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不識貨,用來裝雜物的舊瓷碗居然200萬!還差點仍垃圾堆!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一戶家庭擁有一個已有600年曆史的明朝鈞窯水仙碗,但由於不清楚它的價值,這個水仙盆一直被放在抽屜櫃上用來給客人臨時存放硬幣、鑰匙等雜物。

一家人不識貨,用來裝雜物的舊瓷碗居然200萬!還差點仍垃圾堆!

令這戶人家做夢都想不到的是,這個一直被他們忽視的水仙碗如今估值竟高達10萬-2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86萬-172萬元),並將於5月21日在倫敦進行拍賣。按照近年來鈞窯的拍賣價格,以及相似瓷器的拍賣價格,這個水仙碗保守成交價在25萬-30萬英鎊之間(約人民幣215萬-258萬)。

這個製作於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專供皇帝使用的水仙碗完美詮釋了一句話:不要小瞧任何一個瓷碗,未來極有可能就是一座金山的價值。

一家人不識貨,用來裝雜物的舊瓷碗居然200萬!還差點仍垃圾堆!

而在有“瓷器之國”的中國,雖然近現代歷經戰亂,但很多家庭中也保留著大家沒有注意到的價值連城的瓷器,都說拆遷是一個家庭通向財富自由的階梯,如果翻箱倒櫃找到一個精美的瓷器,也未嘗不是迅速積累財富的方法。

當得知一件瓷碗價值200萬元之後,這家英國人目前已經開始為未來的家庭經濟理財做打算,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家人興奮地表示:將用拍賣所得給孩子買房。

看到這裡,小編突然覺得有些話需要說了。

從這個英國家庭將會用拍賣所得費用買房的情況來看,顯然他們的思路和中國無數父母的想法一樣,通過購買一套房產,既能保值、投資,又能幫助孩子減輕負擔,面對來自社會的壓力時,不至於焦頭爛額。

一家人不識貨,用來裝雜物的舊瓷碗居然200萬!還差點仍垃圾堆!

這個想法如果從一個普通家庭的角度考慮,的確沒錯,但當擁有200萬作為配置資金的時候,僅僅是想通過買房的方式保證財富增值,就有點單一淺薄了。

實際上,不光是中國房產未來行情晦澀不明,當前整個歐美的房產也都小心翼翼,房產雖然還是一大投資項目,但這幾年其投資屬性正在不斷消減,財富增益也越來越小,除了高端豪宅,普通房產更多開始向剛需方面發展,這是時代趨勢的必然,當一個行業達到高峰,就會逐漸步入衰落。而房地產衰落的第一個信號,大概是王健林去年年前剛剛宣佈萬達退出房地產,進軍收藏界的宣言,以及李嘉誠大量拋售大陸地皮、房產。

一家人不識貨,用來裝雜物的舊瓷碗居然200萬!還差點仍垃圾堆!

目前什麼行業最賺錢?當然是互聯網!但現在互聯網行業拼殺極為慘烈,外面的人只看見幾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在笑,卻看不到背後萬千公司成了墊腳石,更何況隨著技術門檻增高,互聯網行業的壁壘也越來越高,外人想要介入,幾乎等於痴人說夢。

所以一切還要從無門檻、易上手、體系穩定等角度來討論什麼才是最合適的投資品。早在20世紀,就有人提出世界三大投資品:土地、黃金、藝術品。

這三種投資品在不同年代,有著不同效果,黃金是戰亂時代最好的投資品和保值品;土地是一個國家從疲弱到興盛過渡期最好的投資品;而藝術品是一個國家繁榮時期最好的投資品。

一家人不識貨,用來裝雜物的舊瓷碗居然200萬!還差點仍垃圾堆!

為什麼藝術品敢和黃金、土地並列呢?這是有很深層次原因的。

1藝術傳三代,越傳越值錢

古人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但是如果投資藝術品,三代之後,只會越來越值錢,因為藝術品本身就隨著年代的增長而增值。

一家人不識貨,用來裝雜物的舊瓷碗居然200萬!還差點仍垃圾堆!

就拿文章開頭那一家英國人來說,這個瓷器在他們爺爺那一輩,頂多也就幾十個英鎊,但現在就高達幾十萬英鎊,如

果他們再傳給孫子,一定比一套房子值錢很多。

並且爺爺買、孫子賣這種隔代的、將投資與家族文化血脈相結合的良性傳承模式,使藝術品成為家族最優質的長久性財富。

2文化繁榮、世界名片

一個國家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藝術品,甚至等於這個國家是一個文化失敗的國家。

就像我國被稱為新四大發明的: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網購,就是作為一種名片的方式,被各國人民所熟知,但這僅僅是指我國在科技、互聯網、新經濟模式的名片,而文化的名片,目前並不明顯,拿得出手的也寥寥無幾。

國家目前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也表明了國家的決心,在此文化繁榮的基礎上,藝術品不僅將會作為世界的名片,還會作為一些頂級富豪的名片。

一家人不識貨,用來裝雜物的舊瓷碗居然200萬!還差點仍垃圾堆!

比如收藏成化雞缸杯的劉益謙,現在收藏圈子裡只要談到成化雞缸杯,就會談到劉益謙,富豪圈子裡談到劉益謙,也會談起成化雞缸杯,這就是名片效益,雙方互相成就。

而且,藝術品資產適合慈善和遺產傳承安排。富人具有鉅額的財富,其社會責任和未來家族的遺產安排是無法迴避的問題。藝術品資產由於其隱蔽性和價格的難以確定性,成為富人在資產配置中稅收籌劃和代際傳承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3時代趨勢,未來趨勢

據國際藝術品權威機構數據:當一個國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就會出現收藏趨向;當人均GDP達到5000 美元至8000 美元,藝術品收藏會出現快速增長期。

中國人均GDP 在2010年已經達到5000美元,真正開始收藏熱,還是這兩年才開始。

前幾年大家都在忙如何賺錢,這幾年大家才開始考慮:教育、醫療、衛生等等;前幾年大家財富膨脹,討論的如何花錢,這幾年大家考慮的是如何投資理財,創造隱形財富;前幾年高調的明星、土豪是網絡紅人,這幾年低調的明星、土豪是模範榜樣。

一家人不識貨,用來裝雜物的舊瓷碗居然200萬!還差點仍垃圾堆!

這些變化充分說明我國正處於物質財富到精神財富的過度階段,藝術品市場也在近幾年越來越火熱,包括尋常百姓也能接觸到,這也證明了文化興盛的趨勢愈來愈近。

一個國家土地丟失了,代表的是滅國,未來還能重建;但是文化傳統丟了,則是亡國,永無翻身機會。中國作為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傳承至今的古文明,擁有數千年傳承的泱泱大國,也唯有文化興盛,才能重新喚起華夏兒女的內心驕傲,像大漢、大唐那樣,

唯有文武雙全,才能問鼎世界!

最後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藝術品這一行雖然是未來趨勢,但魚龍混雜,三教九流都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各位藏友還要量力而行,打眼交學費的故事太多了,唯有擦亮眼睛,提升自己,方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