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哪個城市的山東話最正宗?

陽關圖像


這個問題就是純屬找事兒,都是山東人,怎麼能說誰比誰的方言正宗呢?

難道不正宗就不是山東人了嗎?

不過,這個話題忽然對筆者有些啟發。方言的構成必然是由文化主導的,而文化之間又是相互影響的。

其實我們可以將山東不同區域的文化展示出來,這樣就能立體的判斷出山東話是怎麼構成的。


齊國的文化核心——臨淄

臨淄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首都,山東號稱齊魯大地,其文化自然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而且,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也不是一般的小國,首先它一開始就是侯國。對此要糾正一點,有人認為叫姜太公帶一個公字,就認為是公國,事實上並不是。而且,旁邊的魯國周公姬旦,其實一開始也是世襲侯爵爵位。

所以,最開始的齊國和魯國,其實都是侯國。

而當時的宋國卻是公國,但還不是武王冊封的,嚴格來說是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以及在周公姬旦的摻和之下,宋國成了公國,被冊封者是殷紂王的庶兄微子。

這麼一說想必大家就明白了,周冊封商的皇親國戚,無非是給人看的。

咱們繼續說齊國,因為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比較強勝,比如一開始的姜子牙,之後還有齊桓公,到齊桓公的時候,已經把山東半島弄到手了,所以,他也被稱之為春秋五霸的老大。

除此外,孫武、孫臏都是齊國人,還有管仲、晏嬰這樣歷史中赫赫有名的人。

當然,說到齊國恐怕無數人第一時間回想起來鍾離娘娘,也就是醜娘娘鍾無豔。

說道鍾無豔,那就不得不說夏迎春,她和鍾無豔兩個人,可謂一個貌美如花,一個治國齊家。要不怎麼齊宣王命好呢。

而說這些的意思是,當一個地域能夠承載如此之多的名人,並且能夠名流千古,也可見的當時齊國對外文化輸出之強盛。

更重要的是,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在沒有普通話的年代,無論是孫子兵法,還是孫臏兵法,或是一些其他向外輸出的文化,都不可能翻譯成普通話,在翻譯成其他地方的方言吧?

這其中必然會涉及到方言的直接輸出。

儒家文化的發祥地——陬邑

想必一定有人不知道“陬”字怎麼度,不知道不要緊,因為筆者也不知道。這個陬邑就是現在的曲阜,說起曲阜,大家就會想起孔子。

孔子,僅以他個人的文化輸出來說,完全可以的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就算西方最偉大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也不達不到孔子今時今日仍舊能夠對全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程度。

在影響全人類這件事兒上,能跟孔子比肩的恐怕只有耶穌了。但僅從思想方面來看,耶穌好像還有所不及。

正因如此,以孔子個人方言為主導,以及在其弟子整理孔子言行的時候,無疑會帶有大量的方言文化信息,這就使得孔子在某種程度上,將曲阜區域的方言推廣到全國各地。

由此來看,不僅是孔子的曲阜方言影響到全國,在論語、六經等文化內容基礎上,甚至改變了全國人民的語言習慣。

其中的原理很容易理解:還是那句話,春秋戰國沒有普通話,孔子修訂六經,以及弟子整理的很多言論,肯定會拿孔子自身所掌握的語言來寫作,也就是說,如果想要看懂,就必須適應寫作者的語言習慣。或許其中會有一些譯本影響,但終究實現了語言的輸出。

但是筆者的困局在於根本無法判斷兩千多年來,曲阜方言到底對山東,乃至全國造成何種程度的影響。

魯菜的發祥地之一——福山

福山位於煙臺,商代時期屬於東夷古國,西周的時候,將其封為萊國,最開始的時候屬於侯國。

不過呢,萊國春秋歷史上的存在感實在太低了,萊國的都城在現在的濰坊,旁邊就是齊國,並且離臨淄真心不太遠。

所以,齊國強盛的時候順手就把萊國滅了。也因為萊國沒強勝過,所以他就算有東夷文化,也沒法向外輸出。

但是,福山區域作為文明社會以來,人類最早的聚集區之一,本身也沒什麼,畢竟到處都是最早的聚集區之一。不過,福山菜(也就是膠東菜)在春秋時期,已經多少有點名頭了。

而且大家要知道,福山人民通過福山菜而實現的文化輸出,並不是想齊國那樣,當大一統出現之後,除了一些名人之外其他文化就很難輸出了。

福山菜可是持續輸出的,而且越輸出越強盛,尤其是在明清時期,兼職活的不得了。

當然,現在大家對於福山菜的認識,普遍在於膠東菜,最強盛的也不是福山了,而是青島。

山東的政治文化中心——濟南

其實濟南沒什麼好說的,其從漢代開始就已經是山東的中心了,一直到現在接近兩千年的歷史,湧現了無數名人,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

