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美颜”功能太强大,HR进行背景调查会涉及隐私侵权怎么办?

在现代职场由于就业压力的原因,面试条件造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随意公司在员工入职前的背景调查就显得尤为必要。所谓背景调查是对候选人过往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工作能力与业绩、职业操守等信息的确认,是补充招聘面试信息,验证招聘面试结论,并基于候选人的过去推断未来的一种招聘考查方式。

一、为什么要进行背景调查?

背景调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由于面试对候选人的了解与判断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必须通过背景调查进行最后的把关,忽视背景调查,会给招聘决策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背景调查能够大大降低招聘风险与潜在的招聘失败的成本,说它是招聘的“防火墙”毫不过分。

我们在从业过程中,通过背景调查发现形形色色的虚假背景案例,包括持假身份证、学历证、职业资格证书,编造一些子无虚有的就职经历,对过去的职业经历随意抬高职位,放大管辖的下属人数,夸大自己的业绩,延长在某单位的就职时间,抬高原薪酬,杜撰离职原因等,真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二、展开背景调查的难点分析:

招聘人员开展背景调查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比如难以找到接受背景调查的人,调查的渠道有限;调查时应该问哪些问题,不应该问哪些问题;被调查者不愿意接受调查,而且态度比较冷淡,如何使对方愿意“打开心扉”;被调查者所提供的信息过于简单或者有水分,不足以支撑招聘决策……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招聘人员掌握背景调查的技巧和方法,才能顺利地突破重重障碍,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三、背景调查应该如何操作呢?

首先,需要确定背景调查的合适时间。背景调查一般在候选人通过面试之后,发放录用通知书之前的时间空档进行,此时绝大部分的候选人已经被淘汰,剩下的入选者数量已经很少,背景调查的工作量相对较小;经过几次面试,企业对候选人的总体情况比较熟悉,背景调查时更具针对性;

其次,找出背景调查的关键点,列出调查时需确认的问题。有些基本的信息必须是在调查过程中进行验证的,包括学历与任职资格证书、任职单位、任职职位、任职时间、上下级汇报关系、离职原因等;另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候选人的情况,找出存疑之处(比如面试中发现的前后矛盾点),也要作为背景调查的关键点,比如候选人在前单位的能力与业绩、薪酬情况、人际关系、家庭情况等。

调查人得到各方背景调查信息后,需要进行信息汇总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问题主次、轻重来判断候选人是否符合企业和招聘岗位的要求,并进行招聘决策。如果是涉及诚信问题,就不能迁就,应果断放弃该候选人;如果是非原则性问题,比如任职时间、离职原因等有一些细微差异,但并不严重到质疑候选人的诚信与影响后续工作,则可以对候选人坦诚相告并予以提醒,然后继续推进到下一步招聘流程。

企业HR如果碰到同行对本企业的离职员工进行背景调查,也应该积极配合,体现良好的职业素养,客观真实地予以反馈,以便与同行建立友好的互信互助关系,后续相互支持帮助。

另外,为了加强背景调查的合规性,应该在背景调查前先征得候选人的书面同意;背景调查时要注意避免涉及过于隐私的内容,并为候选人履行保密义务,对于存在特殊情况的候选人(如残障人士),应避免歧视;另外,一定要避免使用违法手段进行取证,应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背景调查,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简历“美颜”功能太强大,HR进行背景调查会涉及隐私侵权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