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暴雨,成都網友:「是誰動了李冰的石犀牛?」

昨日暴雨,成都網友:“是誰動了李冰的石犀牛?”

大森想說:

每當成都下暴雨,網友就喊神獸出來鎮水,這隻石犀體型巨大,造型非常萌,據說是李冰治水時製造的五隻石犀之一,用來當鎮水神獸的。

據《華陽國志》的記載,傳李冰治水時,曾造五頭石犀厭水精。

天府石犀2012年出土於成都天府廣場東北側,長3.3米,寬2.1米,高1.7米,重約8.5噸,現為成都博物館鎮館之寶。

其形狀似犀,整體雕刻風格粗獷古樸,作站立狀,軀幹豐滿壯實,四肢粗短,下頜及前肢軀幹雕刻捲雲紋。

體型巨大的犀牛是迄今發現的我國同時期最大的圓雕石刻,具有極高的考古和藝術研究價值。

石犀憨萌的外表莫名讓人覺得可愛,成都市民們都戲稱它為“萌牛牛”。

昨日暴雨,成都網友:“是誰動了李冰的石犀牛?”

據查證,舊時民俗中石犀鎮水的由來,基於古人的特殊信仰。因犀牛的角長在鼻子上,下水游泳速度夠快時,水波會向兩邊明顯分升。

《太平御覽》老八百九十錄《南越志》說:“巨海有大犀,其出入有光,水為之開。”晉代《交州記》有云:“有犀角通天,向水輒開。”

昨日暴雨,成都網友:“是誰動了李冰的石犀牛?”

古蜀自有治水民俗, 秦滅巴蜀後,李冰被任命為蜀郡守,率領蜀民修建了澤被後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李冰治水,通過一個完整而科學的水利體系惠澤一方,集中體現並發展了蜀地傳統的治水技術。

昨日暴雨,成都網友:“是誰動了李冰的石犀牛?”

你看,現在每逢下暴雨的時,成都網友就會不由自主想到這頭可愛的萌牛牛,連成都博物館官方微博也會打趣道:“雨這麼大!是時候派你出來鎮一下場子了!去吧我的天府石犀!”

成都下大雨可以召喚神獸鎮水,那麼P2P風暴愈演愈烈時,又有誰可以鎮住雷潮呢?

答案是:國家P2P整治辦制定的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近日,關於網貸備案國標108條的報道席捲互金圈,業界期待國標108條能為網貸行業帶來新生。

昨日暴雨,成都網友:“是誰動了李冰的石犀牛?”

報道稱,按照計劃,國家P2P整治辦要求本次合規檢查於2018年12月底前完成。

此前風雨飄搖的網貸行業終於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全國範圍內的P2P合規檢查即將展開。

對於一直努力踐行合規的愛鴻森來說,國標108條的到來猶可謂久旱逢甘霖,作為西部首家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優質互金,我們對此歡欣鼓舞。

在網貸行業經歷雷潮衝擊後,P2P行業迎來了久違的政策利好。愛鴻森將義無反顧地貫徹落實監管要求,嚴格按照國家整治辦108條進行自查整改,全力以赴衝刺備案,勇作標杆,爭當標兵,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請你和我們一起等待行業暴風雨後的彩虹。

昨日暴雨,成都網友:“是誰動了李冰的石犀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