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做程序员?

子非良驹


根本不存在这种问题。作为一个长期和程序员打交道的创业者创业者。我的感觉是程序员越来越多。大家也非常喜欢这个职业。

第一,程序员的待遇相对比较好。现在一个手机app的程序员开发者。工作如果是在2到3年。基本上可以拿到1万5到2万左右。IOS相对会高一点。如果有一些管理能力的拿到3万以上也是很正常的。这样的收入在当下的生活里算是比较好的。

第二,程序员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他们不会有很多的勾心斗角,繁文缛节。只需要把手上的项目开发好就行。比很多如市场,商务等等职位要简单很多。除了工作,不用操其他的心。

第三。程序员尤其是一个好的程序员,一般在一个项目里面,在一个公司里面都是非常核心的岗位。如果是公司发展的好,不管是融资并购还是上市。程序员都会获得不错的回报。

所以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当程序员了。


南七道


作为一个已经逼近35的CnotS工作者,强烈建议,年轻人,如果有选择的话,不要进入CS。以下先陈述七个事实:

第一,这行是严重吃青春饭,看看华为淘汰34以上员工就知道了。

第二,社交圈很难往上走。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看看身边的现实就能明白。所有人都追着医生交朋友,手握现金的百姓会追着金融人交朋友,你就是做个婚庆,装修,修车,警察,哪怕开个小饭馆都会有人托你办事。CS除了修电脑别的技能对行外人几乎没有用。码农想积累人脉几乎很难。

第三,学习几乎是无用的。从入行到今天,我已经学习过不下8门语言,三四种数据库,读过无数库的源码。但是这种积累随着技术更新换代,完全没有意义。我这十来年来的技术经验积累的努力放在任何一个其他行业都够成为技术专家了,但是CS因为技术更新毫无意义。

第四,上升通道受限于运气和不具备的能力。如果你做建筑工程,那你从万达跳槽到华远,你的经验直接可以应用,但是计算机不行。可以说CS绝大多数人没机会做一个项目从码农一直做到总监。一个码农能否晋升靠的主要是运气。

另外,码农最不具备的能力就是PPT吹牛逼拍马屁搞关系。小公司不甚了解,大公司能升上去的都是会玩人际的人。研发第一远离业务,第二缺乏人际公关能力,绝大多数做到基层经理就止步了。

第五,工作严重占据生活。我从业十来年几乎日日10小时+。其他人可以用休闲时间做很多事情,家庭,三产,人脉积累,运动健身,旅游娱乐。而码农不行。

第六,智力付出和收入严重不成正比。行外人一定会反驳,可惜事实的确如此。一个动态规划可以拯救企业管理中一跳产品线为企业节约巨大成本或创造巨大收益。但是放在计算机行业,不过是节省一台虚机的一部分运算量,节省成本至多不到万元。解一个中高度复杂bug中的弯弯绕绕所花费的智力成本放在扔个一个行业都足够一个月的业绩,但是计算机行业却不过是一两天的绩效考核。

第七,可替代性强。码农工作的本质更多的是学习一门语言,然后应用这门语言对公司一个具体业务实现科学家的想法。码农就是实现业务代码。这就导致了工作极容易上手进而可替代性高。即使是高级语言中最繁琐的C++从0到能略有瑕疵的完成基本工作一年学习足以。更何况python, JS, java, php这些极易上手的语言现在已经能完成很多,绝大多数工作了。剩下的就是熟悉业务。而熟悉业务对于十年工作经验和一年工作经验者时间差值最多不超过半年。这就导致了可替代性随着年龄增长并无法出现线性提高。可以说计算机行业可替代性与年龄经验是对数曲线。而多数行业也是线性甚至有些行业是指数。

这些现象都是事实,但是并不构成不做程序员的理由:

一 .金字塔结构

社会是个金字塔结构,古今如此、中外如此,行业如此。金融行业的钱多吧,2016平准薪酬达到30W,但如果你是银行的小柜员,你拿得到30W? 任何行业,顶部肯定是1/10的人,做金融也好、警察也好、医生也罢。你做警察,你能说你35岁能干到总监?剩下9/10必定是小兵、被统治者、码农。

二 .万精油

计算机实际上是一个万精油行业,什么行业都能干,金融需要、电商需要、房地产也需要。

但业务才是公司核心,单单代码好并无卵用,你人际关系不好,活一般,NB不会吹,PPT不会做,那你价值何在?你能默写C#底层库的全部代码,动态规划信手拈来,精通8门语言,4个数据库,然而公司并不需要,又有何用?

