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說二戰蘇聯沒人幫就打不贏德國?蘇聯真的沒能力單挑德國嗎?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作為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硝煙散去70多年的二戰仍然是經久不衰的話題,而作為二戰中規模最大和最慘烈的戰場,蘇德戰場一直是二戰的重頭戲,蘇聯和德國也是二戰中無可爭議的主角!

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閃擊蘇聯,到1945年4月30日蘇聯攻陷柏林,蘇德雙方完成了戰爭史上最驚心動魄的反轉。很多人說蘇聯的成功,得益於美英等西方盟軍的援助,憑藉蘇聯的能力,根本難以單挑德國。

此說法有一點道理,但是靜夜史認為:

盟軍對蘇聯的援助應該分兩個階段來看,即前期雪中送炭,後期錦上添花。

為什麼這麼說呢?

1、前期,蘇聯一敗塗地

蘇德戰爭前期,蘇聯用一個字概況,那就是“慘”!

1941年6月22日,德國及僕從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軍隊共550萬人突破蘇德邊境,閃擊蘇聯。蘇聯軍隊猝不及防,開戰初期一片混亂。

不到4個月,蘇聯損失軍隊超過300萬,其中超過70萬人被俘,飛機損失了96%,火炮坦克等損失不計其數。到莫斯科會戰前夕,蘇聯損失國土面積超過150萬平方公里,人口損失超過蘇聯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對於這個人數過億,國土面積過200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來說,看起來形勢並沒有那麼糟糕,但是對於斯大林而言,此時的蘇聯已經到了亡國滅種的時刻!這是因為:

首先,蘇德戰爭前,蘇聯進行了殘酷的大清洗,大量優秀的將領被清洗,後繼的將領素質堪憂。很多團級指揮官甚至只有初中學歷,這樣的軍隊,在現代面前,被虐是一定的!

其次,一直以來蘇聯都將重工業等基礎工業佈置在西部的東歐平原上。為了增加戰略縱深,1939年8月23日,蘇德簽訂《蘇德互不侵犯協定》,隨後在9月17日出兵波蘭東部,和德國瓜分波蘭,與德國成為鄰國。

瓜分波蘭是希特勒的陰謀,目的是為了讓蘇聯將軍事力量等佈置在邊境,也就是閃擊戰的射程之內,一旦開戰立刻就可以消滅。事實上蘇聯也正是如此,蘇德媾和前,蘇聯在國土西部修建了“斯大林防線”。瓜分波蘭後,斯大林在西部修建了巴普洛夫防線,由於斯大林防線作用降低,蘇聯竟拆了很多斯大林防線材料構築巴普洛夫防線,結果就是在德國的閃擊下,兩個防線都掉了鏈子。

由於工業基礎都在西部,所以丟掉這裡,就意味著幾乎要了蘇聯的命!西伯利亞面積是大,但是幾乎都是地廣人稀的冰原,這樣的地方就是打游擊戰都費勁。

最後,因為連續的失敗,蘇軍士氣低落,特別是大批蘇軍投降,境內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和烏克蘭已經掀起了規模宏大的反抗蘇聯運動。

在這樣的條件下,西方盟國的支持絕對是雪中送炭。莫斯科戰役前,蘇聯主要接受的援助來自英國,德軍在列寧格勒前線看到大量的英制坦克。而莫斯科戰役勝利後,美國通過《租借法案》對蘇聯進行大量援助,包括:

炸藥:132237噸,

鋼材:2589766噸,

鋁:26110噸,

石油:2622357噸,

化學品:631017噸,等等

另外還有:

魚雷艇:200艘,

小型獵潛艇:60艘,

AM掃雷艦和UMS掃雷艇美:77艘,

登陸艦:43艘,

“塔科馬”級護衛艦:28艘,

雷達:1196部,

聲吶:329部,

卡車和吉普車:420000輛,

拖拉機:8700多輛,

機車:1981輛,

機床:350000臺,

防空火炮8218門,

反坦克炮5800門,

槍彈:4.7億多發等等。

這些物資在慘烈的蘇德戰爭可能還不夠一場大型會戰的需要,但是它帶來的政治意義是重大的,最關鍵的是,它在蘇聯即將亡國時及時趕到,是蘇聯能夠堅持下來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後期,蘇聯轉入反攻

很多人說,沒有美英的軍援,蘇聯必然亡國。這種論調在二戰後一度非常流行,但是有失偏頗。

因為美國的援助,固然幫助蘇聯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刻,但是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蘇聯沒有撐過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蘇聯就一定會亡國嗎?

