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聽冷雨滴芭蕉 紅樓夢植物漫談之九

芭蕉是《紅樓夢》中常見植物,出現在瀟湘館(黛玉)、怡紅院(寶玉)和秋爽齋(探春)等三個主角的住所,可見芭蕉是作為重要物象的。

芭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琉球群島,中國秦嶺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栽培於庭園及農舍附近。植株高2.5-4米。入夏時節,芭蕉葉叢中抽出淡黃色的大型花,“扶疏似樹,質則非木,高舒垂蔭”,因其姿態優美,一直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經常描寫的對象,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繫,唐代詩人杜牧就留下“聽夜雨, 冷滴芭蕉,驚斷紅窗好夢”的詩句,讀來令人悽惻。

夜聽冷雨滴芭蕉 紅樓夢植物漫談之九

瀟湘館的典型植物是竹子、芭蕉和梨花。

紅樓夢第一回就寫到甄士隱正要細看那“通靈寶玉”時就出現了芭蕉:

士隱大叫一聲,定睛一看,只見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所夢之事便忘了對半。

不過,芭蕉反覆集中出現還是在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畢竟大觀園的全景的展示,是通過移步換景的細緻描寫實現的。

首先是在瀟湘館,在見過“千百竿翠竹掩映”之後,“從裡間房內又得一小門,出去則是後院,有大株梨花兼著芭蕉”,與蘅蕪苑多達20多種牽藤引蔓的植物不同,瀟湘館只有簡簡單單的三種植物:翠竹、梨樹和芭蕉。想來,芭蕉在古代文學中的意象,是與黛玉孤獨憂愁的性格深刻契合的。

賈政一行在接下來遊歷中出現了蕉園:(賈政)穿花度柳,撫石依泉,過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藥圃,入薔薇院,出芭蕉塢,盤旋曲折。芭蕉園在《紅樓夢》中出現一點也不怪,因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有過《種蕉》詩:晨興課童僕,移蕉至南林。

夜聽冷雨滴芭蕉 紅樓夢植物漫談之九

怡紅院的典型植物是海棠和芭蕉。

接下來便芭蕉出現在怡紅院中: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著數本芭蕉;那一邊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如果說瀟湘館出現了三種植物翠竹、芭蕉和梨樹的話,怡紅院則是兩種芭蕉和海棠。而且關於怡紅院最初的命名也是圍繞這兩種植物展開的。

寶玉道:“此處蕉棠兩植,其意暗蓄‘紅’‘綠’二字在內。若只說蕉,則棠無著落;若只說棠,蕉亦無著落。固有蕉無棠不可,有棠無蕉更不可。”賈政道:“依你如何?”寶玉道:“依我,題‘紅香綠玉’四字,方兩全其妙。”

當然,因為元春不喜歡“綠玉”,“紅香綠玉”後來改名為“怡紅快綠”。元春省親後正式改名為“怡紅院”。

《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在探春的住所秋爽齋出現了芭蕉,原文是這樣引出的:

這裡梧桐芭蕉盡有,或指梧桐芭蕉起個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稱‘蕉下客’罷。”眾人都道別致有趣。黛玉笑道:“你們快牽了他去,燉了脯子吃酒。”眾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雲‘蕉葉覆鹿’。他自稱‘蕉下客’,可不是一隻鹿了?快做了鹿脯來。”

這一節對話既反映出秋爽齋種植有芭蕉和梧桐兩種植物,也反映出彼時的黛玉,與大觀園的姊妹們是非常融洽的,她滿腹的才情為大家生活增色不少。 但黛玉滿腹才情、高潔的性格,並不為賈府所接受,也釀成了她婚姻的悲劇,這大概也是獨喜李商隱“留得殘荷聽雨聲”的黛玉,在其住所會植有芭蕉,大概是加重期其憂傷孤獨悲劇命運的描寫吧。

夜聽冷雨滴芭蕉 紅樓夢植物漫談之九

秋爽齋的典型植物是梧桐和芭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