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已經燃燒50億年了,爲何它怎麼也燒不完?

桃花依然在


此燃燒非彼燃燒,太陽的發光發熱可不是化學反應,而是核聚變反應。

起初,人們在分析“太陽為什麼會發光發熱那麼久的時間”這個問題時,原先以為太陽是靠著自身的物質不斷地向中心收縮而產生的熱量,不過這樣的釋放能量的過程只夠持續3000萬年。

後來,人們在研究地球岩石的年齡時發現,地球的古老岩石已有38億年之久,而且還有更久的,長達40億年以上。

這下人們就有了疑問了,太陽的歷史肯定要比地球長的呀,很顯然,起初人們的看法是不對的。

1920年,英國天文學家亞瑟·斯坦利·愛丁頓第一次提出了恆星之所以發光發熱是因為恆星內部的核聚變,1939年,美國天文學家漢斯•貝特通過計算的結果,提出了恆星的能量來源於恆星內核的氫核聚變反應。

至此,人們對於恆星的認知才提升了一個檔次。

在太陽內部核反應區裡,每秒鐘會有6億噸的氫原子核通過核聚變反應形成5.96億噸的氦原子核,在此過程中,共釋放出400萬噸氫的能量。

看樣子,太陽上的氫消耗的非常的快啊,不過,每秒鐘消耗掉6億噸重的氫對於質量龐大、含氫量豐富的太陽來說,可真的是太少了,因為太陽的質量佔到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

到現在為止,太陽總共轉化了100個地球質量的物質成為了能量,太陽上的氫原料還非常的多,足可以支撐太陽內部的氫核聚變反應再持續個50億年不成問題。


一枚遊戲科幻迷


太陽已經燃燒50億年了,為何它怎麼也燒不完?

是氫元素讓它“燒”了那麼久,而且它還能再“燒”50億年,其實太陽並不算燒最久的,它只是一箇中等長壽的天體而已;真正長壽的是你看不上眼的紅矮星!它們的壽命長達數百億年,甚至可以更久.......

框起來的就是太陽的命運,太陽是我們能見到最亮的天體

距離地球:1.5億千米,

直徑:1.392*10⁶千米,

質量約:1.9891*10^30千克,

佔太陽系體質量的99.86%!

太陽每秒約消耗5億6千4百50萬噸氫聚變成5億6千萬噸氦,丟失了450萬噸的質量,而太陽的光和熱就從這丟失的450萬噸的質量中轉換而來!

或者您不妨計算一下,上圖這個比例計算出來的氫元素,以這個速度消耗約能消耗多少年?

Y=1.9891*10^27噸×73.46%/5.645×10^8/86400/365≈81.75億年

算出來是不是比50億年還要久哈....那肯定了,因為太陽到最後並不能將氫元素全部消耗完,外殼中仍然有大量的氫元素無法進入到內核0.25R的區域內核聚變,在未來的紅巨星時代裡,將隨著外殼飄散在太陽系裡......

太陽中心的核聚變區域

太陽未來的命運,留給我們的時間可並沒有50億年了,因為紅巨星早期地球早已溫升無法生存了....你打算搬到哪裡去?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首先說明一點,準確的說,太陽並不是在燃燒,而是在核聚變,太陽核心的溫度可以高達1500萬攝氏度,如此高溫加上高壓,讓核心的氫不斷髮生核聚變!而太陽的核聚變只是發生在高溫高壓的核心,我們每天享受到的陽光照耀,本質上都是來自於太陽的核心,而不是表面!

對於太陽,我們不能用對普通事物的認知來認識它,太陽太巨大了,直徑可以達到大約140萬公里,體積達到地球的130萬倍,質量2乘以10的30次方千克,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太陽的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太陽的組成很簡單,四分之三都是氫,剩下的幾乎全部是氦,還有少量的氧,碳,鐵等其他重元素,只佔太陽質量的不到2%!

太陽每秒可以將400萬噸的物質轉化成純能量,400萬噸的數字看起來很大,但相對於太陽巨大的質量簡直不值得一提!

按照太陽核聚變的速度計算,我們的太陽能“熊熊燃燒”50億年,50億年之後,太陽的燃料將會耗盡,之後逐漸膨脹成紅巨星,然後歷經漫長的歲月,最終成為白矮星!下圖就很好地描述了太陽的整個生命歷程!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我們的太陽正值壯年,也可以說是太陽最穩定的時期,從這點來說,我們是足夠幸運的!50億年的時間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有足夠的時間來發現科技,雖然太陽不可避免地一步步走向滅亡,但在那之前,我們人類或許早已經離開地球和太陽系,甚至銀河系!

所以說,目前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太陽會耗盡燃料,它的燃料(氫)太多太多了,多到我們想象不到,那是個天文數字!


