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动力航母如果在战争中被毁会产生严重的核泄漏吗?

Lehmen


奉献精品内容,欢迎订阅本号!

我是科罗廖夫,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无论是核动力航空母舰还是核潜艇,其反应堆都是经过严密防护的。在战争中,如果不是核反应堆直接被摧毁,基本不用担心核泄漏的情况。以美国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为例,核反应堆处于航母中部的核动力舱室之中,周围都有很厚的防护装甲。


同时,核反应堆被密封在特殊材料制成的壳体当中。倘若真的遭到东风21D、东风26这样的反舰导弹的攻击,且不说要穿过航母外围的防御体系,即使打到航母,也不一定能够对核反应堆造成威胁。如果航母其它部位受到攻击,核反应堆受到潜在微信,可以关闭核反应堆使其核裂变停止。


除此之外,核反应堆的外壳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核扩散。


如果航母沉入深海发生核泄漏,海水本身会对核污染物质进行稀释,倘若是几千米的深海,就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有时在处理核废料时也会选择深海大洋,因为深海底部的海床由厚重的粘土构成,最适合吸收放射性衰变产物。海水本身也可以稀释核辐射物质、有效阻断核辐射的传播。再通过海水的自我进化作用,基本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如果是发生在浅水处,影响范围也不会太大。即使放射性通过洋流确实能够造成一定范围的传播,但是水本身有阻碍作用和净化作用,随着时间的流逝,终究会烟消云散的。


科罗廖夫


美国最新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

不管是核动力航母还是其它核动力船只,如果在战争中被击沉,都有可能造成核泄漏。但是核动力船只的反应堆都会有层层的保护,只要这些保护系统还起效,一般都不会造成严重的核灾害。

首先反应堆在发生危险的时候,主控系统会第一时间停堆,终止链式反应。而反应堆一般都建在船只的中间位置,周围还有厚厚的防护层,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被穿甲战斗部直接命中,反应堆都不可能被摧毁。如果船只沉没在深海,海水还会进一步阻挡和稀释泄露出来的核物质,所以说一般情况下,核动力船只沉没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美国核动力航母的反应堆

但是如果是反应堆在第一时间被直接击中的话,例如东风21这种弹道导弹这种航母杀手,它会以极高的速度垂直击中航母,这种动能攻击不是航母甲板和反应堆保护层所能防御的,如果正中反应堆,反应堆根本不可能有反应时间,巨大的动能会直接摧毁反应堆,大量的核原料会被爆炸抛洒出来。如果是只击中反应堆屏蔽层或是反应堆一回路,而控制系统又无法紧急停机的话,反应堆还可能发生剧烈反应,造成堆芯融化,这时还会产生大量核辐射。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损管基本上没有太好的办法控制。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就是反应堆无法停机的后果,直到现在包裹反应堆的“石棺”内依然有核岩浆在流淌。

沉没在深海的船只还稍微好一点,如果沉没在浅海,甚至只是搁浅,没有海水的封堵,被击中的反应堆就会带给人类一场核灾难,大量的喷洒出来的核物质会污染近海海岸,渔业和盐业工作将完全被毁,海岸线附件生活的人类,也会受到核辐射的影响而不得不撤离该地区。

戴高乐航母的反应堆示意图


前沿阵地


一般情况下不会泄漏的。就算发生泄漏也不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科研使用的核动力破冰船,其反应堆也是层层防护的,技术相当高。比如俄罗斯破冰船的KLT-40船用压水反应堆,防护措施包括铁水屏蔽池,干式活盖屏蔽壳、外围屏蔽层等。

核潜艇、航母这些以战争为目的的军用舰艇,保护程度比民用船舶更要严密的多。其可能的核泄漏主要是核反应堆泄漏和核弹头泄漏。

第一、先说核弹头。核弹头绝不可能被引爆,因为核弹需要一套专用的精密设备才能点燃,如果设备受损,核弹就成为哑弹。

就算外壳受损泄漏,沉入海底也会被海水慢慢净化。实际上,海水本来就是核反应堆的冷却剂和慢化剂,具有吸收中子和辐射的效果。

第二、如果航母被击中,但核动力设备完好无损。航母会首先关闭核反应堆,停止裂变反应。反应堆通过人工和自动两种方式关闭。首先是人工,如果一段时间没反应,就自动关闭。

第三、就算击中核动力舱,核反应堆也是密闭在壳子里的,壳子的防护力比航母舰体还强许多倍。

壳子里有铅合金屏蔽系统,防泄漏措施达四道或更多,厚厚的外壳也会保护核燃料长时间不泄漏。当其沉入海底,海底泥层包裹它,泥层有很好的吸收辐射作用。泄漏随洋流稀释在海洋这个大容器中,根本不算什么。

第四、实际上,在处理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的选项中,本来就有一项是将核废料沉入4000米以下的深海,比在陆地上深埋更安全。因为那里是“生命禁区”,而且本来就存在各种辐射性元素,对陆地上的人类环境没有任何影响。只是因为国际利益博弈,暂时还无法开展。

第五、即使在浅海,有海水净化的作用,也只是影响几千米的范围,并且几年后也就净化掉了。

综上,核动力航母安全系数非常高,一般不会泄露,即使在战争中被击中导致泄漏,也不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太大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