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養神之法:守一存思

《道德經》說養神就是要“虛其心,實其腹”、“致虛極,守靜篤”,進而“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太平經》中更是詳盡地論述了“守一”和“潛心”,認為養神乃一切養生的基礎和前提。

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說“欲長生不死,須恬愉淡泊,滌除嗜慾”,必須“靜寂無為,忘其形骸”。

道家養神之法:守一存思

唐代司馬承禎撰寫《坐忘論》一書,認為養神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他“安心坐忘之法”有七個階梯:

第一層叫“信教”。他說:“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則道可長,蒂固則德可茂。”

第二層叫“斷緣”。即要求“去物慾,簡塵事”,與一切有為俗事相隔絕,除去對物質利益的追求。

第三層叫“收心”。司馬承禎認為物慾之起皆因我之知覺、感覺及思維意識的存在,欲長生則必須“塞其兌、閉其門”。

第四層叫“簡事”。因為道家認為身外一切皆是“情慾之餘好,非益生之良藥”,比如孫思邈就認為“多欲則志昏”,因此道家的養生就要求人們簡斷事物,欲心不起,“必清必靜,無動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

第五層叫“真觀”。收心、簡事之後,“日損有為,體靜心閒,方能觀見真理”。

第六層叫“泰定”。收心之後還要虛心、安心,心不納外事,也不分心於外界,即“心無所定,而無所不定”。

第七層才叫“得道”。至此達到處物而不染,處動而不散,本心不起而離乎萬境的養神最佳境界。

道家養神之法:守一存思

“存思”也稱作“存想”

存思也就是閉目靜思某一特定的對象,其目的是使外遊的神返回。如果按照道教的說法,“存思”還有接引外界五行諸神入人身中的作用。

“存思”之法也有一定的儀式程序,比如《存思三洞法》說:“常以旦思洞天,日中思洞地,夜半思洞淵,亦可日中頓思三真。”

按照《存思三洞法》的介紹,要求修煉之人入室東向,叩齒三十二通,瞑目依次思洞天三真,各咽九氣,三真“下入兆身”中之“泥丸上宮”、“絳宮”、“臍下丹田宮中”,咽三洞氣畢,仰念祝詞;然後轉向南,思洞地之皇君,感受“靈符”、“秘言”,仰念祝詞;再轉向北,思洞源之仙君,感受“寶符”,仙君“入兆身臍下丹田宮中”,思畢便仰念祝詞;然後再轉東向,叩齒九通,嚥氣九過。

《存思三洞法》說:“子能行之,真神見形。”道教認為“存思”這個修煉方法煉得好了,可以預知吉凶、去惡獲福、長生成仙。

道家養神之法:守一存思

守一之法只是專注於一

“守一”,即閉目靜思至高無上的“一”或氣,使它們常住於自己的身體,使自己精神完全,不致喪失。

《太平經聖君秘旨》中說:“夫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災,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窮閒,可以理病,可以長生,可以久視。”

究竟“一”是什麼?其解釋不一。

《太平經》說:“故頭之一者,頂也。七正之一者,目也。腹之一者,臍也。五臟之一者,心也。四肢之一者,手足心也。骨之一者,脊也。肉之一者,腸胃也”。

葛洪在《抱朴子•地真篇》中認為這個“一”有姓名還穿著相應的“工作裝”:“男長九分,女長六分,或在臍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絳宮金闕中丹田也;或在人兩眉間,卻行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上丹田也”。

守住心中唯一的法,專取精,明心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