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土雞生態養殖技術,乾貨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動物性食品中藥物殘留問題倍受人們關注。而農家放養的土雞,因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並以其綠色生態的品質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歡迎。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人們對食物的要求也逐漸提高,而土雞蛋、土雞肉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對如何養好農家土雞、養出品質好的生態土雞等技術要點進行了闡述。

農家土雞生態養殖技術,乾貨

一、飼養場地的選擇

1、選擇離村落或交通幹線較遠、環境僻靜安寧、空氣潔淨、面積不低於0.5hm 2的林地作為放養區,且要求附近有無汙染的小溪、池塘等清潔水源,方便取水。雞舍需背風向陽、坐北朝南,也可搭建塑料大棚。雞舍可用舊房改造或另建雞舍。小雞舍內需安裝直徑為1cm 網眼的彈性塑料網或竹編網,網應距離地面高1m 左右。經過舊房改造的雞舍,應在前後開採光窗和地窗,地窗應距離地面20cm ,採光窗應距離地面1.5m 。建議利用山區自然屏障的優勢,切忌沿江沿河密佈雞場,場間距不小於200m 。

農家土雞生態養殖技術,乾貨

2、飼養場地的消毒

新場地用5%~10%石灰水或1∶600百毒殺、1∶1200消毒威、2%燒鹼等進行場地噴霧消毒。老場地在“2.1”的基礎上,用高錳酸鉀14g/m 2加甲醛28mL/m 2(將飲水器、料桶等用具一齊放入)密閉燻蒸消毒1~2d 後,開啟通風1~2d 。

二、飼養規模和雞苗的選擇

1、飼養規模

飼養土雞的效益與適度的飼養規模有關。以安徽省廣德縣楊灘鄉為例,按平均一個整勞力每批養2000只左右為宜,避免超規模連片養殖,最多不要超出5000只。

2、雞苗的選擇養雞成功與否,雞苗質量起關鍵作用。

應選擇品種較純、體質健壯的雞苗。一般雞群活潑、雛雞頭大眼凸有神、身體均勻潔淨的為優質苗雞。由於土雞品種間雜交,其羽毛色澤有“黑、紅、黃、白、麻”等,爪也有黃、黑、灰白色等。目前,三黃雞、浙大黃、廣西麻雞、福建青雞等中小型的遲速型雞,以適應性廣、肉質良好的優點,適合該鄉的野外養殖。

農家土雞生態養殖技術,乾貨

三、雛雞管理

在1周齡開始需對雞苗進行口哨或者敲盆訓練,以方便放養後管理,待30日齡後雛雞抵抗力增強,再逐漸過渡到土法放養。

溫度是育雛成功與否的關鍵提前12h

調節雛舍溫度,0~1周齡一般控制在32~33℃,之後每週降1~2℃,直至4周齡後才可脫溫。

觀察溫度有2種辦法:

1、是看溫度表

2、是看雞群狀況。若雞群分佈四周、遠離熱源、不斷張口呼吸,表明溫度偏高;若雞群扎堆、緊靠熱源、不斷鳴叫,表明溫度偏低;當雞群活動自如、分佈均勻、比較安靜,表明溫度適宜。

相對溼度室內的相對溼度保持在55%~65%:10d 之前為60%~65%,10d 之後為55%~60%。保持空氣新鮮,無刺鼻燻眼的味道。

補充光照前5d 可保持23h/d 的光照,之後為17h/d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內)。

農家土雞生態養殖技術,乾貨

四、適時飲水和開食

應儘早開食和飲水,做到飼料、飲水不斷,自由採食。在初次的飲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連用2d ;第3天在飲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錳酸鉀,可起到殺菌的效果和消毒作用。

1、放養雞群

放養規模

林地規模以放養2000羽左右為宜,規模過大影響管理,規模過小則影響效益。晚春到中秋季節均可放養,冬季氣溫較低,蟲草減少,應停止放養。

放養方法雞群最初並沒有上山覓食習慣,需加以訓練。一般需2人配合,1人在前吹哨並拋撒顆粒飼料,讓雞群隨後搶食,另1人在後用樹枝驅趕,直至雞群全部上山。每天中午還應強化訓練1次,傍晚再用同樣方法訓導雞群歸舍,訓練10d 左右,雞群就建立起了條件反射。放養期間,選用大雞全價顆粒料,日糧中還需加入10%~15%的完整穀粒(或小麥)和15%~20%的青綠飼料,可增加維生素的含量,降低成本,減少雞肉的肌間脂肪含量。

注意事項為防應激,可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一定量的VC 或複合維生素;出籠前3個月應不使用抗生素和驅蟲藥。

農家土雞生態養殖技術,乾貨

2、成年土雞的飼養

飼料投餵

成雞飼料可由配合料逐漸過渡到單一的玉米、稻穀,10:00後投餵1次飼料,15:00後投餵1次,入睡前再加1次,整個飼養期不停水。一旦發現精神食慾不振、糞便異常者,應及早採取措施,及時剔除病雞、死雞,防止蛇、鼠災害。

飼養時間土雞飼養期的長短,直接影響雞的肉質、風味及養殖效益。飼養期過長,飼料報酬降低,風險增加,造成勞力、場地等資源浪費;飼養期過短,肉質太嫩,風味差,影響銷路及價格。一般體重達1.2~1.5kg ,時間在80d 以上即可上市。養殖戶也可根據市場行情進行合理的安排。

輪牧時間雞場飼養時間過長,場地會受汙染、病菌增多,對雞群健康威脅大,影響成活率,且易將場內的草根、樹根等啄盡,造成土地板結和環境汙染;雞場飼養時間過短,投資重複,影響效益。一般2年一輪可以避免上述弊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