未必!

因為對於蘇德雙方而言,蘇德戰爭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結果,那就是德國必敗,蘇聯必勝!為什麼這麼說呢?靜夜史認為雙方面對的內外因素髮揮了重大的作用。

德國一方:日耳曼戰車不能停止。

德國法西斯自1929年經濟危機後上臺,帶著解決經濟危機的使命,德國選擇了發動戰爭。依靠戰爭帶來的巨大收益,特別是通過掠奪大量的資源和市場,德國經濟形勢一度好轉。但是,收穫越大,資本家的胃口就越大,為了滿足這個需求,德國就需要不斷將戰爭規模擴大。打下西歐後打蘇聯,稱霸歐洲後佔領全世界!

由於將德國的發展全部寄託在戰爭身上,且法西斯需要通過戰爭凝聚人心,獲得執政權,因此德國全國陷入狂熱,即使戰敗了也要打!

打下蘇聯不是不可能,但是如果打下蘇聯西部地區,斯大林堅持不投降,或者蘇聯國內出現動盪,推翻斯大林,那麼新興的政權也不投降,那德國就只能不斷打下去。打到烏拉爾山、西西伯利亞甚至到達勘察加。

而西伯利亞地區地廣人稀,征服這裡不僅不會帶來海量收益,還將因為得不償失徹底拖垮德國法西斯!

而一旦德國因為戰線拉長導致後勤捉襟見肘,等待德國的就只有失敗!換句話說,蘇聯廣袤的國土,就是拖,也把德國拖死了!

蘇聯一方:投降意味著徹底的失敗,所以蘇聯會頑抗到底

蘇聯在蘇德戰爭前期,超過70萬人被俘,開戰初期可謂一潰千里,極其狼狽。但是斯大林堅決不投降,堅守莫斯科直到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到來!
之所以如此決絕,除了斯大林本身的堅強意志之外,更重要的是此時的蘇聯已經無路可退。

一方面,莫斯科身後就是大平原,如果這裡守不住,整個歐洲部分將會被希特勒佔據,這對於蘇聯而言絕對是巨大災難;

另一方面,依靠獨裁手段統治蘇聯的斯大林,已經形成了了個人崇拜的氛圍,一旦失敗,意味著光環的失去,也就意味著斯大林的徹底失敗,那麼不僅斯大林不僅可能被失蹤,更有可能導致蘇聯不可挽回的失敗!

所以蘇聯堅決抵抗,終於穩住了陣腳,開始部署反擊。

日本一方:日本隊友心不在焉

相比於德國的玩命,隊友日本顯得心不在焉,這是因為日本已經決定南下挑戰美國了。

相比於日本而言,和德國夾擊蘇聯固然容易取勝,但是緊缺的石油遠在千里之外的中亞里海地區,對於海洋強國日本而言這絕對划不來,而且勢必要和德國發生衝突,相比之下南洋的油田更有吸引力。

所以日本在蘇德鏖戰時,偷襲了珍珠港。

因為日本下了南下的決心,所以蘇聯遠東地區的威脅驟然減小,加上《蘇日中立條約》的紙面文章,蘇聯得以抽調大量遠東軍隊加入西線戰場,保證了戰爭的最後勝利!

