时便把中阳楼烧成灰烬。

这时,人们才想起那位老翁的话,赶紧去城门口寻找,但没找到,却看城门旁边的柱子上刻着几个字:“吃掉烧饼,火就不烧。”人们随后就去火神庙祭拜,看到火神旁边的神像和那位老翁颇有几分相似,众人这才明白,那中阳楼下卖饼的老翁根本不是凡人,而是天帝派来的人,他本是想提醒众人要敬畏上天,却不料众人不买账,这才下令火神烧了中阳楼。

此后,老百姓再也不敢轻慢上天了,家家制作烧饼,并取名为“火烧”,以此供奉天神。久而久之,“火烧”的制作技艺就流传下来,“火烧”就成了孝义有名的面点。

孝义火烧的大致做法是,将酵母、碱面和凉水一起放入盆内搅成稀糊,再倒入面粉和面。面和好后,以手蘸凉水反复搓揉,直到面团光润时,盖上湿布静置三十分钟左右,然后把面团放在抹了油的案板上,搓成长条,切块,摁扁,再横着擀成五寸长、三寸宽的厚片,然后,左手(拇指在上,其他四指在下)拿着厚片的左端,将面提起,再反腕向案板右方一甩(甩时劲头要匀,动作要利落),只听“啪”地一声就横落案板上,成为尺把长的面片。上面抹匀油酥,用左手托起面片左端轻轻向外伸长,同时右手把面片由右向左卷成卷,搓匀后揪成面剂,捏成桃形,收口朝上摁成圆饼。按此法将其余面块全部做完。

孝义火烧,为何与“火烧中阳楼”的传说有关?

烤制火烧

铁鏊在微火上烧热,涂一层胡麻油,火烧饼坯放鏊上烙烤,烤约五分钟,再翻过来烙正面(两面约烤十分钟左右)。随后放在烤炉中,用微火烤成酱黄色即可。

如今,每逢春节,在山西汾阳、孝义一带的人们都会制作火烧。感兴趣的朋友,可到此地品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