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很浪漫,但別像鐵骨錚錚的李香君那樣對情郎看走了眼

孔尚任一部《桃花扇》讓李香君與侯方域的愛情成為千古絕唱。李香君能名列“秦淮八豔”之首,不僅僅因為她才貌雙全,更因為她的寶貴氣節。然而,她所愛戀的那位“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真的配得上她的愛情嗎? 事實證明,李香君圖樣圖森破,她最終看走了眼。

  • 復社公子徒有虛名,於國無補

侯方域在《桃花扇》中出場時有個重要身份:復社領導核心之一。也因這個身份,讓他與李香君的愛情充滿了悲歡離合。

七夕很浪漫,但別像鐵骨錚錚的李香君那樣對情郎看走了眼

侯方域_圖

復社成立於崇禎二年,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為核心的政治文學團體,成員主要是青年士子。他們自稱是“東林黨”的繼任者,以“興復古學”為名,鑽研八股學問。復社火速躥紅,引得江南各路文學社團主動要求合併,以此顯得自己倍兒有面子。當時復社裡有名望的士大夫就達二千五百多人,更有不計其數的死忠粉,可見它影響之大。著名的“明末四公子”也即是“復社四公子”。所以難怪李香君一個小姑娘家聽說侯方域是復社成員,還是個領導人時,立刻獻出芳心。

復社與東林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許多復社骨幹分子就是東林黨人或東林二代,比如小候同學就是個“東林三代”。所以復社有個雅號叫做“小東林”。東林黨最被後世人所熟悉的就是那幅“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對聯。明朝末年,政局不穩,朋黨之爭紛起。最著名的就是東林黨人與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之爭。兩黨相互頃軋,黨同伐異,成為朝廷大害。崇禎皇帝繼位後,打擊閹黨,任用東林黨人。但是十七年後明朝滅亡,心灰意冷的崇禎帝留下了“文臣人人可殺”的遺言。可見東林黨人在救國、治國方面沒起到什麼好作用。

七夕很浪漫,但別像鐵骨錚錚的李香君那樣對情郎看走了眼

明朝的黨派_圖

東林黨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政治集團。明末政壇彼時已被閹黨搞得烏煙瘴氣,東林黨提出了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等進步口號,在當時政壇上無疑是一股清流。但本質上東林黨是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他們借諷議朝政、評論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為富商巨賈爭利之實。對農民群眾的利益極其漠視,還對徵款賑災行為極力阻撓。東林黨人不過是一群只會空談誤國,不懂實幹的文人儒將,不能挽救大明走向滅亡的悲劇命運,還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反作用。所以說,作為“小東林”的復社又能進步到哪裡去?不過是一群自詡為精英的上層知識分子們趁著大明的落日餘暉,進行的一場歡宴。

《桃花扇》裡的反派一號人物阮大鋮是閹黨成員。只因政治鬥爭閹黨失利,東林黨得志,所以成了過街老鼠。論實質,侯方域之流並不就比阮大鋮之流高級多少。

七夕很浪漫,但別像鐵骨錚錚的李香君那樣對情郎看走了眼

阮大鋮(1587~1646)字集之_圖

  • 夢想出仕清廷 怎奈運氣多蹇

清兵入關前後,晚明已在悽風苦雨中飄搖,復社成員也開始發生分化。幸而,這些人在吃吃喝喝之餘大部分都保持了氣節,以積極抵抗或消極不合作的態度與清廷抗爭。比如《桃花扇》中那個圓滑世故、左右逢源、趨炎附勢的楊龍友,恰恰是位“疾風知勁草”般的人物。楊龍友組織武力抵抗清兵,被俘後不屈而被殺害。後人評價他“須臾不忘故國,流離顛沛,抗拒清兵,至閤家膏斧鑕而不悔,可謂人傑也已。”顧炎武、方以智等在抗清失敗後堅守氣節,隱居山林,醉心於學術研究,做出了不朽成就。

復社中的另一類人在關鍵時刻不僅是掉鏈子,其表現簡直就是不堪入目,侯方域不幸名列其中。

七夕很浪漫,但別像鐵骨錚錚的李香君那樣對情郎看走了眼

李自成_圖

入清後侯方域積極參加科舉,想施展抱負才幹。在他看來,只要能用我,哪管是滿清還是大明。於是做了五篇煌煌大文,很是賣弄學問了一番。被時人所諷:“竟指秦淮作戰場,美人扇上寫興亡。兩朝應舉侯公子,忍對桃花說李香。”李香君也說:“今朝羞西江水也難洗!”可惜候公子運氣不好,連鄉試也沒通過。

沒考上沒關係,並不影響侯公子以一介布衣身份為清廷出謀劃策。明末中原地區除李自成外還有一支農民起義軍“榆園軍”,規模浩大,有十萬人之多。只是還沒等起義勝利,大明就滅亡了。於是這支起義軍轉為抗清組織,在明朝亡後四年發展到百萬人。

清順治二年,侯方城回到河南老家,積極為清朝鎮壓榆園軍進行謀劃。依照他的獻計,清官員張存仁精準地扒開荊隆口黃河大堤,以水代兵,將直隸、山東、河南許多地區夷為無人區,荼毒百萬生靈,一舉鎮壓了榆園軍核心力量。

不過這次侯公子依舊不走運,立下如此奇功卻因清廷諱忌提及扒開黃河,並未給他相應嘉獎。

他效忠清廷的願望再次落空,從而轉為“懺悔”,將書房起名“壯悔堂”。並且寫信給同是復社出身、降清的吳梅村,讓他不要為清廷出仕,以此顯示自己保持了氣節操守。其實是自己得不到的,也不希望別人得到。

七夕很浪漫,但別像鐵骨錚錚的李香君那樣對情郎看走了眼

李香君_圖

最後,三十六歲的侯方域在對國事的悲憤中,以及對李香君的思念中去世。“美人公子飄零盡,一樹桃花似往年。”

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中曾引用叔本華之說,指出了悲劇的三種形式,侯方域的悲劇屬於第二種,即“由於盲目的運命者”。他在人生關鍵時刻的選擇上,大是大非問題的辨別上,始終缺乏清醒的頭腦和認識。就像當年他並未想要拒絕阮大鋮送他的那筆梳籠李香君的妝奩費,倒是李香君義正言辭地拒絕了。所以,侯方域不過是位命運的盲從者。

《歷史堂》出品 文:劉櫻姝

參考文獻:《桃花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