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前7個月狹義乘用車銷量僅增長2.7%

2018年8月8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了有關於7月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1-7月,全國狹義乘用車累計銷量1253.9萬輛,同比增長2.7%。7月乘用車銷售156.7萬萬輛,同比下滑5.5%,同時環比下滑7.1 %。其中轎車銷量81.0萬輛,同比下降3.8%;SUV銷量64.0萬輛,同比下降6.9%;MPV銷量11.8萬輛,同比下降8.3%。

乘聯會:前7個月狹義乘用車銷量僅增長2.7%

1-7月乘用車銷量12,538,946萬輛 7月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5.5%

1-7月,狹義乘用車銷量12,538,946萬輛,同比下滑5.5%。其中轎車銷量6,236,869萬輛,同比下滑3.8%。MPV銷量973,903萬輛,同比下滑8.3%。SUV銷量5,328,174萬輛,同比下滑6.9%。

7月乘用車銷售156.7萬萬輛,同比下滑5.5%,同時環比下滑7.1 %。在宣佈下調整車關稅到15%後,前期消費觀望氣氛較濃,7月中下旬降稅效果緩慢體現,7月國產豪華車零售同比增3.0%,強於主流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6.0%的增速。

"像今年這樣嚴峻的市場局勢是少有的,而7月零售增長不強的主要原因比較複雜。"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天氣炎熱導致消費者看車熱情下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也影響了消費者的信心。其次是樓市因素的影響,由於中西部的樓市價格與銷量持續同步增長,分流了居民財富投入。目前投資擠壓消費是非常嚴峻的特徵。"

7月狹義乘用車生產168.8萬臺,環比6月下降11.0%,其中7月進口零部件關稅調整的降成本利好,推動豪華車生產環比6月增長8.7%的表現突出。

7月廠家批發銷量157.3萬臺,同比下降5.3%,相對6月的2.8%下降較大。1-7月廠家批發同比增速4.3%的總體表現仍較穩。

7月廠家庫存增加10萬臺,渠道庫存下降4.9萬臺,行業庫存調整逐步展開,由此加大了企業的批發分化表現,部分銷量偏低廠家是主動調整的結果。

7月新能源廣義乘用車批發銷量7.4萬臺,同比增長81.9%,其中插電混動的佔比達到32%,較17年7月佔比提升8個百分點,結構改善表現較好,尤其是新勢力造車企業嶄露鋒芒,實現新能源車的高質量增長。

乘聯會:前7個月狹義乘用車銷量僅增長2.7%

A0級電動SUV日益壯大

可以看出,18年的SUV市場增長放緩趨勢明顯,對自主品牌發展的拉動效果減弱。經過多年的SUV高速發展,主力品牌企業的SUV佈局基本完成,且產品線更新調整也逐步到位,對消費的拉動效果減弱。

"SUV車型的高增長態勢幾乎已經不復存在了。"崔東樹表示,"今年是歷經近10年的SUV化趨勢的結構性高點期,部分SUV細分市場增長乏力,調整慢的中小企業將很難適應激烈競爭的變化。"

總結原因,崔東樹認為主要還是在於,隨著A級轎車的中低端產品的性價比持續提升,SUV對轎車市場的分流和升級效果減弱。尤其是春節後的中西部車市增長的拉動效果減弱,自主SUV的增長受到中西部車市增速放緩的影響。導致SUV的增速逐步趨同於傳統轎車。

但這並不是說SUV從此失去了它自身的競爭力,"隨著新能源車市場逐步培育,小型純電動SUV市場具備較快發展的潛力,對SUV市場的增長也會帶來一定結構性拉動。"崔東樹說。

由於自主品牌在SUV市場的持續產品佈局,小型SUV的燃油車的產品基礎好,成本和品質均達到較好水平。而定位於年輕人首次購車和城市短途出行的小型SUV的外觀時尚,操控維護簡便,電子科技配置好,無限行困擾,相對於微型電動車,小型電動SUV有希望讓更多人城市消費者接受。

而奇瑞、北汽、長安、廣汽、比亞迪、吉利等自主品牌主力廠家推出的很好的小型電動SUV,消費選擇多元化帶來產品的充分競爭,進一步提升消費滿意度。隨著消費者對代步出行的需求的提升,小型SUV的價格稍高於A00級轎車,新車優勢仍較明顯,未來形成階段性的突破機遇,對新能源車發展將有更大的潛力。

乘聯會:前7個月狹義乘用車銷量僅增長2.7%

7月自主品牌車企僅吉利一家入圍前十名

分企業來看,狹義乘用車在7月份銷量前十名的生產商中,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穩坐前三甲,吉利汽車以11.78萬輛位居第四,五菱以9萬輛位居第五。四家日系企業東風日產、一汽豐田、廣汽本田、東風本田承包六到九位。

"7月主流合資品牌的德系和日系依託轎車優勢實現增長,部分美系品牌調整幅度較大,這也有品牌佈局和消費者認可的因素影響。崔東樹說,"自主品牌微客市場批發增速23.3%,實現依託電動車的恢復增長,也體現微客轉MPV的格局趨於穩定。"

崔東樹認為,減免稅促進消費是很好措施,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增長-5.5%,國內私人消費仍有較大壓力。以改善消費拉動內需是穩經濟的重要舉措,前期的小排量車購稅優惠是促進居民消費的重要政策調節措施。

隨著城鎮居民購車成為車輛購置稅的主體,改善消費環境也是車購稅的重要責任。從促進乘用車更新升級看,車輛購置稅資金的使用最好加大城市道路的投入,改善城市道路設施,,推進減稅促進居民購車消費,應體現稅種與時俱進,實現車購稅促進消費特徵性,助力乘用車環保升級、促進居民消費。

上半年新能源車進出口是亮點

總結今年上半年汽車市場的表現,崔東樹認為還是較為不錯的,其核心動力是乘用車的春節因素的拉動和卡車市場的環保更新需求, 加之新能源車的上半年較快增長,因而還較為可觀。

據數據顯示,2018年1-6月份,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72萬臺,同比增速達到32%。其中中國銷量達 到35萬臺,同比增長60%。中國新能源乘用車18年1-6月的世界份額達到50%。新能源汽車進出又對車市實現高質量增長的拉動有一定貢獻。

對於8月份車市的展望,崔東樹也表達了他的看法,他表示,今年8月有23個工作日,是全年生產時間最長,但產量較低的月份。未來幾個月的需求增速能否企穩回升仍難判斷。儘管如此崔東樹還是保持了一個較為樂觀的態度。8月是部分廠家集中休假時間,這有利於調節偏高的庫存壓力。由於近期財政政策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將發揮更大作用,加之去槓桿工作的力度和節奏更有效,車市增長的機會仍不必太悲觀。(汽車商報-軒彬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