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旅遊的東風 這裡的農民已經跟貧困「說再見」了

驅車來到烏蘭縣茶卡鎮巴音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白色小樓,鋁合金門窗、監控設施、小轎車……這些現代化元素很難讓人把這裡與“貧困”聯繫到一起。

但是在幾年前,巴音村的村民們還住在距離茶卡鎮20公里外的小水橋,村子裡的路一到下雨天就變得泥濘不堪,住的也都是幾十年前蓋的老房子,基礎設施很差。

巴音村村民許雅雲說:“住在老村子很不方便,因為距離茶卡鎮太遠,老人看病、孩子上學都成了難題。最重要的是,村子裡的飲用水都是地表水,水質很差,老人孩子喝了經常鬧肚子。”

巴音村共有村民35戶114人,確定貧困戶4戶8人,主要為因殘致貧。村裡的第一書記白海龍說,村子裡最讓我放不下的就是這四戶貧困戶,因為殘疾他們沒辦法外出打工,只能靠著自家門前的一畝三分地維持生計。

姜發菊就是貧困戶中的一員,老公患有心臟病喪失勞動力,兩個孩子都在上學,一家的重擔都落在了她的肩上。姜發菊說:“因為蓋房子的錢都給老公看病了,所以我們一家4口人只能擠在30平方米的土房子裡,為了照顧家人自己也不能外出打工,一家人的生活僅靠種地和自己打散工維持,生活過得緊緊巴巴。”

但是巴音村趕上了2011年統籌城鄉發展示範村建設的快車,全村將遷至茶卡鎮居住。為了讓大家住得好,在政府的努力下,為每戶建設120平方米磚混結構二層小樓,配套建設院牆、大門、水、電、路、活動廣場、服務管理中心等基礎設施,總投資1500萬元。

2013年巴音新村建設完工,但是難題又來了,很多村民不願意搬過來,白海龍說:“老人在老村子住了一輩子,捨不得離開,大部分人也都習慣了農村生活,現在突然搬進城裡,沒了耕地,就少了一份收入,對於許多家庭來說很難接受。”

隨著茶卡鹽湖旅遊人數井噴,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遠不能滿足旅遊市場需求,巴音村的村民們看到了商機,就利用新家搞起了家庭賓館。嚐到甜頭的巴音村村民們如今都搬進了新家。

藉著旅遊的東風 這裡的農民已經跟貧困“說再見”了

2013年年底,姜發菊和大部分村民一樣也順利搬進了新村,住上了新房。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剛過上了好日子,她丈夫卻被診斷為白血病。為了給丈夫治病,姜發菊四處舉債,可丈夫還是在欠下7萬餘元醫療費後離世。越挫越勇,姜發菊索性放手一搏,打算開一個家庭賓館,在第一書記白海龍的幫助下,經過一番努力,2015年,姜發菊家的家庭賓館開業了,5間客房,有標間、單間、三人間。

姜發菊說:“從來不敢想,如今自己竟然當起了小老闆,住進了2層小洋樓。2016年年底賓館的收入還了債,還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2017年冬天我又申請了五萬元貸款,打算擴建家庭賓館,迎接2018年的旅遊旺季。”

姜發菊是個閒不住的人,冬天家庭賓館沒什麼生意,在政府的幫助下,姜發菊爭取到了一個公益性崗位,一個月穩定收入1000元。

像姜發菊這樣的村民在巴音村有很多,如今大家都靠著自己的雙手過上了富裕的生活。白海龍說,藉助茶卡鹽湖的資源,隨著村裡基礎設施的完善,如今村子裡有25戶人家都開起了家庭賓館,現在村子裡多了發展旅遊產業的小老闆,少了因殘因病致貧的貧困戶。

新村越來越美,老村子的地也不能荒廢了。搬遷後,村上成立了合作社,將村民的133.3公頃土地流轉後統一種植飼草,發展茶卡羊養殖和特色種植。2017年全村分紅11萬元。

“等到明年,我們打算開發鄉村旅遊,遊客來了白天可以觀賞茶卡鹽湖的美景,中午可以在家庭賓館吃飯休息,下午到鄉村體驗蔬果採摘,晚上在鄉間觀賞星空,打造一系列特色旅遊服務,用旅遊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走向小康生活。”白海龍和巴音村的村民對今後的生活充滿了憧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