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二三本学生的简历我们会直接扔进垃圾桶”

到一年毕业季,不少高校毕业生仍在为找工作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求职时的学历歧视,已经成为不少学子的心头之痛。不必说很难进入五百强企业工作,就连简历的初筛都很难通过,直接因为学历低而被无情地打入冷宫,甚至还要承受面试官无情的嘲讽。

二三本学生遭遇的学历歧视到底有多严重?招聘公司为何“唯学历论”?学历不优者是否还有翻身的机会?

学历歧视普遍存在,学子求职苦不堪言

刘辰是一名二本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前夕去参加某211学校的校招,面试一家五百强企业。收到的回复很简单:“你们怎么跑这里来面试了?不好意思,我们公司不收二本大学的学生。”语言简洁,态度坚决,对方挥手的动作和嫌弃的表情,仿佛多看一眼简历,都是浪费时间。

“对不起,二三本学生的简历我们会直接扔进垃圾桶”​ 2013年4月16日,教育部曾下发文件明文规定:“凡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招聘活动, 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然而,职场上的学历歧视,依然层出不穷。2017年10月,苏宁集团在继美团、小米之后,也因校招歧视陷入舆论风波。起因是苏宁在广东工业大学召开宣讲会时涉嫌学历歧视,公然宣称管培生只要985/211,事件经学生爆料后在社会上引发轩然大波。


“对不起,二三本学生的简历我们会直接扔进垃圾桶”​▲知乎截图

几乎是同一段时间,陕西日报社发布招聘公告,在招聘岗位要求的第五条里赫然写着“第一学历要求为全日制普通高校211院校本科毕业(不含分校)”。

据广州市一份3000人的数据调查显示,近半数民众认为就业歧视仍然存在,其中认为学历歧视的人最多,占比58%;其次是年龄和性别歧视。

企业招聘从学历看能力,有得亦有失虽然我国三令五申禁止用人单位进行学历歧视,但仍然无法淡化企业的“用人标签”。这种歧视从情理上来讲不应当,不过也是出于对实际的考量。《福布斯》杂志曾做过计算,美国一家50人规模的公司,从大批求职者中招一个人平均需要40165美元。简历越多,数字越高。
“对不起,二三本学生的简历我们会直接扔进垃圾桶”​因而,对于这些名企而言,通过学历、学校背景来筛选求职者,不失为一种高效的办法。更何况好的大学和一般的学校相比,从硬件设施、教育资源、科研经费、平台机遇等各个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所在,也就更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拿英语四六级考试来说中,2015年北京大学的四六级均分达568,上海交通大学以553居其后,但名校之外的成绩就不尽人意。比如杭州师范大学,虽然马云的英语很溜,但架不住母校的六级均分只有333分。
“对不起,二三本学生的简历我们会直接扔进垃圾桶”​可是这样一来,对于那些能力出众但出身普通的人来说就不那么公平了。吴刚是一名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对此他深有体会:“在竞赛中认识了一些名校学生,明明能力不如我,可是找工作就是有优势,谁让他们顶着名校的光环呢?”用努力挽救学历,低学历也能逆袭也许你觉得不公平,但你有没有想过,别人上了985或211,是通过高中阶段相对等价的努力换来的;你没有考上,说明至少在高中阶段,你在智商和努力方面不如他们。


“对不起,二三本学生的简历我们会直接扔进垃圾桶”​你的高考成绩如何,就意味着你在未来几年是站在一个怎样的平台、与怎样的一群人、接受着怎样的教育、看到怎样的世界。那些在名校学习成长的人,自然会有着更开阔的视野、更丰富的资源、更突出的能力,那么等到大学毕业,你凭什么要求还和人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别人通过努力完成学业、取得心仪的offer,难道不值得被认可与尊重么?那么,出身一般的高校学子只能坐以待毙了么?
“对不起,二三本学生的简历我们会直接扔进垃圾桶”​当然不是。有人说,我们不害怕高考,怕的是高考的“一分定终身”,怕的是高考失利自怨自艾、自甘堕落的自己。既然无法改变现状,不如从改变自我开始。不要再每天哀叹命运的不公与偏袒,不要再为自己的平庸找借口。

既然你起点低,就要比名校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你可以通过考取含金量高的权威证书来证明自己的专业水平,可以用名企实习的经历来扩充自己的阅历眼界,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竞赛挑战来丰富实战经验,还可以通过考研来创造一个提升学历、提升自我的机会。而靠低学历逆袭的人远远不在少数。

《我的前半生》里的国民小三凌玲从现场调查员做起,一步步做到了咨询公司主管的位置,从而得到了项目经理陈俊生的芳心。所以说,不努力一下,你怎么知道自己没机会?
“对不起,二三本学生的简历我们会直接扔进垃圾桶”​学历歧视这块巨石虽然横亘在诸多学子求职的道路上,但它并非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而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通过汗水与努力来跨越这一困境。当然,部分用人单位也要摒弃“唯学历论”的观点,认真对待和尊重每一位求职者,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首先,请努力将自己磨炼成一块足够光芒四射的金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