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申請在香港募集資金,在2018年全球IPO競賽中給予城市杆位

小米2017年的銷售額增長了三分之二,達到1146億元,營業利潤翻了三番,調整後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小米申請在香港募集資金,在2018年全球IPO競賽中給予城市杆位

小米已經申請在香港出售股票,這個城市可能是2018年全球最大的首次公開發行(IPO),並且在與紐約和

該公司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制造商,根據新的技術創業上市法規向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提交了首次公開招股申請。

雖然該申請省略了財務條款,但熟悉該計劃的銀行家們表示,這家總部位於北京的公司正在尋求籌集100億美元資金,將這家八年曆史的公司估值為1000億美元。

這促使小米成為繼騰訊控股和阿里巴巴集團控股之後,由系列企業家雷軍在2010年創立的小米,通過百度和京東,成為第三大價值中國科技公司。以100億美元的價格,小米的首次公開募股也將是有史以來的第15大,也是香港第四大IPO。

小米申請在香港募集資金,在2018年全球IPO競賽中給予城市杆位

小米的上市申請似乎是對香港證券監管機構和交易所運營商的早期證明,它們共同推動了數十年來該市上市規則中最大的改革。

上海去年首次進入全球IPO市場,這座城市急於重新奪回頂峰,以維持金融行業的就業機會,並保持股票上市的收入。

自從阿里巴巴選擇紐約在香港進行其2014年250億美元的IPO以來,這對於一個在中國大陸走向金融世界的大門而言一直處於掙扎之中的城市來說,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舉動,作為全球最大的股票銷售。

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馬雲私募股權基金雲峰資本管理公司是小米的投資者

上海和深圳的交易所官員在吸引小米和其他中國科技公司在中國進行資本募集方面特別積極,他們承諾通過快速審批,更輕鬆的監管和額外的激勵措施。

為了與區域市場進行競爭,香港推行規則,讓擁有多種類別股票的收入前生物技術公司和技術公司出售股權。從一開始就引起爭議的新規則似乎取得了成效。

交易所首席執行官李曉佳上週表示,除了小米之外,至少有十幾家科技公司和生物技術公司對香港上市進行了積極詢問。路透社上週報道,兩家中國生物技術公司表示,他們將把紐約IPO上市至8億美元。

儘管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的銷售額下滑,但小米從七年前的初創企業轉型為一家收入達1000億元人民幣(合160億美元)的收入科技巨頭,開局良好。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出貨量增加了一倍多,達到2700萬臺,小米佔全球市場份額的7.5%。在市場份額和實際出貨量方面,它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三星,蘋果和華為。

雷被稱為科技公司的“鐵人三項”的公司,其銷售收入的70%來自銷售智能手機的收入,其利潤微薄。智能設備和一系列家用電器佔銷售額的20%,而餘下的則是互聯網服務。

文件顯示,小米2017年的銷售額增長了三分之二,達到1146億元人民幣,海外營收超過321億元人民幣,增長了三倍多。營業利潤增長了兩倍,達到了122億元人民幣,主要由互聯網服務推動,毛利率為60.2%。

根據文件顯示,該公司淨虧損439億元,主要來自向投資者發行優先股,以及必須計入的投資公允價值收益540億元。

這是許多科技公司實行的常見的首次公開發行前融資選擇,這是資產負債表反映的非營業性支出。

剔除優先股和其他項目,小米的調整淨利潤幾乎從2016年的19億元增加到了54億元人民幣。

小米意味著中國的小米將使用其30%的IPO收益來開發其技術業務的生態系統,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和物聯網(IOT)中,設備和設備通過互聯網相互連接。

根據小米的報告,另外30%的資金將用於研發,而30%的資金將用於全球擴張。其餘10%的資金將用於營運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