JD上经常看到的“我们是一个技术驱动型公司…”千万别信:国人懂技术驱动?有技术驱动?外卖火就全做外卖、单车火就全做单车,屁股决定脑袋,流氓引导无良中产。骗骗码农而已,别当真。

三 .关键靠人品

技能撑死只占成功因素的30%。Facebook的代码也就是培训班水平,微软第一版操作系统直接是向别人买的,就连Google也是后来招人重新写。但扎克伯格身为犹太人的文化传承、从10岁开始做项目带来的素养、哈佛大学的优质人才带来的产品战略,这才是关键。

技术从来不是主导,你的眼界、思考、产品能力、发现机会的能力,才是决定你能否发展的主要因素。

你的行业怎么样?细分领域如何?公司前景如何?你是什么位置?比如你做互联网职业教育,你知道教育市场如何细分么?你知道公司所处的赛道么?你知道国外公司的几种玩法么?你知道几种教学法?你又知道几种学习模式?


自由职客Freekeer


毕业前我确实挺排斥程序员的,但是毕业了鬼使神差的当了程序猿,这一干就是三年。先来个自我介绍吧,或许有助于理解我下面所说的。


我本科毕业,同事大多为研究生,所以刚进公司比较隐忍,本来双休,但我做成了单休,本来五点下班我做成了10点,坚持两年后,发现自己坚持的或许只是自以为的成功。两年了,并没有感觉自己技术有多强。与自己的预期相差甚远,在此奉劝大家一句,要多回首,勿忘本心。看自己现在是否在做自己想做的。


当然也学了不少东西,时间在那摆着。每个行业都是这样,我们承受的苦楚终归得到回报。我坚信。程序员的转行,在行业内也常见。其实我认为也是有弊端的,程序猿干的时间越长越难转行,当然也因人而异。拿我说踏实干了两年,感觉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刚毕业那会儿差太多了。

当然我感觉目前做程序猿的还不算少吧!而且想加入的也不少。也挺推荐大家做的,当然根据个人性格来选的,如果想有较大发展的话,大家从技术转别的行业也是有较大优势的。

还是那句所学终有所用。不论什么行业,如果能让自己踏实的耐心的去学习,那就可以做。


唠唠科技


程序员这个职业曾经很神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中国的程序员数量已经超过200万,实际的数字可能比这还高,大家对这个职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程序员这个职业想长久的坚持下去需要非常强大的兴趣支撑,很多人干了几年中间实在坚持不下去就换职业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做程序员?

1. 程序员这个职业相对来讲入门还是有点难,绝大部分想学编程因为意志力不坚强都停留在入门的路上,有的甚至进入工作岗位了还是懵懵懂懂的,可能坚持一段时间突然觉得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才算开窍了,有多少人还没等到开窍就匆匆结束了学习之路。

2. 程序员的工资相比普通的工种看上去是高了些,但付出多得多,可以看下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大楼的灯火几乎是一直亮着,可以说挣点钱都是拿命换的,很多人觉得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说的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年龄大了精力肯定会受影响,肯定比不上年轻小伙子,在这点上公司选择年轻点的也是有道理的。

3.程序员这个职业需要不停地更新自己的技能包,不可能就是靠一种语言吃遍天,所以还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如果只是仅仅守着一点技术底子很快就会被淘汰,所以要一直不停的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很多人做不到。

4.程序员大部分时间和电脑为伍,所以交际圈子小的可怜,导致很多人离开电脑啥事情也不会做了,人生一辈子好玩的事情多着那,大部分时间都耗在电脑边上,的确有些遗憾,因为这点很多人中间转行去做别的了。

能留下来的,坚持到最后的一定是对软件非常感兴趣的同志了,编程已经融入到自己血液中,不做编程才觉得没意思,中毒很深的人才能在这个行业走的深远。


大学生编程指南


我就是一个程序员,谈谈我的想法。

第一,编程行业需要的知识太多,太繁杂。各种语言,各种技术层出不穷。想跟上时代就必须发大量时间,下苦功夫钻研!

第二,很多工作成就感低。只有很少的职位属于技术研发岗位,大部分岗位都是业务岗,需要理清业务逻辑,然后就是重复简单的工作!