宇宙探索


首先聲明一下,太陽並不是燃燒。太陽發光發熱為地球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靠的是其內部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的劇烈的核聚變反應。太陽誕生至今已經有50億年了,它也“燃燒”了50億年,但是太陽也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它大概還有50億年的壽命屆時它會先後經歷紅巨星和白矮星的過程,最終停止發光發熱。


太陽為什麼這麼經“燒”呢?首先就是太陽的質量巨大,太陽的質量在整個太陽系中的佔比超過了99%,它的直徑大約是1392000公里,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質量大概是地球的33萬倍,從化學組成來看,現在太陽的質量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在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耗盡,太陽的核心將發生塌縮,導致溫度上升,這一過程將一直持續到太陽把氦元素變成碳元素。

雖然氦聚變產生的能量比氫聚變產生的能量要少,但是溫度也更高因此太陽的外層膨脹並且會把一部分的外層大氣釋放到太空中,當轉向新元素的過程結束時太陽的質量將會稍稍下降,外層將延伸到地球或者火星目前運行的軌道處。


像太陽這麼大的恆星在主序星階段的時間就會有100億年,成為紅巨星和白矮星之後的壽命將會更長。在現階段,核聚變是在核心將氫聚變為氮,每秒鐘有超過400萬噸的物質在太陽的核心轉化為能量,產生中微子和太陽輻射,到目前為止太陽大約轉化了100個地球質量的物質成為能量。雖然核聚變時時刻刻都在進行,每秒鐘釋放的能量也是巨大的,但是即使是到了其主序星生命的末期,太陽的質量與現在相比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為核反應釋放的能量也是巨大的,一克氫轉化為氮所釋放的能量,等於15噸媒燃燒所釋放的能量。

雖然核反應消耗的物質對於太陽來說微不足道,但是核反應的發生需要一定的條件,只有在高溫高壓的太陽核心,核聚變反應才可以發生,而核聚變反應所產生的能量(也就是光),往往需要幾百萬年的時間才可以到達太陽的表面,最終發散出去並被地球所利用。隨著太陽不斷向外輻射,太陽上的氫會越來越少,最終太陽停止發光發熱,到那個時候地球也就不能再孕育生命了。當然我們可能還等不到太陽“熄滅”的那一天,因為太陽在紅巨星階段的時候體積將會劇烈膨脹,可以吞掉水星,熔掉金星,地球也會被烤焦,最後化為灰燼。






當然了,到那一天的到來人類還有好幾十億年的時間,在這樣漫長的時間裡,人類總可以找到一顆適合自己居住的行星,也能夠製造出星際間來往的工具。


鏡像宇宙


恆星終有崩潰的一天,質量越大死亡發生的越快,而太陽在所有恆星中算比較小的,可以燃燒更長時間。



恆星釋放的能量是由於內部劇烈的核聚變反應。質量越大的恆星,其表面物質受到的壓力越大,越容易發生核聚變,核聚變使氫、氦等聚變為含有更高質量的質子,當恆星質量足夠大,內部聚變最終形成鐵,鐵再進行聚變就會吸收能量,導致恆星內部壓力不均衡


這個時候恆星就會崩塌,超新星爆發,瞬間釋放大量中子,鐵核得以俘獲中子,形成重元素的原子核。

太陽的質量在銀河系算是比較小的,內部核聚變反應相教於一些超大恆星要緩和的多,每秒因聚變消耗的質量420萬噸,相較於太陽的質量,這個數字可以說是十分微小的,再正常燃燒幾十億年也不成問題。那時候人類或者已經滅絕,或者已經遷往其它星系了。


來看世界呀


太陽距離我們地球大約為1.5億千米,無時無刻都散發著光和熱,給我們地球帶來溫暖。已經不停的燃燒五十億年了。為什麼它一直燒都燒不玩呢?

其實太陽的燃燒與我們地球上的火焰燃燒不同,地球上的火焰是化學反應,而太陽的燃燒是核聚變。由於太陽引力非常龐大,使得中心不斷壓縮,內核的溫度將高達1500萬度,這樣就產生了核聚變,由四個氫原子聚變成一個氦原子的熱核反應。



核聚變中每秒400萬噸的物質將轉化為能量,產生的能量需要1000萬年才能到達表面,由於太陽質量過於龐大,這對於太陽來說幾乎是微乎其微。所以才能燒這麼久。

雖然太陽的質量佔據了太陽系百分九十九點八的質量,不過終有一天會燃燒殆盡的,根據科學家的推算,太陽還能燃燒50億年,在50億年後將進入老年時代,變成紅巨星膨脹到十分巨大,最終形成一顆安靜的白矮星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太陽也有“燃燒”完的一天。而我們一般對於太陽的“燃燒”時長的探討,是指它停留在主序星階段的時間,這段時間差不多在100億年左右,因此太陽還能繼續“燃燒”50億年


