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累計實現營收超2萬億,廣汽集團董事長對產業有三點建議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瞭解廣汽集團愈多,這樣的感觸愈深。1997年,因為廣州標緻合資項目的失敗,廣汽集團從近30億元的負債重新起步。20年間,廣汽集團累計產銷汽車超1200萬輛,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3143億元,累計實現利稅總額4111億元。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說,“廣汽自主品牌傳祺從2010年誕生,到如今成為廣東製造、中國製造的一張名片,體現著高質量發展的脈絡。”廣汽集團一直要求自己,用成長見證著出行變遷,用匠心雕琢著出行夢想。

日前,證券時報“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在行動”採訪團走進廣汽集團,證券時報社長兼總編輯何偉與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進行了一次深入對話。

廣汽傳祺銷量連續七年76%複合增長率

何偉: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廣汽集團成立21年,廣汽集團為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做出很大的貢獻。企業和行業的發展一定與時代吻合,特別是置身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廣州。2018年,廣汽集團已經位列世界500強企業的第202位,公司是如何一路發展取得這樣的成績?

20年累計實現營收超2萬億,廣汽集團董事長對產業有三點建議

裁剪圖片

採訪:證券時報社長兼總編輯何偉(左)

嘉賓: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

曾慶洪:改革開放40年,本人可以說見證了中國汽車的發展,因為近40年來我一直在汽車行業,從1979年進入廣州客車廠,到現在的廣汽集團。

廣州轎車的發展,從1985年成立廣標,到現在有33年了。這個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85年到1998年階段,也是最困難的時候。40年前中國汽車年產銷還不到20萬輛,現在是3000萬輛。所以那時市場規模很小,廣標最高產量一年不到3萬輛,產品沒有辦法更新,也沒辦法支撐研發的費用,最後無法經營下去就是關門。

第二階段從1998年開始,重組廣標成立廣汽集團,與新的合作伙伴成立了廣州本田,我在廣本7年,擔任多年中方總經理。我們當時提出起步與世界同步,世界品質一脈相承,技術、產品也適合中國市場,所以銷售很火爆。

何偉:我的第一輛私家車就是廣州本田。

曾慶洪:我記得1999年廣本下線當年銷量達到1萬輛,第二年3萬輛,第三年6萬輛,基本上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去發展。我們走出一條叫“以市場為導向,小投入、快產出,滾動發展”的路子,很適合中國的汽車市場發展。

一直到2000年的時候,中國汽車市場開始爆發式增長,給我們帶來很好的機會,所以很多汽車廠商進入中國市場,除了本田,豐田、三菱、日產也紛紛來廣州。

第三階段是2010年開始的自主創新、自有品牌,這方面廣汽集團可能是遲了一些。但是,我們通過前兩個階段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有機會、有能力推進我們的自主研發。廣汽通過多年與豐田、本田等全球精益生產的領導者開展合資合作,充分消化吸收了精益生產核心理念和優勢要素,創建了廣汽生產方式,成為廣汽自主品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質,增加效益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何偉:廣汽傳祺能夠順勢雄起,首先得益於從合資品牌得到的人才和資本。現在自主品牌可以與合資品牌競爭。廣汽傳祺最厲害的就是售價突破20萬元。

曾慶洪:2010年9月份,第一臺廣汽傳祺產品成功下線。隨後七年的發展非常迅速,銷量每年複合增長率達到76%,其中前六年複合增長率達到85%,主要產品是GS4、GS8等SUV產品。廣汽傳祺一開始我們就從中高檔開始切入這個市場,我們沒有做3萬、4萬一輛的車,這樣的話根據市場情況可以向上走、也可以向下走。21年來,廣汽集團從小到大、從合資經營到自主品牌,從21年前的1萬輛車產量到2017年201萬輛,實現了200倍的增長。今天,廣汽集團能做到銷售收入3500億、利稅621億,名列世界500強202位,一是靠改革開放40年的政策發展,二是靠消費者對廣汽的認同和信任,對我們的服務、對我們的質量、對我們的性價比的認可。最關鍵的是,離不開從50年代開始幾代廣州汽車人的艱苦努力。

務實文化打造廣汽傳祺自主品牌

何偉:廣汽集團有著獨特的企業文化,跟廣東文化特徵比較吻合的特徵是什麼樣的?