尤其是在文化方面,周邊輻射能力之強大,這一狀況在歷史中也是很少見的。

因為文化的輸出,所以在方言上有著比較大的影響。

另外,濟南菜也是魯菜的重要支柱,剛才也說道福山菜的文化輸出力,濟南才雖不如福山菜那樣聞名,但也是很有地位的。

依託經濟輸出文化——青島

現在是個一切看錢的社會,青島的經濟強盛,文化輸出自然也是一流。

可能大家並不知道青島文化輸出強盛到什麼程度,舉個例子,上文提到魯菜之一福山菜,而福山菜自然發源於煙臺福山,後來可能覺得不夠響亮,叫著叫著就變成了膠東菜。

而如今,很多人都認為膠東菜發源於青島。想必用了多少年,膠東菜就變成青島菜了,在用不了多少年,整個魯菜都變成青島菜了。

這就是經濟強盛的好處,說什麼都行,關鍵還有人信。

而且,對青島有些認識的人大多都知道一句話:“哈啤酒,吃旮旯”。

綜合起來大家就應該明白

從春秋戰國開始,按照現在的區域劃分來說,淄博、煙臺、曲阜市、濟南、青島這五個地方,通過中心輻射和彼此影響,最終構成了如今的山東方言格局。

也就是說,任何地方的方言,都能找到這五個地方的語言痕跡。

如果一定說哪裡更具山東屬性,那應該就是濟南和青島了。

兩個城市都具有對外輻射性,而且有較強的吸引能力。所以,可以作為一西一東兩個文化中心,其方言自然也會得到周邊區域的學習和效仿,說其方言更正宗也不為過。

但是“最”字,根本就不應該用在這種問題上,這又不是比分,不可能出現誰強誰若。


小言詹詹


您問哪裡的“山東話”最正宗,那我給您的答案就是“山東”的“山東話”最正宗。因為山東話是一個大的集合,在這個總分類下還有許多小分類。每個地方的口音與其他地方又有或多或少的不相同。所以如果硬要問哪裡“最正宗”,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如何界定某一地區的方言到底是不是“正宗”的呢?

山東方言分別劃歸三個不同的官話區:冀魯官話、膠遼官話、中原官話。

可能你聽到菏澤人說話是一種腔調,那再聽濟寧人說話就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煙臺人說話和青島人、威海人都不一樣。所以山東各地的“山東話”各異,怎麼能說誰正宗、誰不正宗呢。

打個比方。小編到菏澤牡丹區,一下火車就被出租司機們圍住了,他們你一言我一語跟我絮叨著什麼,可惜我完全聽不懂。他們跟我們講話,音調完全不同,而且說的又快,所以每次去菏澤,我都告訴對方,要講普通話。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菏澤話,是一位婦女對她母親說的,“你吃藥(yue)了嗎”這個藥,他們念yue,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好像是讀的一聲。而在我們泰安,藥同樣念“yue”,不過我們讀的是四聲。

小編念大學,我們宿舍有六個人,兩個泰安人,一個濟寧人,一個菏澤人,一個淄博人,一個威海人。

我們跟濟寧人用方言是沒有壓力的,因為濟寧和泰安距離比較近,可能方言也差不多吧。我們跟濟南人講話也沒有壓力,但是你能明顯的聽出我們兩個是來自不同地方的。濟南話說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齊魯臺《拉呱》了吧。“明天老時(二聲)間(二聲),有麼說麼哩小麼哥和大家不見不散”。

哈哈,就說到這裡吧。



檸萌全播報


山東話沒有正宗不正宗一說,因為有好幾個方言片區,如果非要挑出一個片區來代表山東的話,那麼魯中一代最為合適,為什麼這麼說呢?

