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二三本學生的簡歷我們會直接扔進垃圾桶」

到一年畢業季,不少高校畢業生仍在為找工作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求職時的學歷歧視,已經成為不少學子的心頭之痛。不必說很難進入五百強企業工作,就連簡歷的初篩都很難通過,直接因為學歷低而被無情地打入冷宮,甚至還要承受面試官無情的嘲諷。

二三本學生遭遇的學歷歧視到底有多嚴重?招聘公司為何“唯學歷論”?學歷不優者是否還有翻身的機會?

學歷歧視普遍存在,學子求職苦不堪言

劉辰是一名二本院校的學生,在畢業前夕去參加某211學校的校招,面試一家五百強企業。收到的回覆很簡單:“你們怎麼跑這裡來面試了?不好意思,我們公司不收二本大學的學生。”語言簡潔,態度堅決,對方揮手的動作和嫌棄的表情,彷彿多看一眼簡歷,都是浪費時間。

“對不起,二三本學生的簡歷我們會直接扔進垃圾桶”​ 2013年4月16日,教育部曾下發文件明文規定:“凡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舉辦的招聘活動, 嚴禁發佈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信息,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然而,職場上的學歷歧視,依然層出不窮。2017年10月,蘇寧集團在繼美團、小米之後,也因校招歧視陷入輿論風波。起因是蘇寧在廣東工業大學召開宣講會時涉嫌學歷歧視,公然宣稱管培生只要985/211,事件經學生爆料後在社會上引發軒然大波。


“對不起,二三本學生的簡歷我們會直接扔進垃圾桶”​▲知乎截圖

幾乎是同一段時間,陝西日報社發佈招聘公告,在招聘崗位要求的第五條裡赫然寫著“第一學歷要求為全日制普通高校211院校本科畢業(不含分校)”。

據廣州市一份3000人的數據調查顯示,近半數民眾認為就業歧視仍然存在,其中認為學歷歧視的人最多,佔比58%;其次是年齡和性別歧視。

企業招聘從學歷看能力,有得亦有失雖然我國三令五申禁止用人單位進行學歷歧視,但仍然無法淡化企業的“用人標籤”。這種歧視從情理上來講不應當,不過也是出於對實際的考量。《福布斯》雜誌曾做過計算,美國一家50人規模的公司,從大批求職者中招一個人平均需要40165美元。簡歷越多,數字越高。
“對不起,二三本學生的簡歷我們會直接扔進垃圾桶”​因而,對於這些名企而言,通過學歷、學校背景來篩選求職者,不失為一種高效的辦法。更何況好的大學和一般的學校相比,從硬件設施、教育資源、科研經費、平臺機遇等各個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所在,也就更有可能培養出高質量人才。

拿英語四六級考試來說中,2015年北京大學的四六級均分達568,上海交通大學以553居其後,但名校之外的成績就不盡人意。比如杭州師範大學,雖然馬雲的英語很溜,但架不住母校的六級均分只有333分。
“對不起,二三本學生的簡歷我們會直接扔進垃圾桶”​可是這樣一來,對於那些能力出眾但出身普通的人來說就不那麼公平了。吳剛是一名普通院校的畢業生,對此他深有體會:“在競賽中認識了一些名校學生,明明能力不如我,可是找工作就是有優勢,誰讓他們頂著名校的光環呢?”用努力挽救學歷,低學歷也能逆襲也許你覺得不公平,但你有沒有想過,別人上了985或211,是通過高中階段相對等價的努力換來的;你沒有考上,說明至少在高中階段,你在智商和努力方面不如他們。


“對不起,二三本學生的簡歷我們會直接扔進垃圾桶”​你的高考成績如何,就意味著你在未來幾年是站在一個怎樣的平臺、與怎樣的一群人、接受著怎樣的教育、看到怎樣的世界。那些在名校學習成長的人,自然會有著更開闊的視野、更豐富的資源、更突出的能力,那麼等到大學畢業,你憑什麼要求還和人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別人通過努力完成學業、取得心儀的offer,難道不值得被認可與尊重麼?那麼,出身一般的高校學子只能坐以待斃了麼?
“對不起,二三本學生的簡歷我們會直接扔進垃圾桶”​當然不是。有人說,我們不害怕高考,怕的是高考的“一分定終身”,怕的是高考失利自怨自艾、自甘墮落的自己。既然無法改變現狀,不如從改變自我開始。不要再每天哀嘆命運的不公與偏袒,不要再為自己的平庸找藉口。

既然你起點低,就要比名校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你可以通過考取含金量高的權威證書來證明自己的專業水平,可以用名企實習的經歷來擴充自己的閱歷眼界,可以通過參與科研項目、競賽挑戰來豐富實戰經驗,還可以通過考研來創造一個提升學歷、提升自我的機會。而靠低學歷逆襲的人遠遠不在少數。

《我的前半生》裡的國民小三凌玲從現場調查員做起,一步步做到了諮詢公司主管的位置,從而得到了項目經理陳俊生的芳心。所以說,不努力一下,你怎麼知道自己沒機會?
“對不起,二三本學生的簡歷我們會直接扔進垃圾桶”​學歷歧視這塊巨石雖然橫亙在諸多學子求職的道路上,但它並非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而是可以通過各種方法、通過汗水與努力來跨越這一困境。當然,部分用人單位也要摒棄“唯學歷論”的觀點,認真對待和尊重每一位求職者,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選人才”。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首先,請努力將自己磨鍊成一塊足夠光芒四射的金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