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秦嶺保衛戰」:除了拆違,還要拯救成爲「傷疤」的鄉村!

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

更多發現請關注 西安城記

發現身邊這座城

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

前言 | Preface

秦嶺拆違,已成為全國熱點事件。不久前,城記推送的《秦嶺北麓有多少別墅?我們繪製了一份秦嶺別墅地圖》一文,全網閱讀超50萬+。

截至目前,秦嶺內外拆除違規建築達20餘萬平米(容積率較低,計算佔地約200畝,相當於一箇中型小區)。但我們認為,秦嶺內外的鄉村,由於規劃缺失、傳統斷根、美學消失和開發無序所造成的問題,或許比違規建築對秦嶺一帶的破壞性更大。

拆除三百多處違建的秦嶺

拆遷範圍超乎想象

自從國家最高層批示,《秦嶺北麓違規建別墅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動員部署大會》召開以來,這場“秦嶺保衛戰”已經打響了近一個月。

根據公開消息:西安市針對秦嶺北麓違建拆除工作持續推進,以“全覆蓋、無禁區、零容忍”堅決態度,進行秦嶺北麓生態環境整治工作。截止目前,西安四區縣累計拆除秦嶺北麓違建318處。

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
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

周至縣共排查34570處,初步核查疑似違建點位72處,由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和鎮村幹部向違建責任主體下發拆除通知。截至8月24日,已拆除違建48處,面積50324平米。

截至8月23日,鄠邑區已拆除秦嶺北麓違建95處,面積達30699.46平米:其中,違建別墅49棟,面積21438.26平米(含2014年沒收的14棟違建別墅,面積6685平米)。

截至8月26日,藍田縣共排查核查點位53860處,發現疑似違建點位101處,已拆除各類違建71處,面積3.58萬平米。

截至8月23日,長安區累計拆除子午、太乙、灤鎮等沿山街辦違建104處,面積7.5萬平米。

同時,相關房管部門下令對秦嶺下的別墅銷售進行“禁令”,對部分涉嫌違規項目進行全面封查,禁止對外銷售;對部分正處於規劃審批的別墅項目,嚴格審查流程,加強審查手段,全面徹底清查違建別墅。

此外,寶雞、渭南、漢中、安康、商洛等五市對涉及秦嶺區域違法建築和破壞生態環境問題進行拉網式排查,並按時間節點對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有關信訪件加快清查整改。

違規別墅“滿山開花”、私建院子“屹立不倒”,長期以來成了秦嶺一大怪象。這些年,成群的違規建築已經成為拷問地方生態保護的一張試紙、檢閱地方權力規矩的一個舞臺。此次治理秦嶺違建問題,已在整個陝西範圍內掀起了一股狂風巨浪。

最嚴格的保護還應拯救鄉村

傳承斷裂的時代

奔流出秦嶺的河流,流淌在廣袤的大地。自古,這裡便是風景秀美之地,也是無數人嚮往的田園之境。

本來,“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它們,應該是大樹掩映、應該是傳統建築院落的延續。這些在秦嶺北麓之下,擁有最美自然、河流和生態的鄉村。可是,現實卻總讓人失望甚至痛心:

第一,“白花花”的鄉村規劃

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

秦嶺下,無處不在的都是這種“白花花”的村落。這些建築,哪裡有“中華文化”的影子?(攝影/

雨林)

1949年以來,中國鄉村面貌開始劇變。近二十餘年,社會經濟增長和城市建設的加速,更是加速了中國農村面貌的極大改變。

如今,美麗的鄉村已不見,放眼所處都是那些“白瓷磚+藍玻璃”。結合Google衛星圖,我們可以看到秦嶺北麓下那一片“白花花”、數以百計的“現代農村”。這些粗鄙、粗陋的建築,反而被美化為“小洋樓”,充斥在絕美的秦嶺一線。

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

秦嶺北麓衛星圖,“白花花”村落蠶食著大地。綠色部分,因成為空心古村落,這些大樹才保留了下來。

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

農村綠化,呈現“失敗的城市化”特徵:觀賞性樹木+低矮喬木,嚴重不實用。

如果大家經常進山,從子午峪到灃峪,從高冠峪到太平峪……無序的規劃,可以說毀了這青山綠水。可以說,如此豐厚資源的大秦嶺北麓,不敵一個袁家村。另外,鄉村景觀也呈現“失敗的城市化”,特徵就是:嚴重的景觀化,從而導致華而不實。

這,喪失了鄉村該有的自然、鄉野氣息。這就好比,穿著西裝去下田。對此,我們一直在強調西安“種不對樹”的問題:秦嶺無緣“林蔭大道”:為何,長安區偏偏種不對樹?