看圖

山東方言大體可以分為四個片區,這四個片區中,有兩個片區共性比較大,就是東濰片和西齊片,也就是濟南德州一帶和濰坊青島一帶。

在這兩個片區活動,只要說方言就可以了,除了個別詞和少部分的語音語調,大部分都相似,語氣相同,一聽就是那種比較生硬的山東口氣。當然,硬的程度有區別,西齊片區較溫和,而東濰片偏硬,說起話來叫人想打架。

至於西魯片,為什麼不可以代表了,原因是與河南話比較接近,我至今都無法分辨菏澤話和河南話的區別,所以在省內碰到了,一般都會先問問是河南的還是菏澤的,不敢貿然下斷定。

為什麼又不選東萊片,也就是煙威話,煙威話也有自己獨立的特點,按推斷來說,煙威片可能代表了古山東方言的傳承,在戰火紛爭的年代,山東是南北拉鋸的戰場,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十戶絕了九戶,所以才有朱元璋的移民政策。而膠東偏居一隅,很有可能倖免於難,保存了自己的方言系統。

東萊片大概是山東內部最不容易聽懂的方言了,菏澤話能聽懂90%,而威海話能懂70%就不錯了。

但正是東萊片方言偏居一隅,佔地太小,所以無法代表大部分的山東。

在影視演員的推動下,山東方言也開始走向全國,其中以黃渤為代表,主演的《瘋狂的賽車》《瘋狂的石頭》《鬥牛》,影視劇中一口的青島話也很是喜人,山東人聽了都很有親切感。

所以這兩個片區的方言能代表山東大部,且有獨特的山東味道,一聽就知道是山東話,如果非要選城市,巧了,濟南和青島。


山東味兒


你問哪個城市說的是最正宗的山東話,這個很難回答,因為每個地市方言都不同,你要問哪個城市說的是最不正宗的山東話,很好回答,那就是菏澤人,滿口的河南話!濟寧、棗莊一代的地方話和徐州話接近,也不正宗。

我認為山東方言有三個地方是比較正宗的山東話,一是濟南話,主要分佈在濟南、泰安、長清、齊河一帶,山東快書和呂劇就以這種方言為準,可以代表山東。二是煙臺話,也稱膠東話,以煙臺、威海一帶的方言為準,遼寧的大連也是一樣的方言,候寶林的相聲中的山東方言就是這種語言。三是青島話,濟南話和煙臺話最大的共同點是易懂,與普通話接近,只是語調不同而已,只要不說土話,很容易聽懂。但是濟南的方言有點土,煙臺話比較好聽,青島話雖不如濟南話和煙臺正宗,但有它的特點,能反應出青島人豪爽的性格,比如朋友見面說:“你吃了沒有,一起喝個酒”青島人會說:“嫩吃了木有,一起哈個酒”。青島活可能不如煙臺話好聽,但沒有濟南人的土氣,在山東有一定的代表性。

這三種方言的最大優勢是學普通話比較容易,只需改變下音調就行,所以這三地的人普通話說的都比其它地區好。比如你讓淄博人學說普通話就很難,主要是他們說話舌頭擼不直,以上是我對山東方言的大致看法,如有補充,歡迎探討。


風雨人生sh


對於山東話的話題,筆者之前也答過。

其次很多人對“山東話”有誤解,認為山東作為北方的一個省,全省的山東人說的都是“山東話”,都能聽得懂,沒有多大的區別。

其實不然。雖說咱們在日常生活中說是“山東話”,但其實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山東話”的標準,這個不如上海話、粵語等有個相對明確的概念。

山東有17個城市,140多個縣市區,各個地方的方言雖不是像福建那樣“十里不同音”,但讓山東最西邊的菏澤東明人去和山東最東邊的威海石島人拿各自方言交流,兩個人恐怕也會一句話聽不懂。

嚴格地按語言學上的劃分,山東被分為三大片區,分別是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所對應的區域大致是冀魯官話(以濟南為代表的魯中、魯北地區),中原官話(以濟寧為代表的魯西南、魯南地區),膠遼官話(以煙臺為代表的膠東地區)。不過,筆者之前在普及這個劃分時,很多網友都不認同,因為煙臺人和青島人說的根本不是一種方言嘛!可見,在膠東地區內部,還存在著明顯的方言差異。

