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为勾践出谋划策——越国必须耐心等待,时机不到,则不可强求

越王勾践即位三年之后,就想要进攻吴国。他一意孤行,没有听从范蠡的劝诫,执意兴兵最终惨遭失败。

从好的方面来看,越王勾践在这段时期,倒是愿意对范蠡言听计从了。范蠡开始先要越王“卑辞尊礼”,除了用重器贿赂吴王夫差之外,还要越王勾践屈身为奴,范蠡为之规划出一系列行为和政策的方向。

范蠡认为自己有当机立断的能力,他早期就常常处在对付敌国外患的环境下,因此他有信心,也愿意和越王勾践入仕于吴国。至于国内的政事,则交给治理内政方面能力比较强的大夫文种。这样的做法,也充分展现出范蠡知人善任的特点。

而面对已经是奴隶的主子勾践,范蠡仍然竭诚地表示愿意辅佐危主,保存亡国,并不以遭受屈辱、困厄之难为耻,一心以助越王勾践返国复仇为念。就算是吴王想要借机拉拢,范蠡也不为所动。

范蠡为勾践出谋划策——越国必须耐心等待,时机不到,则不可强求

《东周列国·春秋篇》越王勾践剧照

吴王竟然当着勾践的面招降范蠡,他说:“贞洁烈女不嫁破败的人家,仁贤之人不在灭亡之后的国家当官,如今越王勾践无道,越国即将灭亡,社稷就要崩溃,他死后断子绝孙,将要被天下人耻笑。如今你和主人一起来我吴国做奴隶,难道不觉得卑贱吗?我有意赦免你的罪,何不就此归顺呢?”

没想到范蠡义正言辞地说:“我听说亡国之臣不敢谈论政事,败军之将不敢谈论勇敢。我在越国因为不忠不信,使得越王没有遵从大王之命而用兵与您对峙,以致犯下罪孽。如今我们君臣一起投降,幸蒙大王鸿恩,使我们得以保存性命。我愿意为大王清扫门庭,受您奴役驱使,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此番话听得越王勾践痛哭流涕,以为自己从此会失去范蠡。

其实,范蠡的忠心耿耿从未改变过,他与越王勾践一起被关入石室中,做着卑微的工作,却仍旧保持着君臣之礼。

机会终于来了——吴王久病不愈,勾践亲尝其粪便而赢得吴王的信任,终于得以回国。越王勾践生聚教训,立下誓言灭掉吴国,而范蠡忠贞护主之心,天地可鉴。

范蠡为勾践出谋划策——越国必须耐心等待,时机不到,则不可强求

《东周列国·春秋篇》越王勾践剧照

于是此时范蠡再次提出了“等待时机”的主张,他认为万物生长皆有一定的时机,人类必须耐心等待才能享受它的好处。时机不到,则不可强求,凡事都应该顺其自然——时机到来自然能扭转不利的局面。

他劝越王勾践要亲身参与男耕女织的劳动,解除危害百姓的法令,避开上天可能降下来的灾害,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府库充实、民众富裕,并且避免人民没事做,因为人民浪费光阴,就有可能成为祸乱之源。

天时是循环的,人事也是有机可乘的,吴国必有招致灭亡的时机,越国必须耐心等待。只有掌握天地的必然规律,才能享受有利的成果。

越王勾践认为自己当初心性不定,没有好好治理百姓,以致招来灾祸,如今已受到教训,一番励精图治之后,应该可以报仇了吧!

但是范蠡还是那些老话,他劝越王勾践切勿过早图谋,他认为上天绝对不会玩弄机遇和巧合,不会随便帮助人的。勉强索取的成功是不吉祥的,可能还会反受灾祸,结果不是流亡逃走就是身死国灭。

上天对人类有不同的态度,有给予有不给,也有给了又收回的。所以吴国对越国来说,终还是囊中之物,但如果过早图谋,最后能否成功可就不一定了。

范蠡为勾践出谋划策——越国必须耐心等待,时机不到,则不可强求

《东周列国·春秋篇》吴王夫差剧照

一年后,越王勾践见到吴王夫差沉醉于酒色之中,不顾百姓死活,又听信谗言,造成吴国群臣都曲意奉承,全国上下一片苟且偷安的风气。越王勾践认为此时应该是攻伐的好机会。但是范蠡却认为,上天的感应尚且不够,要越王再等等。

又等了一年,越王勾践见伍子胥被杀,应该是可以出兵的时候了,范蠡仍旧认为此时吴国灭亡的征兆尚不明显,此刻进攻不但不能成功,反而会受到惩罚。

再过一年,越王勾践以吴国发生天灾为由,再次想要举兵。范蠡仍以时机尚未成熟,还要越王勾践再等等。

这一等再等三等,等得勾践生气了。然而,范蠡仍旧坚持自己的看法,并且成功再次说服了君王。

范蠡为勾践出谋划策——越国必须耐心等待,时机不到,则不可强求

《东周列国·春秋篇》吴王夫差剧照

范蠡以为“人事”必须要与“天时”、“地利”相配合才会成功。吴国虽然发生了天灾,哪怕吴国民心惶恐,但君臣上下必然会努力撑过这段危机的,所以这并不是出兵的好时候。只有等吴王与大夫们骄纵沉迷酒色、不务国事,百姓们怨气冲天的时候,吴国再遭受天谴,那才是出兵的好时机。

终于,等到了九月,越国起兵伐吴,并且在范蠡的策略下,困住吴国三年,最终使吴军不战自败。吴王夫差派人求和时,越王勾践竟然还心生不忍想要和解!幸亏因为范蠡重提当年“会稽之耻”后,越王勾践才作罢。随后,范蠡便不向越王报告,一举进攻到姑苏宫,于鲁哀公二十二年灭掉了吴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