所以,西方的援助幫助蘇聯挺過了最危險的時期,但是卻不是蘇聯取勝的根本因素!決定蘇聯打贏這場戰場的,還是蘇聯自己!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這個蘇聯單挑德國,是不是指蘇聯對抗已經佔領了大半個歐洲大陸的德國?已經集結了整個歐洲戰爭資源的德國?那我們就拿這個龐大的德國來假設一下吧。

當然,我們要明白,希特勒也是佔領了這麼多國家才有膽子進攻蘇聯,一次次的勝利會讓他最終鋌而走險。

如果沒有美國等國的物資支持,那蘇聯大不了把節奏放慢一些,因為蘇聯的體制很適合在戰爭時期的運轉,集中一切資源為戰爭所用,因為有西方的支持,坦克飛機大炮源源不斷地從美國運來,彌補了蘇聯生產的不足,所以蘇聯紅軍在那幾年大舉反攻,不惜一切代價的反攻,猛打猛衝,連給德國人喘氣的機會有沒有。

如果沒有這些援助,那蘇聯依然可以在後方生產飛機大炮坦克等等,只是速度會慢下來很多,那就搞積極防禦,蘇聯也不會再製定那麼多超出自身能力的戰役目標計劃,也不會像1942.1943年那樣頻繁發起大規模的傷亡慘重的反擊戰,蘇聯只要守著龐大的戰略縱深,後方的生產力源源不斷地生產,德國人也只能在乾瞪眼中被拖死。

對於蘇聯來說,沒有其他國家的幫忙,那就打持久戰,和中國打日本鬼子一樣,斯大林到後方搞個陪都,指揮全國抗戰,德國再牛,畢竟體量就那麼多,它的閃電戰、立體打擊、大兵團進攻等戰術優勢也就蕩然無存了。

只要拖上個若干年,德國就能被拖死,而蘇軍也將會一步一步地推進到巴黎,因為它有足夠的人力和資源,德國沒有。

其實,德國人如果沒有意大利和日本這2個豬隊友,興許二戰時候的境況會好很多,這樣,德國就不至於在巴爾幹和北非分出大量軍隊去幫意大利,也不會給美國找到對德國開戰的理由,至少,這樣希特勒能嘚瑟個好多年,雖然最後還是完蛋,當然,這些都是假設罷了。


雲中史記


可以說蘇聯沒有美國的援助,根本無法戰勝德國。沒有美國糧食,蘇聯人早就餓死了。二戰美國不知支援多少糧食和軍用物資,飛機,坦克,大炮不知其數。是美國養肥了蘇聯。戰後蘇聯不思報思,反以美國人為敵,這就是俄羅斯人的本性。想必美國人也為此事後悔。


踏浪167047372


首先得弄明白什麼是“單挑”。


按有些人的意思,好像只要蘇聯沒人幫,蘇德兩國就是“單挑”了,是嗎?

好,那請問,德國帶著意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西班牙、維希法國一塊上去圍毆蘇聯,是單挑嗎?

親德的土耳其、伊朗在南方牽制蘇軍,德國的盟友日本在遠東牽制蘇軍,這是單挑嗎?

看看1941年12月蘇聯最危機的時候有多少兵員和裝備駐紮在遠東和南部。蘇聯遠東軍從41年底到45年兵員就沒有低於過100萬。

再看看德國從他的盟國那裡拿到了多少東西。(僅以1942年為例)


再看看從中立國那裡拿了多少東西。

看看這可怕的佔比。蘇聯從美英那兒拿了哪些東西像德國這樣佔比如此巨大?

關於蘇聯接收的美英援助,我之前寫過一個回答,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在我主頁上找一下,我這裡就不再重複了。



一個理智的德棍是一定不會說出“要是我德國單挑xx如何如何”的話的,因為他明白,要是真“單挑”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真單挑,就是蘇聯把自己的外援扔了,德國把德國的外援扔了,這叫單挑。

結果倒好,帶著七八個盟國上去群毆,中東和遠東的夥伴幫忙牽制著上百萬蘇軍,從匈牙利拿鋁,從芬蘭拿銅,從瑞典拿鐵,從羅馬尼亞拿油,從西班牙、葡萄牙、瑞士拿工業設備和武器彈藥,能拿的都拿一圈了。然後衝著對面喊:蘇聯,你快把美援放下,這樣我們就是單挑啦!

