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陳東升:企業家精神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形成發展

「头条」陈东升:企业家精神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发展

「头条」陈东升:企业家精神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发展

“上世紀80年代剛一開放,西方的各種思想就如潮水一般洶湧襲來。”坐在泰康之家·燕園的會議室中,泰康保險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東昇回憶著40年前改革開放初期帶給自己的感受。

陳東昇回憶道:“在《管理世界》做中國企業500大評價時,我堅定了實業報國的信念。”他夢想自己也能創辦一家“世界500強”企業。而另一個促使陳東昇下海創業的一個大的外在因素就是鄧小平二次南巡。1992年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沿途發表了重要講話,後被整理成“南巡談話”。隨後,中共十四大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改革目標,讓創業成為了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在這一大環境下,陳東昇同許多青年、學者一樣,毅然選擇下海,這批1992年下海的企業家被親切地稱為“92派”。“92派是中國現代企業制度的試水者,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社會主流群體集體下海,意味著社會主流價值觀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陳東昇說。

如今,站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節點上,陳東昇感慨萬千:“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他認為,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改變是全方位的,每個人都是推動者也是參與者,尤其是對企業家群體來說,這個群體的精神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

「头条」陈东升:企业家精神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发展

陳東昇

時代大潮下的創業路

武漢大學畢業後,陳東昇進入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國際貿易研究所發達國家研究室,從事國際貿易及宏觀經濟研究。隨後被調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下屬的《管理世界》雜誌做副總編,也正是這個時候,陳東昇推動策劃了“中國500大企業評價”。

“實業強國是根本,經濟才能決定一切,沒有一大批世界級的企業,中國的強盛就不存在。”陳東昇說當時的感受就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地位和擁有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是成正比的。也因此,“創業”這個念頭在陳東昇心中慢慢萌發。

事物的發展離不開內外因的推動,有了內因的改變,自然也少不了外因的推動。在當時,促使陳東昇下海的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大環境。“1992年在中國商業史上是特殊的一年,有三件事情對中國經濟發展和商業文明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陳東昇表示。

這三件事就是: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期間的鄧小平南巡講話、中共十四大上正式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國家體改委出臺的兩個意見,其分別是《股份有限公司規範意見》和《有限責任公司規範意見》。“可以這麼說,鄧小平南巡推動了中國又一輪改革開放的新浪潮,中共十四大最終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我們基本的經濟制度,《股份有限公司規範意見》和《有限責任公司規範意見》是中國企業發生真正變革的轉折點。”陳東昇對1992年的很多事記憶深刻,並認為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節點。

“改革開放初期就有很多人去做生意,產生了很多‘萬元戶’,但那時候我們只會說這批人不錯,很有勇氣,但下海這件事還沒有成為社會的主流共識。”陳東昇說,1992年下半年召開的中共十四大,正式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改革目標,才讓創業開始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這一年前後,很多知識分子、青年才俊下海,開啟了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創辦市場化股份制企業的浪潮。

對於為什麼會創建保險公司並堅定選擇保險這條路?陳東昇笑稱,這源於一次日本之行。1990年,陳東昇曾去日本訪問,日本滿大街都寫著“東京生命”“住友生命”“日本生命”“海上火災”,那時他知道了:保險公司可以做成一個企業巨擘。後來他了解到,在日本、歐美等經濟發達國家,人壽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是國民經濟中長期資金的重要來源。二戰後,日本經濟的復興與騰飛,可以說人壽保險公司功不可沒。因此,創辦泰康保險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企業家精神從無到有

在陳東昇眼裡,中國這40年來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每個人都是這場改革巨浪的參與者。

“改革開放就是一個時代的巨浪,把所有人都裹挾進來,歷史就是這樣前進的。”陳東昇認為,改革開放是全方位地,從思想到觀念,再到社會組織,都在堅定地跟國際、跟現代接軌。

對於改革開放的關係,陳東昇認為,開放是起因,改革是過程。沒有開放就沒有改革,沒有開放帶來的認識就沒有改革,沒有開放也就沒有目標和要求。他表示:“‘改革’和‘開放’不是一個抽象的名詞,是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們經濟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它是活生生的,它是波瀾壯闊的,它是史詩般的,改革和開放真正地改變了中國。”

改革開放讓陳東昇感受最深的就是企業家群體的形成。陳東昇認為,改革開放這40年波瀾壯闊,國家有很多方面的改革,而讓他印象深刻的改革是兩個:一個是宏觀層面的價格改革,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經濟制度。這是後續一系列改革的基礎,沒有價格的改革就沒有金融、財貿、稅制改革等一系列宏觀經濟的改革。第二個是微觀層面產權和所有制的改革,形成了我們今天龐大的企業家群體。可以說,沒有這兩個層面的根本性的改革,我們過去完成的工業化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無法達到今天的成效。

從最早提出改革開放,到1992年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到本世紀初加入WTO,再到現在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陳東昇認為這些都推動了企業家的創業激情,在這個創業過程中,企業家的精神也在一步步形成。

“40年來,中國的企業家精神從不自覺到自覺、從被動到主動、從狂野到成熟、從躁動到平靜、從賺錢到做社會公益,在進步,也在進化。”陳東昇認為,企業家精神的形成是跟著企業家的成長同步發展的,中國企業家成長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中國企業家精神從無到有,再到發揮重大作用的歷史進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大歷史發展浪潮:84派、92派、海歸網絡派和後WTO派。

近年來,黨和政府越來越重視和關注企業家群體和企業家精神,不僅將“企業家精神”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十九大報告,還出臺了相關文件,企業家群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與保護,為企業家安心經營、創新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有恆產者有恆心,這是對企業家、對市場經濟、對私人財產保護的重要舉措。”陳東昇認為,未來還要靠年輕一代的企業家,把這個偉大的故事繼續演繹下去。

近期文章

篳路藍縷、開放包容

崇文尚智、守信重義

「头条」陈东升:企业家精神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发展
「头条」陈东升:企业家精神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