曾慶洪:廣東比較務實、比較包容。無論是廣汽集團還是合資企業的領導班子,都來自五湖四海,證明廣東還是試驗田、實驗區。

何偉:有些合資廠商看到外方賺到錢會比較心疼。廣汽不太一樣,公司與日系的汽車廠商基本都進行了合資。但是,合資目的最終是否還是要落腳於發展自主品牌?

曾慶洪:合資的文化很重要,還要大家互相信任、溝通。我在合資企業做了近八年,發現文化差距太遠,或者大家互相不瞭解,會造成很多的誤解,所以文化融合很重要。與本田、豐田、三菱成功合作後,有了成功的經驗,後來有歐美汽車廠商比如菲亞特克萊斯勒也跟我們合作了,因為大家對廣汽這個合作伙伴比較信任。通過合資、合作,廣汽集團培養了一批人才,積累了經驗,為後來發展自主品牌奠定了基礎。

何偉:現在汽車產業政策越來越開放,自主品牌會面臨什麼狀況?特別是廣汽傳祺有什麼新的挑戰?

曾慶洪:自主品牌面臨的挑戰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國家現在政策越來越放開,包括合資股比、關稅調整。

但是,提出股比放開之後,目前還沒有外方合作伙伴與我們談過調整。企業為什麼要做投資?一個是市場,二是成本,第三個是效率。50對50的比例可以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外資品牌發揮技術優勢,而對廣汽來講,我們有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對當地市場更有把握,有著20多年的沉澱;同時在企業文化方面我們也有優勢,包括員工的思想工作、習慣等等。最近外方與我們談要加大跟廣汽集團的合作,也擴大對合作項目的投入和發展,充分證明與我們合作的信心。

20年累計實現營收超2萬億,廣汽集團董事長對產業有三點建議

20年累計實現營收超2萬億,廣汽集團董事長對產業有三點建議

傳統造車與新造車優勢互補

何偉:現在中國汽車除了跟外資的競爭,國內也有幾家新造車勢力,特別在新能源汽車、智能互聯方面。廣汽集團已經有了佈局,但是新造車勢力成長很快,公司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廣汽作為一家傳統燃油車企業,與新造車勢力如何融合?

曾慶洪:我很佩服新造車勢力包括互聯網造車的信心、決心。做汽車涉及到安全性、服務、保養,包括一大堆的法規,可能會遇到很多挑戰。比如說規模的挑戰,汽車是靠規模經濟上來的,不可能做5萬、10萬輛車就有錢賺。

所以第一,汽車本質上仍然需要製造業的優勢,互聯網等是賦予的綜合功能;第二,廣汽集團有200萬輛車的規模配套優勢;第三是遍佈全國省市縣的2400多家銷售網絡優勢,並且可以做好汽車售後服務工作。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傳統造車企業與新造車勢力能夠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能夠把成本降下來,實現共贏。

何偉:現在新能源汽車和各種新技術發展很快,但是也有觀點質疑是不是規劃太多,落地會遇到較多困難?

