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山行记:一名记者在成昆铁路特大泥石抢险现场的心情记录

成昆山行记:一名记者在成昆铁路特大泥石抢险现场的心情记录

7月下旬,持续的暴雨肆掠在成昆线上。这条曾被联合国称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铁道线,被一场罕见特大泥石流拦腰截断。短短数日,灾情急速加重……

茫茫大凉山,山雨过后,云雾缭绕,既神秘,又令人畏惧。灾害发生后,作为一名记者,我临危受命奔赴抢险一线,用镜头和笔墨去记录抢险工作的一切。

翻山越岭,来到灾害发生现场,我仰望发生泥石流的阿扎伍山,犹如一具猛兽,露出灰白的巨口,仿佛要把铁道线吞噬于腹中。上万方泥石流先后掩埋铁道线,是“山”的洪荒之力?还是它小试牛刀?抱着这样的好奇,催生了我探索这灾害源头的想法。

“阿扎伍山海拔高约2800余米,因为技术原因,现有的无人机只能在高度500米处探查险情。”在西昌工务段技术员的指引下,8月4日,我与由铁路总公司、工程设计院、集团公司联合组成的15人灾害抢险专家组一起,由山下向泥石流发生源头进发。

成昆山行记:一名记者在成昆铁路特大泥石抢险现场的心情记录

沿着泥石流沟体边缘缓步爬行,阿扎伍山神秘的面纱被大家慢慢揭开。泥石流冲刷后的留下的灰色页岩沟槽,被折断的树木包裹,清晰的线条如“白龙”般直插云雾之中,着实很难想象如果再来一场暴雨,又将是怎样一个情景。

“记者同志,帮我把这里的地形拍录下来。”工程设计院张玉芳教授走向约50米高的泥石流沟边缘,用手里的木棍不停敲击前方被雨水冲刷得灰白的石块。“阿扎伍山2号泥石流沟附近,岩石已经非常松动了,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形成的扇形堆积层。”此时,我一边记录着专家的讲解,一边用摄像机拍摄着山体的变化,任何一丝多余的动作在这样陡峭的山体上都显得既危险又格外费劲。

沿途爬行到海拔1500米,我们依然没有见到泥石流沟的“龙头”(发源地),只得顶着似火骄阳,继续向灾害深处挺进。

成昆山行记:一名记者在成昆铁路特大泥石抢险现场的心情记录

没有道路,劈草前行;碰上蚂蟥,烟烫刀剔……数小时后,我和抢险专家登上阿扎伍山最高处。此刻,汗如雨下,我心里却颇有征服者的快感和惬意。

探出丛林,已是夕阳西下之时,站在阿扎伍山顶峰极目远眺,山峦汇成一片,跌宕起伏、壮丽飘逸。然而,当我置身此地,环顾四周时,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经让人心生畏惧,近处泥石流沟的“龙头”嵌在山系之间,自下而上直达山峰。仔细端详,隐约可见成昆线在山系肌理之中盘旋,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形态。

沿途行进中,专家们讲解了不少关于此次突发泥石流的原因。阿扎伍山沟壑纵横,在暴雨的作用下,山顶的高山草甸区域与中下部岩堆体的物源补给区为这条约2000米长的沟壑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源,这些松散物源集中下泄形成了黏性山坡型泥石流沟。而爆发泥石流危害的主沟又由3条支沟形成,大量的泥石流汇聚造成排导槽堵塞并不断堆积,最终破坏了渡槽左边墙而侵入线路区域。

成昆山行记:一名记者在成昆铁路特大泥石抢险现场的心情记录

显然,只注重山体下方泥石流沟的截挡是治标不治本。只有寻根索源,对整个沟壑进行规划整治,泥石流才会停止肆虐,下方铁道线路才能获得安宁。“要从源头治理这场灾害,最大程度保证植被不要被破坏。”抢险专家组成员拿出图纸于山顶观测讨论起来。“可以通过设置截排水沟、沟谷增设泥石流拦挡网、挂网喷浆加固沟谷边坡、灌浆固化沟谷内下部碎石固体物质、强化既有拦挡桩、补强既有排导槽及新增排导槽等方式开展下一步灾后复旧工作。”大家很快商讨出针对性极强灾害处理办法……

山上百思求解,山下灯火闪闪,西昌工务段、西昌供电段、成都电务段、成都通信段、峨眉车务段、成都生活段等相关单位的“战旗”不停飘扬,点点人流穿梭在下方,紧张有序地开展抢险工作。

晚上9时,我们结束了将近13小时的阿扎伍山泥石流探查工作。穿梭在这危机四伏的山体中,回到抢险指挥部,一行人已是身心力竭,但此行工务人擿埴索涂,钩深致远的精神却是令我收获满满。

路漫漫其修远兮,“众人”上下而求索,8月5日凌晨,一份详细的长期治理方案,就此呈现在现场700余号“战士”面前。

(文:西南铁道报石本驹/图:网络。若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