不過太陽的“燃燒”比較特殊,它是由核心進行聚變而釋放光熱,並不是平常我們所見的靠氧燃燒。

根據估算,太陽每秒的輻射能量是3.83*10^26 焦耳,換算下來每秒質量虧損425萬噸。也就是說太陽的質量每時每刻都在減小,雖然425萬噸對於地球上的我們來說是個天文數字,但太陽的總質量高達1989億億億噸,九牛一毛而已。


對於目前的我們來說,沒有必要擔心太陽耗盡,因為50億年實在太久了。如果順利的話,人類應該可以在此階段創造出更加高級的科學技術,想必星辰大海也會被征服。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眼見不一定為實”

我們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也常常被見到的現象所欺騙。

傳說有一對恩愛夫妻,丈夫外出經商,妻子在家。數月後,丈夫十分想念妻子,回家探望,卻看到了令他十分痛心的一幕:窗口裡映出了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正與一個陌生男子吃飯,妻子還微笑著夾了一塊菜喂到男人口中,感覺十分親近。他心想妻子一定背叛了自己,一怒之下毅然調頭就走,很久沒有回來。當他白髮蒼蒼之時,想到自己時日無多,趁有生之年要解開那個心結。當他看到曾經的妻子也已是滿頭白髮,卻孤孤單單一個人生活。妻子坦誠地告訴他,那個男人是她失散多年的親兄弟,只是碰巧那天來看望她。


我們看見的太陽在燃燒,只是我們眼裡所呈現的。事實上,那是太陽採用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的光和熱。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壽命大致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5.7億歲。以人類的生命來相比的話,現在的太陽正當壯年,還有50億年啦,因此大可不必擔心遙遠的未來會是怎樣。

其次,太陽也並非“燒”不完,在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殆盡,太陽的核心將發生坍縮,將進入紅巨星的階段,其半徑大約會是現在的200倍,表面可能將膨脹至地球現在的軌道。

當太陽成為漸近巨星分支的恆星時,新的研究認為地球可能會因為潮汐的相互作用而被太陽吞噬掉。但即使地球能逃脫被太陽焚燬的命運,地球上的水仍然都會沸騰,大部分的氣體都會逃逸入太空。

到這個時期,已經完全超乎我們的想象了。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又將去向哪裡?

亙古不變的哲學問題,正引領著我們悄悄奔赴未來。

或許這正是我們人類積極探索外太空的動力吧。


dudu2019


宇宙就是宇宙一切都歸於宇宙,多年後宇宙終歸還是宇宙,這個世界是虛無的,我們人類好像是燈光一閃一瞬間的事情!宇宙就是世界,世界還是宇宙!沒有由來,本來就是宇宙。


太陽的直徑大約是139萬公里,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從目前的科學數據看來,太陽質量的四分子三是氫。太陽的壽命大約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已經有45.7億歲了。


太陽的燃燒與我們地球上的火焰燃燒是不同的,地球上的火焰是化學反應,而太陽的燃燒是核聚變。由於太陽的引力非常龐大,使得中心不斷壓縮,中心的溫度高達1500萬度,巨高溫就產生了核聚變,由四個氫原子聚變成一個氦原子的熱核反應。



核聚變每秒有400萬噸的物質將轉化為能量,但是由於太陽質量過於龐大,這個數量對於太陽而言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才能燒這麼久。不過終有一天會燃燒殆盡的,根據科學家的推算,太陽還能燃燒50億年左右,50億年後將會進入老年時代變成紅巨星,膨脹到十分巨大,最終形成一顆安靜的白矮星。


深思瓶



先說一下,太陽那不是在燃燒,而是核聚變反應,而且反應是發生在太陽的核心區,那裡壓力極高。

我們知道,太陽是一顆巨大的氣態星球,是太陽系的中心,佔據了太陽系中99.86%的質量。從太陽中心點至四分之一太陽半徑這裡成為熱核反應區,這裡集中了太陽質量的一半,但溫度高達1500萬度,壓強達2500億個大氣壓,太陽所發射能量的99%都產自這裡。由於發生核聚變,在熱核區將氫聚變成氦,並釋放出能量,就是我們看到的光和熱。

根據天文觀測,太陽是一顆黃矮星,正常壽命大致為100億年。根據目前的觀測數據,太陽的年齡大約45.7億歲,也就是說,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核心區的氫元素因熱核反應會耗盡,這時的核心區將發生坍縮,之後的太陽可能會成為一顆白矮星,那時的溫度也會慢慢下降,太陽將最終歸於死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