第二,“斷了根”的文明傳承

走遍陝西大地,無論富裕還是落後,無論關中還是陝北,農村面貌驚人的粗鄙化。引以為傲的傳統民居不見了,到處都是所謂的“小洋樓”。

是經濟的問題嗎?為何很多低俗的“鬧婚”,反而出現在經濟發達的今天?傳統斷根、美學消失,這才是根本。文化傳承,在鄉村斷了根。鄉村人,不知道在新的環境下選擇哪種生活方式,折射到建築上就失去判斷力。

建築,是文明的有形載體。如果建築沒落了,那一定是文明斷裂了。對此,我們把不同時代的關中民居建築進行了對比,你就會發現,鄉村文脈、習俗是如何一步步消失的。

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

第一張,傳統關中民居制式,幾乎已不可尋見。

第二張,材質雖簡陋但規制依在,也幾近消失。

第三張,水泥流行的時代,傳統元素基本消失。

第四張,目前農村主流,紅瓷磚拼塊不忍直視。

今天,你已很少聽到傳統村落消失不見,聽到呼籲搶救那些傳統建築。為何?因為屬於我們土地記憶的傳承已經消失了

第三、“無序的開發”甚猛於虎

更為致命的,是“無序開發”。放眼看現階段的拆遷,絕大多數都是集體土地。當下農村集體範圍內,土地管理不善、規劃缺失的現象普遍存在。

村鎮領導缺乏專業的規劃指導能力,卻掌握了宅基地批建的生死大權,在人情世故、權益往來的農村,土地開發的自主性極強。農民根據自己的喜好肆意規劃、隨意修建,這種盛行已久的封閉的運行機制,對鄉村產發展產生了深遠的負面影響。

上王村,是秦嶺北麓難得的特色村落,是2017年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8月17日強拆了28棟別墅,曾經是村上“一把手”一手遮天的成果。強拆當日,網傳現任書記惡性蓄意傷人。

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

8月17日,拆除長安區上王村臥福公司28棟違建別墅。這一萬多平米的建築,也只是秦嶺中的一部分。

如今,已拆除超過20萬平米的違規建築,絕大部分都佔了這些土地。今日的拆遷,是交了一筆異常昂貴的學費。不過,以後會不會“好了傷疤忘了疼”?

所以,如今秦嶺(尤其是秦嶺北麓)的鄉村,就出現以下情況:之前,是“經濟差+無規劃+無管理+無美學”,如今是“經濟提升+有規劃不執行+薄弱管理+依舊無美學”。作為大西安的後花園,秦嶺之美如何才能讓世人可見、可遊、可賞?

在經濟不斷上升時代,缺失的規劃、美學、管理和有序的開發如若跟不上,秦嶺北麓依舊堪憂。

後工業時代的鄉村“突圍”

西安如何嘗試

中國的鄉村建設,從來都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命題。傳統鄉村美學,目前正在加速消逝。為何,中國的鄉村變得越來越沒有美感?

開發無序,缺乏專業的規劃指導,鄉村人自主開啟“現代農村”建設。大量砍伐樹木、肆意規劃宅基地、自主建蓋房屋等一系列粗狂的開發手段,使鄉村原有的自然資源遭到破壞,鄉村形象逐漸頹敗。

杭州富陽東梓關回遷農居

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

普利茲克建築得主王澍的浙江文村

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

當下,隨著日本的越後妻有、中國的莫干山等鄉村建設的成功,越來越多的建築師和文化人投身到鄉村建設的陣營,各種模式的鄉村治理紛至沓來。

上圖中的第一張,是浙江的東梓關民居。設計師孟凡浩用一種抽象、寫意的符號,構造有院落也有巷弄,具備江南神韻的當代村落。第二張,是普利茲克建築得主王澍的作品。這位從西安走出去的建築大師,不久前被邀請成為西安的城市規劃顧問聘書。

鄉村改造與旅遊休閒度假的對接,使鄉村建設進入了另一個新的轉折期。後工業時代,國家戰略之下,美麗鄉村建設成為一種重大可能。

在這一波鄉村振興中,如何平衡規劃與發展之間的微妙關係,如何守住秦嶺,守住國脈下的美好,讓大西安留下一縷念想,這是每個人應思考的問題!

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
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

後臺留言郵箱,可獲聶海峰

山水長安,為何不見田園詩意》演講PPT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孃,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黃昏,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著一個“鹿港小鎮”。這裡,是我們心中另一個故鄉:那裡,生長著許多大樹,清淨的河流裡倒映著山川;那些建築,彷彿從土地裡長出來。它,就是深藏在我們靈魂深處的鄉愁。

只可惜,傳承遠離田園,粗鄙的建築讓鄉村面目全非。我們的故鄉,需要如何來守護?城記「鄉村」專題,用“文章+訪談+創意+實踐”見證鄉村之變。

文=方無雪/聶海峰

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再谈“秦岭保卫战”:除了拆违,还要拯救成为“伤疤”的乡村!

百萬閱讀「西安城記」為城而寫

我們用腳丈量這片土地

專題❶:城脈

專題❷:秦嶺

專題:交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