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变化

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变化

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变化

王夫人跟黛玉,始终是不曾亲密的,性格,血缘……各种原因吧!但若说有多少的阴谋和算计,却也未必!

黛玉初进贾府时,不过六七岁的年纪!若说此时王夫人对她有什么故意或阴谋,我是想不通的!王夫人跟贾敏关系如何,都是吾等猜的!但是,就算真跟贾敏有宿怨,也不至于算在黛玉身上!王夫人,还真没这么小家子气,也没那么蠢,贾母开始就表明了黛玉是她心尖上的!

先是跟凤姐儿说缎子,“……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吧……”若说这是王夫人为了摆明当家人的身份,我想不通,黛玉不过六七岁的小孩子,在她面前摆明了能如何?能达到什么目的呢?我倒觉得这缎子挺让人心里暖和的!别管王夫人是孝敬贾母,还是怜惜黛玉这么小没了娘,亦或只是面子情讨好贾母,至少这缎子,她是提早预备了的!而凤姐儿的漂亮话“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这话旁边有脂批“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

接着去贾政房里见王夫人!先在旁边耳房内等候!若说这是王夫人故意让黛玉等,给的下马威!这我也是想不通的!还是那句话,一个素未谋面的六七岁女孩子,王夫人不至于!第二,这期间婆子可是很殷勤的让座奉茶!丝毫没有薄待!第三,黛玉聪慧敏感,又时时留心在意,若真是下马威,黛玉焉能不察?黛玉在这等待中很悠闲啊!“黛玉一面吃茶,一面打谅这些丫鬟们”,心里还品度“果亦与别家不同”!第四,等待时间并不长,“茶未吃了,只见……”由此我觉得,这应该是普通的等待,没有什么阴谋在里面!王夫人是一板一眼很规矩的人,她的性格注定,她不会像邢夫人那样热络热情,携手挽扶!黛玉于她,只是陌生却重要的小客人,所以王夫人,应该是按照亲戚的礼节来接待的,稍微收拾整理一下再迎进去,亦是正理!

然后,“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边往东让”!这个座位,王夫人让的是否合适,我是没有查出来!按说黛玉是客人,又是林家唯一的“大姑娘”,第一次见面,让到尊位也说得过去吧!但王夫人是长辈,却“坐在西边下首”,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这个是不是王夫人设陷阱,我因了查不到古代此类礼仪,不敢枉拟!但还是那句话,六七岁的小孩子,真不至于!
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变化

然后就是王夫人嘱咐“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这话,我是觉得很日常很熟悉!幼时到亲戚家做客,也常有长辈类似的说“这小子皮的很,别搭理他,咱们看电视嗑瓜子儿去”!无非是看着客来的小姑娘安安静静,怕自家皮小子冲撞了,到时候手脚言语重了,俩孩子哭闹起来都尴尬!而且,宝玉的性格,在王夫人等封建家长的眼里,确实是很让人头疼的!

此时跟黛玉刚见面,王夫人应该还谈不上厌恶,王夫人看在眼里的,恐怕也是众人的初步印象“年貌虽小,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兼之幼失亲母,千里迢迢投奔而来!王夫人,怎么想也觉得还不至于此刻就算计!

还是站在王夫人的角度,看看她对黛玉的嘱咐吧“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呵呵,这应该是王夫人的真心话吧!这场景,只要一想便如在眼前!黛玉来之前,志趣相投的应该是湘云吧!后来黛玉也曾说过“他两个再到不了一处!若到一处,生出多少故事来”!这些“故事”,王夫人应该是常看到的,而且,以王夫人的性格身份,应该是极其不喜!自家儿子约束不了,那就只好委婉告诫这些姊妹了!迎春听话,探春乖巧,惜春尚小!所以王夫人才说“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这应该也是大实话吧!三春虽跟宝玉感情融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但像湘云那样的淘气事儿,黛玉那样的离经叛道的事,三春谁也没有撺掇招引过的!“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世人眼里的宝玉,可不就是这样么!


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变化

王夫人这一番话,私心是肯定有的!一心为了宝玉好吧!希望儿子那些“千奇百怪的毛病儿”,能从源头上减少或杜绝了!但若说王夫人这一番话是阴谋,为使宝黛疏远,从而不至于产生爱情,从而阻断贾母看中的婚姻!这我觉得应该是没有的事吧!第一,黛玉初来,宝黛日后的爱情,王夫人无法预知!第二,爱情在当时社会是“淫邪”,是“鸡鸣狗盗”之辈,黛玉是大家小姐,又不过六七岁的年纪,王夫人肯定还不能想到这种事上!第三,宝黛的婚姻,跟他们的感情是不相关的!那取决于双方家长!王夫人不乐意,也只能在贾母贾政和林如海那里下功夫!