不要臉……


七班的歷史課代表


很多人覺得,戰爭初期蘇軍一觸即潰,就覺得蘇聯實力不足,打不過德國。事實上,這是嚴重錯誤的,蘇聯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沒到時間。



德軍二戰中引以為傲的就是閃電戰,裝甲兵快速度突進,三個星期蘇聯就退了500多公里。很多人認為,這蘇聯不行。很多人都看到英美對蘇聯進行軍事援助,就覺得沒了這些援助,蘇聯就打不過德國。

美國給蘇聯送去了炸藥、鋼鐵、鋁等必需品,但絕大多數援助都是莫斯科保衛戰結束後才到的。蘇聯岌岌可危的時候,英美送來了援助。看起來救了蘇聯,實際上,沒了這些物資,蘇聯頂多也就讓德國人再突進一些。



蘇聯雄厚的實力

很多人都只看到蘇聯拿到了援助、冬天凍傻了德軍,覺得蘇聯的勝利,都是運氣。實際上,蘇聯的實力是十分雄厚的。戰爭初期的節節敗退,是因為沒有準備好等其他原因。等蘇聯敗退一段時間後,緩過神來了,就開始反攻了。


蘇聯的工業水平在當時也是十分強大的,蘇聯經過兩個五年計劃之後,軍工已經很先進了。1940年,蘇聯坦克年產量是2000輛,飛機年產量5000架,蘇軍也配備了2萬多坦克,1萬4千架飛機。即便戰爭初期蘇軍空軍被嚴重打擊,蘇聯工業被摧毀一部分,但是蘇聯扔能每年拿出來1200輛坦克和1800架飛機。

德國攻佔法國後,雖說贏得了更多的工業水平,但是依舊無法與蘇聯相比。蘇聯在二戰中僅僅T34坦克就出產了65000輛,而德軍的虎式只生產了1800輛,德軍所有坦克加一起也就3萬輛。這水平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德國飛機年產量,最多兩萬架,美國一年能生產10萬架,而蘇聯的生產量也超過了四萬架。1944年,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幾乎全軍覆沒,就是倒在蘇聯的鋼鐵洪流中了,坦克多,飛機更多,投入戰鬥的飛機達到了7000架,德軍只有幾十架。


這種生產速度和能力,就不是援助不援助的問題了。援助那點東西也就解解渴,還是蘇聯自身實力雄厚。蘇聯不光工業強大,蘇聯的戰爭動員能力同樣出眾,別的沒有,有人,隨隨便便上百萬人的隊伍就拉出來了,拉出來就上戰場。

再說單挑的這個問題,蘇聯的確就是單挑德軍,而德軍卻實實在在的領了一大幫小弟一起進攻蘇聯,帶著一堆僕從國家。

戰線過長

德國為什麼帶著一堆偽軍打仗?原因就是人不夠了。在佔領區招兵買馬,從本土調集部隊根本來不及。德軍的閃電戰突進速度是快,但是,閃電戰結束之後發現個問題,後勤什麼的都在後面呢,根本跟不上來。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最後連個飛機都沒有了。

二戰後期,即便盟軍不在諾曼底登陸,即便德軍將主力部署在東線,蘇聯同樣可以擊敗德軍,靠的就是自身的實力。


御史三大人


戰後,德國軍事歷史作家卡雷爾(東線權威之一)曾經有過這樣的評論,縱觀壯觀激烈東線,分析德軍在42、43年失敗主要戰役的過程,可以清晰的看到,造成最終失敗勝負天平傾斜的往往是缺少最後一股力量,有時一個營、有時一個師、有時幾個師,他把這種情況歸結為缺少最後一個“營”。但就是缺少這最後一個營,導致戰役整體失敗並造成嚴重後果。

個人認為,正是美英的牽制,使德軍經常缺乏這最後一個“營”。(個人觀點,望指正)


