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對蘇35「換血式」升級?這項技術改進後或將超越原裝

在俄羅斯近年來推出的諸多“拳頭級”軍貿產品中,蘇-35毫無疑問的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一款。這款戰機作為經典三代機蘇-27“側衛”的深入改進型,通過幾乎是推倒重來般的魄力,在完完全全彌補了在早期蘇-27戰機上所存在諸如航電系統落後以及機體結構不足等一系列缺陷的同時,也相繼引入了矢量發動機、前緣襟翼L波段反隱身雷達等新的技術或概念用於提升戰機性能。總體而言,從蘇-35相比其原型蘇-27在各方面的提升幅度上看,“超級側衛”這個稱號對其而言完全是實至名歸。

中國將對蘇35“換血式”升級?這項技術改進後或將超越原裝

(被稱為“超級側衛”的蘇-35S戰鬥機)

也正因為其具備的如此優秀的綜合性能,所以在對外銷售的成績方面,蘇-35這款戰機也頗有其前輩蘇-27的風範。目前已知已有印度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兩個國家已經和俄羅斯方面正式簽訂了引進蘇-35的軍購合同,同時像印度、伊朗、越南甚至阿聯酋等國都對該款戰機產生了強烈的採購意向。而作為側衛家族的傳統大用戶,我國空軍在很早就對蘇-35表現出了極為濃厚的興趣,並終於在數年前與俄羅斯正式簽訂了總數為24架的蘇-35戰機引進協議,成為了該機型目前第一個也是最大的海外用戶。

中國將對蘇35“換血式”升級?這項技術改進後或將超越原裝

​(我國空軍是蘇-35戰鬥機目前第一個也是最大的海外用戶)

隨著2016年底第一批共4架蘇-35戰機的正式交付以及後續幾批的陸續到貨,我國空軍在裝備蘇-35後也馬上開始了一系列緊鑼密鼓的針對性訓練,以求這款戰機的初始作戰能力能儘早生成。不過,在僅僅過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後。近日,俄羅斯軍工綜合體網站卻發佈報道,聲稱中國專家已準備對中國空軍裝備的蘇-35戰機進行一系列深度現代化升級。聽到這,估計很多朋友都納悶了,這離首批蘇-35交付的時間還不到兩年,可以說這玩意我們都還沒捂熱乎,怎麼這麼快就要進行深度現代化升級呢?

中國將對蘇35“換血式”升級?這項技術改進後或將超越原裝

(交付不久就開始執行為轟-6K轟炸機提供編隊護航的蘇-35)

實際上,有關我國將對蘇-35戰機進行升級的消息早在今年5月份被曝出我國空軍一架蘇-35返回俄羅斯莫斯科時就已傳出。當時大多數人猜測的是這架蘇-35返俄主要是為了進行軟件系統方面的升級,以求更好的滿足中國空軍方面的操作需求甚至使其可以兼容中國國產的機載武器。不過很明顯,從近期俄羅斯相關媒體的這份報道上看,我國軍工科研人員的野心似乎不僅僅是滿足於軟件方面的升級,報道中提及的深度現代化升級很可能就包括蘇-35戰機航電設備等硬件系統“大換血式”的更新。

中國將對蘇35“換血式”升級?這項技術改進後或將超越原裝

(此前就有中國空軍的蘇-35被拍攝到疑似返俄進行升級)

而我國空軍之所以在蘇-35這款戰機到手不到2年後就急著對其進行升級的主要原因,根據合理的推論我們可以猜測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所使用的俄製航電系統性能不達標以及與我國裝備體系不太兼容所致。畢竟長期以來,受本國電子半導體技術嚴重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的影響,俄系裝備中都存在電子設備硬件“傻大黑粗”以及性能落後的問題,顯然在蘇-35這款戰機上這種情況也無法避免。值得一提的是,早在蘇-35引進之前,我國就通過現有技術對進口的“側衛”戰機進行過自主升級改進,併成功挖掘了這些戰機的性能。

中國將對蘇35“換血式”升級?這項技術改進後或將超越原裝

(蘇-30MKK在經過自主升級後可以攜帶國產電子干擾吊艙)

對於目前的蘇-35戰機而言,相比他的機體結構與發動機,其航電系統顯然是該機型“木桶效應”中最為明顯的一塊短板。因此,有關其航電系統的修改很有可能是這一系列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諸如重量過大、體制已顯得落後的N-035“雪豹-E”無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外加OLS-35紅外搜索系統(IRST)都極有可能換成國產性能更為優異的對應型號,甚至此前在殲-11D戰鬥機上進行過驗證的先進航電系統也能整體移植到蘇-35上,在保證項目較低技術風險的同時,實現該型號在軟件與硬件層面的“大換血”。

中國將對蘇35“換血式”升級?這項技術改進後或將超越原裝

(在蘇-35上全套移植殲-11D的航電系統不失為一個好方案)

雖然到目前為止,依舊沒有權威渠道可以證實有關我國空軍蘇-35戰鬥機會以何種方案進行俄羅斯媒體所報道的“深度現代化升級”。不過我們能確定的是,只有在這款戰機航電系統的硬件、軟件方面進行全面且徹底的國產化升級,方能完全補齊“木桶效應”中最為明顯的那塊短板,並使其毫無阻礙的融入近我國的裝備體制當中。屆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款綜合性能遠超“超級側衛”的最強三代戰鬥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