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怎麼看微信,微信又是怎麼看外人的?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身處移動互聯網時代,走到哪都可以通過一部手機實現社交媒體等服務。開篇之前,我們將標題中的”外人“概括為:互聯網產品的業內競爭對手、跨界玩家、旁敲側擊的媒體(自媒體)和受以上三者影響的用戶。

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網絡也相應地進入移動社交。毫無疑問,微信是國內移動社交領域的霸主。微信從移動互聯網時代而來,逐漸延伸出移動支付功能、佔據用戶時間的諮詢和諮詢廣告的變現、能夠讓用戶產生直接消費的其他入口等。

外人怎麼看微信,微信又是怎麼看外人的?

今年第一季度,微信全球月活用戶突破10.4億,是國內月活率先突破10億大關的應用。從心理依賴層面上講,由於其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它已經是廣大用戶的生活必需品。能夠定義為生活必需品的產品都有廣闊的市場和盈利空間。

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成為最活躍的網絡入口。其巨大的變現潛能讓身居移動互聯網的每一企業分子都垂涎三尺。

支付寶以支付起家,後來才有了個人社交功能,但沒能在騰訊的強勢城牆下使其社交變成日常普遍。無奈之下,阿里在其社交路上孵化了自家的企業社交平臺”釘釘“和重金收購新浪微博等一系列動作。

釘釘目前的發展勢頭比較迅猛,據統計,目前釘釘已拿下700萬企業用戶。雖然700萬和10億有很大的差距,但企業用戶的存量本來就少,對於企業社交服務平臺來說這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外人怎麼看微信,微信又是怎麼看外人的?

微博方面,隨著阿里重金入股新浪微博,現在“微博”二字已是新糧微博的專屬。從新浪微博發佈的今年第一季度財報看,新浪微博目前月活用戶突破4億,算是為數不多的超級APP。

以往,在互聯網信息獲取方式上,搜索是主要的手段。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目前已形成搜索+分發相結合的模式。在國內,新浪微博是最早開始信息流分發的平臺,後來才有了頭條等資訊流平臺。

其實,在國內移動社交領域除了騰訊QQ順勢而為外,還有一家公司起了個大早卻連晚集也還沒趕上。小米公司成立於2010年4月,同年8月MIUI內測版面世,同年12月米聊安卓內測版正式發佈。

2011年8月小米手機1代問世,從此,硬件、MIUI、電商......逐步走上正軌,以至於小米技多壓身而無暇於米聊,也可以說是在騰訊的強勢下,米聊夭折了,就連現在看來迂迴的必要都沒有了,只剩下雷軍後來提到米聊成了微信的模仿對象。

外人怎麼看微信,微信又是怎麼看外人的?

微信的城牆已固,微信真的沒有對手嗎?隨著技術和市場的發展,每種服務、每個產品都會產生新的變化。與其正面交鋒,不如尋找新機另闢蹊徑。移動社交除了成為各大超級APP的附加功能標籤外,社交新勢力也層出不斷。

早已進入阿里陣營的陌陌在陌生人圈子裡玩出了一定花樣,但陌陌畢竟是陌與陌,CP的衝動往往換來CD的結局。

而讓騰訊真正感到不一樣的是所謂的新型社交。今年3月7日,馬化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我們也在積極地探索一些新型社交。目前看來,何止是探索!

在短視頻這種新型社交領域,騰訊投了快手才有了今天直接的快手,騰訊系短視頻成了今日頭條視頻矩陣,尤其是抖音的最強對手,因此才有了今天間接的抖音。

”頭騰大戰“。。。。。。

7月16日,抖音官方正式宣佈,其全球月活躍用戶數突破5億,而且保持著很強的增長趨勢,在社交功能上也逐步得以強化。近日又傳來消息:阿里將投資分拆後的抖音。這種投資不是簡單的入股,而是更高層面的戰略投資。

外人怎麼看微信,微信又是怎麼看外人的?

整個的移動社交領域逐漸成為阿里和騰訊的商業生態佈局。”二馬“社交之爭無時無刻不牽動著媒體的報道,有平鋪直述的、有誇張修飾的。總之,從商業競爭中嗅到了虎視眈眈的味道。

在互聯網商業領域,同行競爭是最自然的邏輯。業內競爭是催化劑,當行業發展的一定的成熟期,很難存在誰和誰的合作就是對第三方的“拜拜了”。

最近,由於政策倡導無現金和現金並存的消費觀,微信“801收費”新政讓一些媒體抓住了可以說“拜拜”的熱點。但是,無論媒體如何旁敲側擊,微信的社交功能總是無法在短期內被拜拜的。

外人怎麼看微信,微信又是怎麼看外人的?

華為碰一碰閃付

由於華為一直看重移動支付領域,前有和銀聯的合作,又剛剛推出了“碰一碰”閃付功能,加之再和支付寶的合作讓媒體發出了“拜拜了微信”的說法。殊不知,華為在移動支付上又緊接著對微信放開了口子,開放微信屏下指紋支付功能。

外人怎麼看微信,微信又是怎麼看外人的?

在互聯網商業領域,競爭是常態。因此,危機感和未雨綢繆成為行業霸主的生存法則。業內存在已久的競爭對手(比如阿里對騰訊)、不斷湧入的新勢力(抖音新型社交平臺)、跨界玩家(華為的移動支付)、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的“生存法則”等等,這些讓微信不得不草木皆兵。

在自然界,“虎視眈眈”和“草木皆兵”即是兩種生存法則,又是一種誰都離不開誰的共生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