探測衛星A


沒有外援蘇聯打不贏德國,這個論調是拾人牙慧,二戰後西方有些輿論就是這樣認為的。西方有的媒體並不瞭解蘇聯而信口開河,更多的是出於反蘇反G的需要,極力貶損蘇聯衛國戰爭的歷史意義。

當然盟國的軍援功不可沒,這一點不容否認,冷戰期間,蘇聯陣營隻字不提西方的援助,也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盟國的援助使蘇軍的通訊,運輸等方面得到了質的提升,使蘇軍在後來的大反攻和橫掃東歐時,表現出強悍的戰力較高的機動性。

那麼沒有西方的援助,蘇聯是否能戰勝納粹?回答是肯定的。蘇聯完全可以憑自己的力量贏得戰爭,只是要延緩戰爭進程,要付出更多的犧牲。蘇聯之所以憑一己之力贏得勝利,主要還是它的綜合國力,尤其是具有完備的軍工體系。到1940年,接近完成第三個五年計劃的蘇聯,已經是世界第二歐洲第一的工業強國了。1941年德國的成功突襲,只是佔領了蘇聯部分國土,卻沒有摧毀其大國重器之源-軍工聯合體;在莫斯科遙遠的東方,俄國烏拉爾成為戰時軍工生產基地,試想一下,當一個國家能夠源源不斷的生產出飛機大炮坦克,不正是一個民族圖存救亡的利器孵化器嗎?

而西方的援助,更使蘇聯如虎添翼,俄國人向柏林挺進的步伐更快了。


掌上三言兩語


本來就是鬥獸場的玩法,所以辯論也不太可能說出結果。從國土面積和資源角度,說德國和蘇聯單打獨頭能贏的,是默認德國可以好整以暇地整理中歐西歐被佔領土,並從中攫取維持戰爭所需的資源…但不是說好單挑麼?如果德國可以攫取整個歐洲的資源,那麼就應該允許蘇聯接收美國和英國的有限援助。說白了如果沒有日本的牽制,蘇聯早早將東部的兵力向歐洲戰線調動,德國人會承受更為巨大的壓力。這也就是為什麼佐爾格的重要性如此之大。

當然,蘇聯的軍事工業體系也有自己的巨大問題,甚至可以說蘇聯在戰前建立的工業體系有些致命弱點,例如汽車。如果沒有美方提供足夠的車輛和油料,蘇聯很難在1943年後建立起足以橫掃歐洲的後勤保障體系,這跟蘇聯國內作戰中主要依賴鐵路的情況不同。當年第聶伯河戰役前,蘇聯就發現後勤保障體系調動不靈,各種裝備被堵在運輸途中。如果沒有美援卡車,估計蘇聯人的機械化突擊速度和後勁會大打折扣。

當然德國人即便有歐寶這些企業,但面對蘇聯糟糕甚至惡劣的基礎建設水平,讓德國人極為鬱悶。例如很多德國武器壓根沒有考慮畜力挽拽機動的問題,但等到蘇聯之後,德國才發現前車是如此必要,只能把一戰時期的老設計翻出來修修改改。當然這個因素也就是蘇聯人為啥總想用拖拉機作為牽引車輛的原因,卡車自己都陷在坑裡出不來,誰拉誰呢?


強武堂


二戰中的德國確實厲害,但是還沒厲害到可以吃下整個蘇聯,蘇聯的國土縱深決定了這場戰爭是持久的,而一旦持久作戰,那麼戰爭的天平就會向蘇聯傾斜。事實上美英牽制的德軍非常少,因為畢竟隔了條海峽,誰打誰都是不容易的。德國突襲蘇聯時,正是從西線調集了不少部隊。


而說美國援助幫助蘇聯打贏了這場戰爭的人,顯然是沒有好好去看一看二戰史,因為在1943之後,美國援助才真正暢通無阻的運輸到蘇聯。1943年之前,德軍的狼群正讓美國的運輸艦心驚膽顫,歐洲的天空也佈滿了德軍的BF109。可以說能夠運輸到蘇聯的物資非常少,而且主要是一些罐頭罷了。

