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朗逸plus、帝豪GL誰能通過品質控的細節考驗?

去電影院看最新上映的電影、去國外小眾的景點旅行、買當下新潮的電子設備,追隨時尚的家居佈置風格,即使洗髮水都要用海外的熱銷款……一大批城市白領正用行動詮釋著消費升級的概念。

而消費升級的核心就是高品質,這也成了白領們追求的目標,而細節就是他們判斷高品質與否的標準,正所謂“細節決定一切”。他們無法容忍細節的平庸與不完美,喜歡的物品必須是精緻、美好、科技且實用的。

買車更加如此。那麼,在十萬級家轎這個很多白領都會選擇的消費層級裡,朗逸和帝豪GL兩款熱銷車誰的細節更到位,更能打動品質控的內心呢?

帝豪GL——由內而外詮釋吉利“3.0精品車”標杆

我們先來看看國產自主品牌帝豪GL的細節,作為吉利“3.0精品車”的代表,帝豪GL無論設計還是做工都很講究,我們可以在車身的各種細節設計、座椅、儲物空間等多方面看到這點。

首先我們能看到帝豪GL的大燈設計非常犀利有神,鷹眼式遠近光一體LED大燈採用深色外框非常深邃有形,上面激光雕刻的“GEELY”字樣將其品質感展現的更淋漓精緻。而展翼式LED日間行車燈造型也很別緻,上揚的大角度與下格柵邊緣完美連接,為前臉整體增添不少鋒銳的力量感。車尾的LED燈亮度很高,且全系標配,帶有簡潔的科技感和很高的辨識度。

細節決定成敗,朗逸plus、帝豪GL誰能通過品質控的細節考驗?

另外,帝豪GL的車門縫隙也做到了3.5mm,比合資車的標準4-4.5mm縫隙更小,要知道設計標準提高一個等級,製造和裝配的難度都會幾何級增長。打開帝豪GL的後備廂蓋,可以看到兩側的金屬連桿全部是被塑料殼包裹的;打開前引擎蓋,也會發現發動機艙全部被塑料飾板覆蓋。可以說,在我們看到和看不到的地方,帝豪GL的細節都近乎完美。

細節決定成敗,朗逸plus、帝豪GL誰能通過品質控的細節考驗?

走進車內,可以輕鬆感觸到帝豪GL不俗質感,不僅環繞一體式座艙設計給人強烈的尊貴感,中控設計還採用分層式佈局,視覺清晰。全新的金屬魔方紋理飾板、大量的搪塑軟質材料,以及銀色鍍鉻飾條,都讓帝豪GL的內飾充滿優雅氣質。用料上,帝豪GL採用了嬰兒級防過敏內飾材料,確保內飾無異味。

帝豪GL的講究還體現在座椅上,奢華的麂皮座椅面料觸感細膩,填充物也很柔軟,包裹性與支撐性都很不錯,並配備了6向電動調節。後排座椅每個座位都配備了頭枕,靠背角度的調節也很到位,還提供了一箇中央扶手,長途坐車也不會累。在儲物空間上,帝豪GL全車的儲物空間達到了27處,各種大大小小的儲物設計讓用戶的隨身物品可以各得其所,非常方便。

細節決定成敗,朗逸plus、帝豪GL誰能通過品質控的細節考驗?

豐富科技的配置更是帝豪GL“高品質”的代表,尤其是搭載的GKUI吉客智能生態系統,可以說是同級別車型上最“智能”的配置了,強大的智能互聯功能不僅讓帝豪GL的質感更高級,還能滿足消費者“無網不歡”的生活需求,私有化ID、線上支付、油量提醒、慣性導航、好友集結、路書分享、識別度高達98%的語音助理等功能,都讓駕駛更有趣。

朗逸plus——驚喜有限,整體略顯平淡

相比帝豪GL大量精緻的細節設計,朗逸就顯得比較平淡了。從細節上看,朗逸能體現精緻與質感的地方不多。外形上,朗逸plus採用了比較圓潤流暢的線條設計,大嘴的造型比較精神,這點比較受年輕用戶喜歡。腰線設計從前大燈延續至車尾,不過車尾設計方正、立體,看起來中規中矩,缺乏看點。此外,比較平庸的輪圈造型,成本更低的輪胎也都沒有品質感。

內飾方面,新款朗逸的中控線條非常平直,增加了中控顯示屏但是沒有GPS導航功能,只有基礎的藍牙電話,和帝豪GL差距較大。在用料上,朗逸plus和老款相比也沒有進步,依然是大量的硬塑料,異味明顯,這也是消費者抱怨最多的地方。

細節決定成敗,朗逸plus、帝豪GL誰能通過品質控的細節考驗?

其他方面,朗逸全新的皮革座椅視覺效果不錯,坐墊和靠背還做了打孔處理,確保了透氣性;後排中間座椅的頭枕也是全系標配,後排還提供了實用的空調出風口和2組USB接口。

細節決定成敗,朗逸plus、帝豪GL誰能通過品質控的細節考驗?

不過,和帝豪GL同價位的朗逸plus在配置上卻很“精簡”,真皮方向盤沒有,定速巡航沒有,倒車影像也沒有。想要在配置上看齊帝豪GL的豐富性,朗逸plus的價格至少要高出4萬以上,即使如此,一些高科技的配置朗逸plus上依然沒有。

小結: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與朗逸plus有限的細節設計相比,帝豪GL在細節上大量用心的設計更能俘獲品質控的內心,作為十萬級家轎的品質代表,帝豪GL無疑為國產自主品牌樹立了全新的標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