这一番话,除了为儿子好的私心,还有向黛玉解释且提前致歉的一点意思吧!宝钗搬离大观园后,王夫人询问凤姐儿谁得罪了她时,也说过“别是宝玉有口无心,从来没个忌讳……”!宝钗第一次发病时,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也说过“这有两三天也没见姑娘到那边逛逛去,只怕是你宝兄弟冲撞了你不成”!可见这事真正是王夫人从心里担心的,并非是针对黛玉一人才说的!‖
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变化

黛玉初到贾府时,与王夫人的相处,至少表面看来,还是很频繁而且融洽的!“却说黛玉同姊妹们至王夫人处……”

王夫人和黛玉之间,我觉得唯一一次暖和的互动,是在第二十八回:黛玉葬花归来,吃饭之前先同宝玉来见王夫人!王夫人先问“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黛玉答曰“也不过这么着,老太太还叫我吃王大夫的药呢!”这回答,在王夫人耳里,应该是不甚中听的吧?若换了宝钗,定然不能这么说话!吃了这许久的药没断根,这才一片好心热心换医生换药,结果却是“也不过这么着”,还不如之前的药呢,“老太太还叫我吃王大夫的药呢”!这回答固然有着黛玉的本性,但我觉得,也说明了此时,王夫人还是个慈和的舅母,在她面前,一向敏感聪慧的黛玉,回答也有着小女孩子的随意率直和娇憨单纯!比比黛玉初进府时,贾母一句“读的什么书,不过认的几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便立即改口,不再说“只刚读了《四书》”,而改成“不曾读,只上了两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不知宝玉是不是也觉得这答话有点不妥,便赶着接了话茬说道“太太不知道,林妹妹是内症……还是吃丸药的好”,于是王夫人便改丸药了!“前儿大夫说了个丸药的名子……”经了宝玉的插科打诨,和宝钗的提示,王夫人终于想起来!“既有这个名,明儿就叫人买些来吃”!宝玉又嘴快的接了王夫人的话!若不然,不知道黛玉会怎么回答,黛玉刚刚已经说了“老太太还叫我吃王大夫的药呢”!如果黛玉仍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肯定会有个中听的回答,但此时,黛玉完全是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儿心态! 只是不知道宝玉此时的做为, 是有心还是无意了!但此时的王夫人,应该还是不以为杵的!否则也不能热情的讨论丸药了!


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变化

宝玉说了一个药方,我想他应该是撒谎的吧!不光是宝钗摇手儿说不知道,黛玉私下也说“昨儿宝丫头不替你圆谎,为什么问着我呢……”!宝玉为什么撒这个慌?是跟王夫人调侃玩闹,还是什么?无从知晓!但这一打岔,却是把“换丸药”一事给遮掩过去了!我在书外为黛玉大松一口气!
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变化

偏黛玉还来怄他,“坐在宝钗身后抿着嘴笑,用手指头在脸上画着羞他”!凤姐儿帮宝玉圆谎后,宝玉由不得对着黛玉分辨!黛玉拉着王夫人撒娇“舅母听听,宝姐姐不替他圆谎,他支吾着我”,王夫人便向着黛玉说话“宝玉很会欺负你妹妹”!宝玉再对王夫人分辨,黛玉的小性子便上来了!“林黛玉也不叫宝玉,便起身拉了那丫头便走……‘他不吃饭了,咱们走……’”!不等宝玉便罢了,也没见她辞别王夫人和众姊妹,径自出门了!想来她是在门口等着的吧,不然也不能知道后来宝玉说的话“理她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可在王夫人等人眼里,她便是耍小性赌气走了!黛玉未等到宝玉追出来,却听到了宝玉说的话,想来又添了几分气,便赌气真离开了!但当时宝玉若不管不顾的追出来,只怕王夫人便气闷了吧!即便有宝玉的润滑,只怕这行为也不为王夫人所喜,一次两次,一年两年,王夫人的心结便也有了,且随着年龄逐渐加深了吧!

后来,在王夫人眼里,宝玉
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变化​的“荒唐行为”愈来愈甚:调笑金钏,游荡琪官……王夫人的焦虑也日益加深,“……我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无奈宝玉“彼时他好,过后还是不相干”!王夫人便迁怒到宝玉身边的人,而黛玉作为宝玉的“同类人”,必定首当其冲!看看袭人的那一番言语“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这跟宝钗论金钏之死时的言语何等相似,只是彼时金钏已死,宝钗之语虽冷,却也不致伤人!或许袭人也无意伤人,但其口中的“那些人”,却都还活生生的在宝玉身边!王夫人要板正宝玉的性子,这代价可想而知!逐晴雯芳官四儿!对黛玉也是由不喜到厌恶甚至痛恨,公开说晴雯“眉眼有些像你林妹妹的”!而黛玉跟王夫人的相处,曹公也再未提过一言半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