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後,誰逼死了公子扶蘇,2009年出現的一份竹簡提示了答案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外出巡遊,公子胡亥隨行,等到達平原津的時候,秦始皇得了重病,怕自己會死在路上,就給公子扶蘇寫了一封信,並蓋上御印,上面說如果自己死在外面,就讓他和蒙恬一起回到咸陽主持葬禮,他要埋在咸陽。這封信寫好後,並沒有馬上發出去,而是由趙高管理著,第二年秦始皇在沙丘平原上去世了,丞相李斯怕地方上會造反,就秘不發喪。

但同時李斯,趙高,胡亥秘密的拆開了秦始皇的那封信,他們決定把這封信毀了,謊稱秦始皇死前告訴李斯,要立胡亥為新皇帝。同時他們還給公子扶蘇寫了一封假信。列舉了扶蘇和蒙恬的多項罪狀,要求他們自殺。

秦始皇死後,誰逼死了公子扶蘇,2009年出現的一份竹簡提示了答案

扶蘇接到使者通知時,內心萬分痛苦,準備自殺時,蒙恬上前勸阻並對他說:您是皇帝親立的太子,多年來一直對您悉心培養,怎麼可能說殺就殺,再說僅僅憑一道命令加上一個使者,誰知道這是真是假?扶蘇說:父親怎麼會隨便就讓親生兒子死?父親要兒子死,兒子有什麼理由拒絕呢?如果拒絕就是不孝!

蒙恬又說:公子想想,我們目前有三十萬軍隊,以您在軍中的才能和平常的品行,士兵都愛戴並且效忠於您,換句話說,不管這道命令真假,只要我們出兵,必定是上下一心,一呼百應。倒時候大事必然可成。為了活命,我們不妨冒一次險。大不了就是失敗而死。

秦始皇死後,誰逼死了公子扶蘇,2009年出現的一份竹簡提示了答案

也許是因為古人忠君愛國思想的禁錮。扶蘇堅決不同意造反,隨好進入內室自殺而亡,蒙恬氣憤當中,質問使者:逼死太子,你們不知罪嗎?哪知道這使者是趙高的親信,根本不理這套,迅速命人拿下蒙恬,控制了軍隊指揮權。這就是歷史上的沙丘政變。

關於扶蘇自殺,人們一直在議論著自殺的原因,但大致有以下幾個:

第一。忠君愛國思想做怪。扶蘇天性仁厚,不像秦始皇般殘暴,但對父親絕對忠誠,所以得到了父親要他死的命令,是絕不肯遲疑的。畢竟他不想落下逆子的名聲。

第二。30萬大軍南下造反,事情可能會成功,但北部邊境就空了,匈奴會趁機進犯,從此國家可能更麻煩,就算扶蘇得了皇位,恐怕也是不得消停。這是扶蘇不想看到的。

第三。蒙恬說三十萬大軍,可以一呼百應,但問題在於,對於秦朝來講,軍隊的主力還在中央手中,真要打起來,30萬人未必是中央軍隊的對手。

第四。秦朝邊境上駐紮的軍隊,人雖然在邊境上,但家屬未必在身邊,秦朝有著最嚴苛的法律,連坐法,誅連法,哪項法律都讓人做事前考慮下,也就是說,如果30萬人造反,自己死也不說,他們的家屬肯定是要死的。緊管公子扶蘇和蒙恬是不錯的指揮者,但家人的安危更重要。

秦始皇死後,誰逼死了公子扶蘇,2009年出現的一份竹簡提示了答案

時光一晃過去了兩千年,2009年時,北京大學歷史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文物捐贈,其中就得到了西漢時期的竹簡,經過整理後發現上面記載著,秦始皇死前與李斯的對話,據考證這本書的出現時代是西漢初期,比司馬遷的史記要早。其實有一段文字就講:秦始皇死前親自告訴旁邊的丞相李斯,他要立公子胡亥為接班人。除此外,竹簡中再沒有其它相關記載,那麼問題來了,讓扶蘇自殺的命令又是誰發的。

發出此命令的應該是扶蘇的弟弟胡亥,既然哥哥已經沒有做皇帝的可能,那麼哥哥和所有的兄弟,就成了自己將來的大麻煩,留著怕他們奪位,早殺晚殺都要殺掉,不如現在就讓他死掉。最主要的哥哥在北邊軍中,手握三十萬軍隊,如果造反麻煩可大了。

他知道哥哥扶蘇是個什麼性格,宅心仁厚,尤其對父親忠誠。父親的話他是一定聽的。所以他偽造了父親的旨意要求扶蘇自殺,而從扶蘇的心理上對這一點是不懷疑的。

秦始皇死後,誰逼死了公子扶蘇,2009年出現的一份竹簡提示了答案

關於說李斯與胡亥合謀,這一點並不可信,李斯是丞相,他一生最希望看到的是秦國強大,好實現自己內心的所有治國理想。對於扶蘇和胡亥,很清楚的一點,如果扶蘇當了國君一定是個明君,有助於自己施政。他怎麼會非要殺掉扶蘇。再說他殺了扶蘇,以趙高和胡亥的為人,他自己肯定也危險,不可能這一點他不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