第三,编程工作会经常面临需求变更。有时候可能感觉很小的需求变更,都需要推到重来,自己辛辛苦苦敲得代码作废了!

第四,无穷无尽的bug困扰。全新的代码都好说。面对维护项目有没有注释,真的头大。生产环境也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第五,加班严重。这个行业普遍都有一种加班文化,即使下班了也不走!任务没完成要加班,任务完成了还要加班。最关键的是!没有加班费!没有加班费!没有加班费!

第五,好多小公司得了大企业病。各种考勤,考核,绩效,培训!弄的程序员不能专注的写代码!

第六,成天面对电脑,对身体不好~

第七,成天宅在家里,沟通交流能力欠缺,情商普遍较低。周围全是男同胞,容易单身!

第八,吃青春饭。过了35岁还能随心所欲的敲代码吗?还能动不动熬夜加班吗?还愿意动不动改需求被别人支配吗?还愿意孤单一个人撸吗?

第九,...

第十,...


稻香飘2008


随着这些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互联网公司迅速崛起,很多之前不太方便的事情都可以在网上解决,这就导致程序员的稀缺,所以刚开始的程序员工资都是很高的,即便你的技术不是特别的高。

后来因为高薪的原因很多人慢慢了解接触这个行业,很多人也从中发现商机成立了很多培训机构,培训Java,IOS 等开发语言,一些人就开始学习培训。

随着学IT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真的喜欢编程语言,学的很精,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这个行业,也进入这个行业。

不能说这行人已经饱和了,但现在这个互联网趋势相对稳定,公司也喜欢招聘一些IT高手,当然为了人力成本也会招一些类似培训出来的这些程序员。

虽然说互联网发现趋势相对稳定,但这就好像一个匀加速行驶的车辆,技术更新迭代非常快,需要时刻跟进社会生活的发展,不然就要面临淘汰。

因此程序员的工作时间很难保证朝九晚五,上面下来很急的任务或是功能的调整,需要及时修改或调试之类的,经常要弄到很晚,而一些刚培训出来的新人本来学艺就不精,也只能工作到很晚,即便知道自己再晚也搞不定。

满满的,程序员变成了整天和电脑和Bug打交道的”机器人”了,整天面对电脑辐射皮肤也不好了,眼神也不好了。随着IT人员原来越多,整体工资也没有之前那么多了,所以很多人也就渐渐的不喜欢这一行了。



溜达一口


你可能看到很多程序员加班、叫苦,才觉得没人愿意做吧?其实我觉得不然,加班,一是项目需要,二是因为手头的事放不下,不做到一定阶段放下前面的就白做了。比如有时候改bug,预期10分钟,于是10分钟又一个10分钟,最后都搞定了2-3个小时过去了。

程序员门槛低,有不少人自学一些编程就能写程序了,但是想要做好,那些底层的技术都需要好好学,比如算法、结构、网络、系统、数据库,编程可不仅仅是会几种语言的事。

我一直认为会了一种语言,尤其是C,其它的语言就会了50%,再学也容易了很多。想熟练掌握那就需要项目喂招了。

写程序,其实也是一种创作,有激情的时候也有颓废的时候。程序不能为了写而写,这种最烦了,当年实习找的一家IT,上面开会然后一人一个功能,什么都定死了,十分的无趣。后来去的公司,需要写程序的之前都和用户进行深度的沟通,把用户的需求真正解决掉,这样才有满足感。

严格说,我本职不是一个专职程序员,但是我还在写程序,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外包服务项目需要写年报,之前需要至少2-4周,现在,只要2天。有段时间,在我的系统平台上,总有各种报表需求,搞了几天报表格式,烦了,干脆拿出2个月时间写了个自助式报表,想怎么定义就怎么定义,用户/同事想要什么自己就可以搞定,我就可以喝茶聊天去了。曾经企业亚太区有个统计需求,其它国家要2周,我只用了1个小时,这样的满足感会很令人陶醉的。

现在的企业已经不可能离开计算机了,但是企业的业务需求都真正实现了吗?照我看,还远着呢,很多需求都是没有合适的系统,企业要么忍着要么尽量找相似的先凑合顶着,到了一定程度还是需要找人定制,所以程序员的缺口也大着呢。

但是,好的程序员是什么,要善于动脑子,实现用户需求才是第一,包括用户没说出来的部分。

印象很深的一句话,当初一个全球500强的全球副总裁说过:quick is dirty!


