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44期 中國南疆第一關

2017年第44期 中国南疆第一关

關注我們

☀定期推送廣西地情:廣西之最,地名由來,風土民情 ,八桂古建,歷史人物等諸多優質內容,關注我們妥妥沒錯!

友誼關,中國南疆第一關。

友誼關位於廣西憑祥市西南部,距憑祥市區18千米。它與居庸關、山海關、娘子關、雁門關、平型關、紫荊關、武勝關、嘉峪關齊名,是中國九大名關中唯一與外國接壤、至今還起通關作用的邊關。

2017年第44期 中国南疆第一关

友誼關口岸

關樓左側是左弼山,右側是右輔山,兩山對峙,關樓中立,氣勢磅礴。

友誼關始建於漢朝,當時屬雍雞縣管轄,故稱雍雞關。隨後相繼更名為雞陵關、界首關、大南關、鎮夷關,明嘉靖年間改為鎮南關。

2017年第44期 中国南疆第一关

鎮南關舊照

1953年1月,經政務院批准,更名為睦南關。1965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稱友誼關。關樓上用漢白玉雕刻的“友誼關”三個大字,出自於陳毅元帥的手筆。

2017年第44期 中国南疆第一关

友誼關是一座飽經風雨,歷盡滄桑的雄關,這裡的每一塊磚牆,都留下累累傷痕;這裡的每一座山頭,都浮現著當年將士們奮勇殺敵的身影。

1885年3月,法國侵略軍3000多人在尼格里的指揮下闖向關隘,企圖侵入中國。年近70的老將馮子材,於危難之際被任命為前敵主帥,親自率領大儀隊殺入敵陣。據記載:“馮子材帕首短衣草履,手操倭儀,親率大儀隊,大呼一躍出牆外,其子相華、相榮隨之躍出。”將士像決堤的洪流湧出城牆,勢不可擋。法軍在死傷2000餘人後大敗而逃,指揮官尼格里也被擊成重傷,另兩名法軍將領被生擒,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鎮南關大捷!

2017年第44期 中国南疆第一关

馮子材

中法戰爭之後,廣西提督、抗法名將蘇元春調整了邊防戰略思想,在千里中越邊境線上構築炮臺,設下關卡。至此,友誼關右側的金雞山與左側的左弼山,均修建了炮臺,架起了大炮,成翼狀對稱分佈,遙相呼應。各炮臺還築有地下營壘,也稱石室。據碑文記載,石室系“工作、堅防及守衛、棲止、儲藏彈藥之所”。

2017年第44期 中国南疆第一关

金雞山古炮臺

金雞山的三座炮臺分別取名為鎮北、鎮中、鎮南臺。每座炮臺各安裝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製造的120毫米巨炮一門,其他類型的大炮數門。三座炮臺中,鎮北炮臺最為堅固。1907年12月1日,孫中山先生親自領導的鎮南關起義,指揮部就設在鎮北炮臺。經過與清軍七晝夜的浴血奮戰,終因彈盡糧絕而被迫撤退。起義雖然失敗,但打擊和動搖了腐朽、沒落的清政府。孫中山先生後來追憶說:“反對清政府二十餘年,至此始得親發炮擊清軍耳!”1981年,金雞山古炮臺群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1949年12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將紅旗插上鎮南關,宣告廣西解放。這一天也被定為廣西的“自治區區慶日”。

2017年第44期 中国南疆第一关

如今的友誼關關樓,是1957年在原有關樓基礎上修建的,分4層,底層全部用長方形料石砌就,城門為圓拱頂,設有通道。關樓除了以厚實的城牆及稜角分明的齒形牆堞,透出雄渾無比的陽剛之美外,樓體也富有民族特色。石欄杆雕刻精細,圓拱門窗構圖精美,鑲彩色玻璃;門框雕花刻意,古香古色。

2017年第44期 中国南疆第一关

友誼關關樓

迴廊第一層是展覽廳,陳列鎮南關大捷、鎮南關起義和紅旗插上鎮南關的歷史。迴廊第二層是中越外事會晤室,20世紀五六十年代,周恩來總理曾兩次在這裡會晤越南人民的偉大領袖胡志明主席。迴廊第三層是中國九大名關展覽廳。

作為歷史,友誼關是一部活生生的檔案,記載了風雲變幻,儀光劍影;作為樞紐,友誼關是國際要道的咽喉;作為關口,友誼關是中國對東南亞最大的通商口岸之一。

關樓前廣場寬闊,木棉挺拔,松柏常青;左側的千年古榕,傘形樹冠,綠葉婆娑;關樓、山脈、老樹,相互襯映,以其悠遠神奇的歷史和雄偉秀麗的風姿,吸引了大批遊客到此,尋覓歷史的風煙,一睹關樓的風采。

2006年5月25日,友誼關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友誼關,正在書寫和平、友誼,發展新的歷史!

更多鏈接:

廣西地方誌辦公室出品

審校:吳輝軍 遊 勇

總編:李秋洪 鄧敏傑

※參考文獻:

《廣西之最》,廣西地方誌辦公室編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