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中國人的《聖經》,你不能不讀

《易經》是中國人的《聖經》,你不能不讀

《易經》是中國人的《聖經》,你不能不讀!

當你聽得有人問《易經》是什麼?你馬上會聯想到是陰陽是風水;也許會想到是占卜是算命;還會想到是太極是八卦……其實,這都沒錯,只是片面,你只是說出了《易經》的謀一方面。綜合起來,就是《易經》所蘊含的全部內容。

《易經》是我國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據說是由伏羲的言論加以總結與修改概括而來,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它設卦觀相,以符號代表自然界的現象,再借符號的組合與移動,描繪了自然界千變萬化的奧妙,由之展示了人世間的吉、兇、福、禍與因應之道。《易經》這本中華文化寶庫的聖書,真正看過的人不是很多,但真正看懂的就更沒幾個了。為什麼?因為看不懂。

在古代《易經》是帝王、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一本關於“卜筮”之書。“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因為《易經》就是中國人的《聖經》,我想大家都很想去讀,但又很難讀懂,它是一部“有字天書”。那麼,這部“有字天書”究竟告訴我們後人什麼秘密呢?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以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

孔子的一段話作了最好的詮釋。具體的解釋你可以自己去解讀,關於《易經》中的六十四個卦相你也可以在茶餘飯後慢慢細悟(網上也能搜到)。在這裡,我只是就我讀《易經》的方法,簡單歸納起來告訴大家,讓你在學習《易經》時如何掌握這個足以讓你事業成功、左右逢源、人生幸福的規律。

在讀《易經》的時候,人們一貫是從六十四個卦相的卦位變化去探究,這要求你要有很深的學問和對中國古代文化很好的理解。那我們是否可以換一種思維,從每個卦相的六爻的爻位變化橫向著手呢?

先看看《易經》包括些什麼?它包括《經》和《傳》兩大部分:

一、《經》分為《上經》和《下經》。《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這八卦重疊演變而來的。每一卦由卦名、卦畫、卦辭、爻辭組成。爻的名稱叫做爻題,爻題組成了爻辭,共64×6=384爻題。對應也有384條爻辭,其中乾坤兩卦的“用九”、“用六”不是說明爻的,故不算爻辭。

爻辭就是說明六十四卦中各爻要義和判斷吉凶的文辭,如坤卦第一爻(初六)的文辭:“履霜,堅冰至”。就是一條爻辭。

爻題就是說明爻在卦中的位置和陰陽性質的。如坤卦中的“初六”、“六二”等都是爻題,其中“初”表示爻的位置是六爻中的第一爻,其位置在六個爻的最下方。

每個卦相都有六爻,爻又分為陽爻和陰爻。陽性稱為“九”,陰性稱為“六”。從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個卦畫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二、《傳》一共七種十篇,分別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繫辭》上下篇、《說卦》、《雜卦》和《序卦》。

如果說六十四卦相是“經”,那各卦相的六爻爻位就是“緯”,這一經一緯將你想知道的成功之道講得清清楚楚,淋漓盡致。

以《易經》的第一卦“乾”卦為例:六爻為潛龍、見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這標誌著事物發生、發展、繁榮、高峰、衰落、重生的過程,不正是我們一生的六個階段嗎?“潛龍勿用”就是我們在年輕的時候要好好學習,先完善自我;“見龍在田”就是接下來我們要廣結人脈,德才兼修;“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就是我們要每天勤奮不休,還要謹言慎行,懂得反省;“或躍在淵”就是我們在取得一點成績後不要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要再接再厲;“飛龍在天”就是要學會抓住機遇,取得更好的成績;“亢龍有悔”就是在我們取得成功以後要知道該怎麼做,要知道戒驕戒躁。如此一來,我們豈不是找到了最簡單、最便捷的讀懂《易經》的方法了。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不管你處在人生的那個階段,遇到什麼難題。只要去《易經》六十四個卦相相對應的爻位裡面去找,就一定能找到你要找的答案,為你的人生導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