事實上在二戰結束之後,歐洲國家不否認德國是蘇聯戰勝的,這也導致了德國的投降儀式舉行了兩次,一次是向盟軍投降,一次是向蘇聯投降。而且劃分戰後佔領區的時候,美英也是不得不考慮蘇聯的利益,並且還默許了蘇聯裝甲部隊部署在東德。



德軍確實在二戰初期勢如破竹,如同太平洋戰爭初期的日本一般,然而這兩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實在是不如美蘇等強國。綜合國力不僅僅是體現在科技上,還包括國土、人口、整體工業水平。德國二戰初期可以取得一定優勢,那是因為戰術上的突出,以及對手疏於防範。


小司馬遷論史


持這一觀點的人想必是將英美根據《租借法案》提供給蘇聯的物資援助的作用妖魔化了。誠然,整個戰爭期間根據《租借法案》美國向蘇聯提供的戰爭物資的總量的確十分龐大,但我們看待這一問題時不能只看援助的物資總量而忽略了每年的運量,如果這樣看待問題只會讓迷霧矇蔽雙眼。

事實上,美英根據《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大量物資是到43年下半年才趨於正常化的(這也是庫爾斯克會戰德國輸給蘇聯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之前由於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41年12月28日至42年4月1日,美國向蘇聯提供的物資援助曾一度趨於停滯狀態,直到42年4月才開始才慢慢恢復,並在43年下半年趨於正常化,這是因為美英援助進入蘇聯主要通過三條線路:

1.北冰洋到摩爾曼斯克海上運輸線;

2.經伊朗進入蘇聯的陸上運輸線;

3.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亞的海上和空中運輸線(這條線的運量其實是最大的,但西伯利亞的十幾座機場直到43年6月才全部完成修建並投入使用)。

上述表格數據來源於1952年出版的兩卷《蘇聯國民經濟》(普羅科波維奇教授著

經伊朗進入蘇聯的運輸車隊

因此肥鵝認為在41—42年戰爭的最艱難時期,蘇聯軍民是靠自己扛下來的。接下來的一組實際數據可以論證我的觀點:

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英國共計向蘇聯提供了包括食品和藥品在內的400萬噸軍用物資。 其中武器金額達3.08億英鎊(不包括海軍用武器裝備),食品和原材料金額達1.2億英鎊。 根據1942年6月27日的英蘇協議,整個戰爭期間英國向蘇聯提供的軍事援助完全是免費的。英國承諾向蘇聯提供800架飛機和1000輛坦克,但實際上蘇聯人只收到了669架飛機和487輛坦克。

1941年10月至1942年6月30日蘇聯從美國獲得的物資:美國人共發貨545架飛機和783輛坦克,比承諾的數量少3倍。這一時間段蘇聯人獲得的卡車數量為16502輛,比計劃少5倍。

由以上數據我們不難看出41—42年中旬,美英向蘇聯提供的軍用物資數量即便一次性全部投入戰爭對於東線那種動則數十萬大軍鏖戰的慘烈戰鬥而言,猶如杯水車薪。

因此問題中說到的蘇聯沒人幫就打不贏德國,蘇聯沒能力單挑德國,這樣的觀點其實是偏激的,更何況德國也不是在單挑蘇聯,而是整合了整個歐洲大陸的資源來跟蘇聯血拼(儘管由於德國對佔領區的高壓政策導致資源利用率極為低下),這樣就不能對蘇聯接收美英援助說三道四了,不然就成雙標狗了。

誠然美援的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肥鵝看來,這並不是蘇聯最終贏得勝利的最主要原因,而美英給蘇聯物資也是為了避免蘇德媾和,而使自己處於被動。援引赫魯曉夫回憶錄裡的話:“美援對蘇聯打贏戰爭重要嗎?——這是拿肉罐頭買我們的人命,但我們別無選擇,因為美援很關鍵。”

外部因素永遠都只能起到促進和催化作用,關鍵還是內在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