74440697


作为一个从业7年的码农,在我看来造成从业人数减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程序员的行业形象不佳。人们提到程序员就会想到人傻,木讷,加班,谢顶,身体差......看看这些词,都不怎么吸引人吧。还记得前一段时间一个新闻,杭州的一个女生相亲嫌弃对方穿的是运动鞋,而他就是杭州某巨头互联网公司员工,可以说是多金又专一,但是还是被美女姐姐嫌弃了不是。所以啊,大众对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固有认识决定了码农的形象和社会地位不佳,说自己是个码农都不好意思,还怎么吸引现在崇尚时尚高端的95后加入程序员行业呢?

2. 程序员的工作强度太高。想必大家都听说过码农加班过劳死的新闻吧,这就是程序员这个行业劳动强度大的有力佐证。绝大多数公司都是默认要加班的,而且是无偿默认加班,每天晚上10点之前下班是要给领导打招呼的。加班到12点那是常事,若赶上项目上线前后,那通宵住公司也是有的。这么大的劳动强度,相对于挣的那点工资,投入产出比不高,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当然也不高啦。

3. 个人认为现在95后和00后新生代主力军个性鲜明,崇尚自由的个性也是影响他们不选择程序员这个职业的原因。90后的成长环境要明显优于80后,他们更崇尚自由,个性更鲜明,不愿意被束缚着,这样也就不会喜欢程序员这个职业。试想一下,95后的程序员刚越好6点下班和朋友去看电影呢,领导临下班了过来说:“今天晚上咱们加班哦”,这样的情况多了,他们可就不干了。而80后一代的条件相对而言要差一些,他们大多背着房贷,要养家糊口,迫于生计压力都会咬牙坚持。所以,我们会看见选择程序员这个职业的年轻人不如以前那么多了。



总而言之,程序员在人们眼里的形象并不是那么光鲜,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但是我想说程序员里也有帅哥美女,时尚潮人,所以大家不要被固有的行业标签所蒙蔽哦!


绘本爸爸Eric


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进来反驳一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做程序员?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嘴上说着不要,行动却很诚实。

程序员好像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职业,更是“加班不顾家”“夜猫子”等贬义词的代名词。对于我来说,其实选择做程序员的初衷很简单:

第一、热爱(别笑真的,就跟你们死心塌地的爱梅西、C罗是一样的)

第二、比一般工作更累一些,比一般工作赚得多一些,付出与回报成正比,且工作强度在自己可承受范围内。对此我一直坚信爷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年轻的时候不累,老了遭罪,所以年轻的时候要尽力去拼,磨砺心智,比如做个程序员。

之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抵触程序员这个这个职业,是因为大家总喜欢片面的去看待问题,以偏概全:

以为程序员天天加班,将身体消磨殆尽、灵魂掏空,殊不知加班并不是程序员的专属,有多少行业甚至比程序员加班更恐怖(当然这个对比没有赢家)。况且也有很多程序员作息规律,基本不加班,比如我。

以为程序员只赚钱不顾家,其实选择做程序员本身才是“责任心”的表现,因为这代表着他愿意付出更多、承担更多,体现对一个家庭甚至是3个家庭的担当。

多少人带着面具,以网红等标榜为美,附庸时代。要说踏实的职业,我还是喜欢做程序员,至少回报对得起努力,理想配得上野心。


码农视界


最近这几年,程序员这一岗位可谓是风生水起。因为在外行人看来“程序员”三个字就意味着高薪,当然也就意味着加班。这是我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

大概是从五年前,国内互联网行业开始了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红利让很多人眼红,其中就有很多人付诸行动,培训,转行,快速进入了IT行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程序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程序员工作状态的了解也越来越多,而了解的越多,对程序员这个岗位的向往也就没有最初那么强烈,因为赚钱很重要,但是身体和生活更重要。

一方面是很多缺钱的年轻人对程序员这一岗位趋之若鹜,另一方面是有很多程序员由于经受不起高强度工作或者已经不缺钱而开始考虑转岗,甚至转行。在习惯了很多人转向程序员这一身份的同时也会开始关注更多人在犹豫,犹豫着要不要做一名程序员,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做程序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做程序员还有一个社会原因,那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比五年前十年前刚参加工作的那一批人更能抵抗高薪的诱惑,因为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他们在追求高薪的同时也定然会综合考虑工作状态已经生活状态。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人离开,同时也有人进来。关注点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结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