曾慶洪: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重要戰略,去年50萬輛到今年預計100萬輛的規模,2020年保有量500萬,2025年則是全部車輛的20%。

我們希望能夠漸進的發展,而不是2030年全部停售燃油車。目前英國宣佈了2040年停止,德國也宣佈2030年停止,不過中國和美國都沒有類似計劃。每個國家應該根據國家的能源結構的不同來確定這個時間表,比如我們國家目前的能源大部分是靠火力發電,火力發電基本上70%多都是煤發電。現在的電還不是新能源,我想今後汽車肯定會多元化,誰都不可能代替誰,至少很長一段時間是這樣。

何偉:按照國家汽車發展戰略,未來有望組建起大的汽車集團。其他國家汽車發展規律也是這樣,最後行業剩下三五家汽車巨頭。我們這樣的時代也已經來了,原來是你有汽車生產資質就能經營,下一步可能面臨淘汰賽,要去產能、去槓桿、去庫存。在中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的位置,廣汽集團決策層對未來有什麼樣的謀劃?

曾慶洪:對企業來說,戰略很重要,未來更重要,廣汽集團對自己的要求是“創無止境,心有未來”。我想,汽車今後發展的方向是智能網聯,智能化、網絡化、電動化,包括數字化和共享。相信以後汽車不僅是代步的工具,可能是一個移動終端。可能大家將來都離不開智能汽車,它會成為你最好的夥伴。相比電動化的發展,自動駕駛的實現可能會比較遠,到2025年或者2030年,但L3階段會很快實現。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是漸進的,所以廣汽集團從2013年起開始推出很多混合動力車型。

廣汽集團整體發展按照“十三五”規劃去推進。短期一定會以市場為導向,一定會以顧客需求為重,來實現良性的發展,不求大,我們只求強。所以我們現在排在世界500強第幾名不重要,我們真正把自己做強,然後再做大,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已經在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積極佈局,去年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動工,總共要投入450億元。

在“十三五”期間,廣汽集團將秉承“內部協同創新、外部開放合作”的發展原則,力爭實現汽車產能300萬輛,產能利用率達到80%。同時,做強做實研發、整車、零部件、商貿服務和金融服務五大板塊,以及全力發展自主品牌,實現自主品牌跨越式發展,實現電動化、國際化、網聯化三個方面的重大突破。

對汽車產業的三點建議

何偉:曾慶洪董事長在汽車領域耕耘40年,是為數不多的汽車行家。您對中國汽車產業政策和汽車發展有沒有建議?

曾慶洪:中國的汽車發展離不開產業政策,對中國的汽車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中國汽車發展政策不斷完善,我在兩會期間也提了一些建議,比如股比問題如何放開,以及新能源汽車雙積分問題、補貼問題。

第一,政策應當鼓勵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去追趕外資品牌,因為目前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第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主要用三元電池,但是三元電池材料我們國家很少,特別是鈷很少,全靠進口。我們需要在電池方面加大研發和資本的投入。第三,有人分析中國汽車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為美國100人有89個人有車,而中國有13億人。其實,一公里大概260臺車,深圳有6000公里,深圳飽和300萬臺車,超過300萬就不現實了。還要計算停車場,因為有的車不走。所以主管部門制定產業政策時,計算汽車保有量應該與城市道路、停車場有直接關係,而不是與多少人有關。

國家的產業政策是引導性的,希望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智能駕駛方面,有序引導制定標準。現在新能源汽車已經有行業標準了,接下來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也要出臺,自動駕駛也有標準政策出臺,這是一個系統工程的產業政策。

2017年廣汽集團做了幾件事情,一是非公開發行150億股票,通過A股市場成功融資;第二是7500畝智能網聯產業園的首期工程將於2018年年底建好,2017年廣東省、廣州市領導均非常關注項目進程,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第三,廣汽集團是廣州唯一一家國企職業經理人市場化改革試點,除了主要領導人員外,我們將在全球範圍內按照市場條件招聘,按市場水平發工資,不再限薪。職業經理人會有很大的壓力,幹得好的接著幹,但是沒有級別、完全市場化。簽約的高端人才薪酬可以是之前標準的六七倍,這樣能夠在全球招到優秀的人才,無論是車輛造型師還是設計師包括動力總成設計等等。有人才了,有資金了,有體制機制,我們就可以進一步發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