若說哪的“山東話”最正宗?筆者只能從城市的政治地位來講。濟南是歷朝歷代山東省的政治中心,濟南話也挺有特色,比如在山東比較有名的山東電視臺齊魯頻道就有山東方言節目,這裡面講的主要是濟南話。淄博是古代齊國的都城,曲阜則是古代魯國的都城,這兩個古國對山東影響深遠,是齊魯文化的發祥地。想必孔子的弟子在記錄孔子的話時,相當一部分是受到魯國方言的影響吧?!不過,數千年過去了,山東也經歷了多次人口大遷移,方言肯定也發生過很大的變化。所以,從歷史上找正宗“山東話”不見得有權威性。cp


齊魯壹點


濟南,泰安,濟寧,臨沂,說的話還好。其他地方說話太快,發音有的都不完整,不正宗。我們這裡有點像河南江蘇話了。反正發音還是完整的。

還是地區的原因,北部德州一部分河北口音,西部菏澤像河南話,青島煙臺膠東話。濟南附近 泰安濟寧差不多。臨沂日照也差不多。棗莊濟寧南部差不多。反正好多種口音的山東話。我編不下去。。哈哈。。。


南極大狗熊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哪裡的山東話最正宗,祖祖輩輩都是山東人,出了縣說話口音都不一樣,魯西和魯東說話差異較大。要說哪裡的山東話都是山東話,無論走到哪裡都是山東人,就像李健在中國好聲音評價陝西選手說的那句話,我走過天南海北,五湖四海,唯一的行李就是我的母語。


鶘→【煜】


正不正宗都是山東銀,你咋不問中國滴哪個省市說的中國話最正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十六個民族幾千種方言,哪個方言不是中國話?你怎麼區分哪個方言最正宗?

我山東青島滴,就單單青島下面幾個區市,都好幾種方言,隔壁鎮都不一樣。有網友說青島本地人只覺得四區是正宗青島,我回答他:青島什麼時候變滴就剩這麼點面積了?那我膠州滴啥時候不是青島滴了?身份證戶口簿怎麼沒改?

有些事不需要區分滴弄麼細,木有必要,你這麼問就木有什麼意思。樣銀覺得想挑起罵戰似的。



人間的酒


剛看了這方面的東西,山東方言分為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所對應的區域和春秋時期的齊國、魯國、萊國的區域高度吻合,都有自己的淵源,所以說那個城市是最正宗山東話不好界定。個人感覺如果非要界定的話要先定一下標準。首先要排除說膠遼官話的城市,因為萊國(主要區域就是在現在山東的萊陽萊西等市縣)在歷史上國力、影響都不大,很快就被滅國了。剩下的個人感覺可以在淄博和曲阜之間選一個。齊國都城在臨淄,齊國不用多說,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一說山東就叫齊魯大地,齊排在前面。再說魯國,魯國是周公旦的兒子的封國,是為數不多的公爵國(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也就是說魯國是一等國),周公的地位不用多說,而且是他建立起的周禮,孔子所謂的克己復禮就是復的周公建立的周禮(這個周不是周公的周,是周王朝的周),魯國的都城在曲阜。所以淄博話(準確的說應該是臨淄話,但臨淄現在是淄博市的一個區)和曲阜話應該可以代表山東話。可能讓一部分人失望了😓。


jndxdy


應該是濟寧話能代表山東話,因為有以下幾點:1、凡是冠名山東二字的藝術形式都是以濟寧話為基礎的,比如山東快書,山東梆子,山東琴書,山東大鼓,山東落子,山東柳子戲,山東墜子等等。不相信的,可以去聽聽這些藝術形式的道白。2、從德州,聊城,泰安,濟寧,棗莊大運河這南北一線周圍來看,方言差別不是很大,民俗哩曲基本相同,人口稠密,都處於平原地帶,民風相同,可有濟寧作為典型代表。而且從南北西三個方向進入山東或者經過山東,都是首先接觸這些地區,外省人對山東人的直接印象都是這幾個地區的人。3、山東好漢,山東響馬,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大蔥大蒜,忠厚仁義,這些山東人基本標籤說的就是運河沿線濟寧及周邊地區的人。像隋唐好漢程咬金,濟寧北邊東平人;梁山好漢,發生在濟寧地區;義和團,發起於濟寧,德州,聊城;紅槍會,起始於濟寧汶上;臺兒莊戰役,鐵道游擊隊等等等吧,這些山東人固有印象,基本都在濟寧及其周邊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