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初勾践可以忍辱负重,而后来夫差却选择了自杀?

春秋时期处于南方的吴国与越国相邻,在各大强国之间属于后起之秀,两国要想发展,扩大疆域壮大实力,最后参与中原角逐,除了可以在西边的强楚身上想办法之外,就只能彼此伤害了。吴国先于越国强大起来,在吴楚两国相互别苗头的时候,越国闷头发展,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的辅助下,五战五胜,打得楚昭王狼奔出逃,结果阖闾回过头来一看,呦呵,昔日的小弟弟越国的身量好像已经颇为壮实了,这可不行,不能刚刚按下一个楚国,再来一个越国,于是越国闷头大发财的局面从此不再来,开始了悲催生活。

为什么当初勾践可以忍辱负重,而后来夫差却选择了自杀?

吴攻楚进军路线图

尚在幼年期的越国搞不过壮年期的吴国,只好与老年期的楚国狼狈为奸,一起对付越来越嚣张的吴国,一来二去的,吴越两国也就发展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就是相见了也是在战场上。

公元前496年,吴越大战于蕞李(今浙江绍兴),吴王阖闾一不小心被越军搞伤了脚指头,一气之下一命呜呼,死前叫来儿子夫差吩咐道:儿子啊,记住了,你老子是死对头越国害死的,你要记得替我报仇啊。

于是吴越之间除了相互看不顺眼这层关系外,又加上了杀父之仇。这下更加不能善了了。

为什么当初勾践可以忍辱负重,而后来夫差却选择了自杀?

吴、越两国位置图

夫差隐忍了两年,积蓄国力,期待一朝复仇成功,最终于前494年打得越王勾践狼奔猪突,带着五千多人躲到了会稽山上一边打游击,一边派大夫文种到吴国游说贿赂吴太宰伯嚭给勾践说好话。

此时的吴王夫差颇有点一朝登天子的气概,两年时间就把二五仔越国打成这样,他不能不给自己点个赞,正踌躇满志的计划着去中原亮亮肌肉,越国还是太弱鸡了,只有北上中原转一圈,才能显示出我夫差的能耐。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伯嚭还是很有职业操守的,他成功的屏蔽掉了伍子胥要勾践身死国灭的干扰,使得勾践能够带着一班残兵败将下了会稽山,衣衫褴褛的回到平原找食物。

为什么当初勾践可以忍辱负重,而后来夫差却选择了自杀?

吴国太宰伯嚭

此时对夫差来说,越国那都不是事,还是早点打点行李北上要紧,至于勾践带的那点乡巴佬,还是让他们给我修地球种粮食吧,一来可以免费得到大量军事物资,二来也可以显示我的仁义,那些中原人不是都讲礼仪道德吗?现在不拔高点个人形象,等以后到了中原还怎么去和他们一起玩耍。

于是越国得以保留,在夫差与齐、鲁、宋等文明国家打得火热的时候,勾践正一边小心翼翼的积蓄国力,一边对着地图画圈圈的诅咒着夫差。

为什么当初勾践可以忍辱负重,而后来夫差却选择了自杀?

卧薪尝胆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时间来到了公元前482年,当初刚从山上下来、瘦不拉几的越国逐渐丰满了起来,心里不知道诅咒了吴国多少次的勾践再也忍受不了悲屈,于是趁着夫差跑去晋国吹牛逼的机会,举兵捅起了吴国的腚眼,一气呵成的打到了吴国都城姑苏城,焚城杀太子,好好的出了一口憋了二十年的恶气。

潜蛇遇水便化龙,狠揍了一顿吴国之后,越国便一发不可收拾,仿佛找到了让吴国不痛快的秘诀,此后几年里一边时不时的抽冷子就咬吴国一口,给吴国放血,一边继续积蓄国力,到了前475年,勾践再也不想让夫差继续蹦跶了,举全国之兵对吴国发动了灭国之战。

为什么当初勾践可以忍辱负重,而后来夫差却选择了自杀?

战争持续了三年,最终夫差也尝到了当初勾践的狼狈,带着几十近卫和大臣,突围西上姑苏台,派王孙雒向勾践请和。此时的勾践想起了三十年前的自己,打算得饶人处且饶人,仿照当初夫差给自己的处置也来一次,不料旁边的大臣范蠡说了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大王,此时不杀夫差更待何时,小心他也来一个卧薪尝胆哦!

勾践吓得打一冷战,想想那蔫瘪瘪的苦胆子,再想想白发苍苍的夫差,于是下旨:送夫差去甬东,附带夫妻三百对,以颐养天年。

为什么当初勾践可以忍辱负重,而后来夫差却选择了自杀?

越灭吴笠泽之战

本来夫差派人去请和的时候就打好了算盘,勾践你个龟儿子,当初一时发善心让你苟且到了今日,允你可以卧薪尝胆,我也可以,我在大平原比你的山沟沟还要好,要不了十年,我们再来一决高下。

夫差一边打着自己的算盘,一边盘算着哪个大臣适合干什么,都快设计好了复国大计。等接到勾践对他的处置时,夫差差点喷出一口老血,摸摸自己的白发,算算三百夫妻造人的速度,再想想甬东那里三面环水的封闭环境,不禁发出一声悲鸣:这是不给我一点机会啊!于是拔剑自刎。

为什么当初勾践可以忍辱负重,而后来夫差却选择了自杀?

接到夫差自杀的消息,勾践一阵得意:小样,如此不仅不给人我刻薄的口实,而且还可以让你自觉自杀,一举两得,呵呵,还想盗版我的卧薪尝胆,也不问问我这个原著的意见,看吧,随便改变几处故事的设定,不就变成了另一个故事了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