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調名家名段《戰洛陽》三折,實在是太好聽了!

西路大平調又稱大梆戲,大油梆等,是一種河南省的地方傳統戲。主要流行於河南北部,豫東、魯西南、皖北等地。大平調屬板腔體梆戲,因伴奏樂器大梆灼目貫耳,故稱“大梆戲”,後改稱大平調;因起源於濮陽(開州),又稱 “開州平”。大平調在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有著很大影響,逐漸形成三個支派,即東路大平調、西路大平調和河東大平調。

大平調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劇目,據統計約有六百餘出,現今保留下來的只有二百餘出,其內容主要取材於《三國演義》、《水滸傳》、《隋唐演義》、《楊家將》、《包公案》等小說,多以黑臉、紅臉的“袍帶戲”為主,當地民間生活故事戲較少,常演劇目有《下高平》、《下燕京》、《下江南》、《反陽河》、《晉陽關》、《反徐州》、《收姜維》、《百花亭》、《戰洛陽》、《秦香蓮》、《鍘趙王》、《趙公明下山》、《金鞭記》、《張飛滾鼓》、《三傳令》、《火龍陣》等。

大平調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劇目,據統計約有六百餘出,現今保留下來的只有二百餘出,其內容主要取材於《三國演義》、《水滸傳》、《隋唐演義》、《楊家將》、《包公案》等小說,多以黑臉、紅臉的“袍帶戲”為主,當地民間生活故事戲較少,常演劇目有《下高平》、《下燕京》、《下江南》、《反陽河》、《晉陽關》、《反徐州》、《收姜維》、《百花亭》、《戰洛陽》、《秦香蓮》、《鍘趙王》、《趙公明下山》、《金鞭記》、《張飛滾鼓》、《三傳令》、《火龍陣》等。

大平調的唱腔與山東梆子大體相同,但是發聲一般都用真嗓,惟慢板、拐頭釘等板式起板時,尾聲使用極高的假嗓。主要伴奏樂器有大弦、二絃、三絃、大梆、大號等。在大平調的腳色行當中,黑臉和紅臉居於主要地位,形成劇種的重要特色。其表演氣勢恢弘,場面宏大,唱做念打併重,粗獷豪放,剛中帶柔 。

大平調名家名段《戰洛陽》三折,實在是太好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