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来,暴雨到,多地玉米倒了!扶不扶,要知道,不能怪品种了!

惨!暴雨成灾!多地玉米一夜全倒!几乎绝收!

以下图片均为各地玉米倒伏惨状!!!

台风来,暴雨到,多地玉米倒了!扶不扶,要知道,不能怪品种了!

台风来,暴雨到,多地玉米倒了!扶不扶,要知道,不能怪品种了!

台风来,暴雨到,多地玉米倒了!扶不扶,要知道,不能怪品种了!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被惊到了?有什么想说的!老百姓的庄稼在水里泡着,玉米倒伏那么严重,损失如此惨重,做农民咋就那么难啊!!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怎么办呢?农民还得想办法自救!

玉米倒了,要不要扶,怎么扶?咱来说说清楚!

有专家建议大雨过后玉米倒伏不要扶,原因是扶的同时可能会对玉米根系造成伤害,影响玉米的后期生长,一旦在人工扶的过程中伤害了根系,就会对玉米后期生长造成二次伤害

台风来,暴雨到,多地玉米倒了!扶不扶,要知道,不能怪品种了!

但是还有的人说不扶的话,玉米田里不通风,都捂死了,玉米再生长过程中就没办法结穗。

那么大雨过后玉米倒伏要不要扶呢?如果扶,我们又该怎么扶呢?今天再为大家来说道说道玉米倒伏的那些事儿!

玉米倒伏后,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玉米倒伏的三种类型

一是玉米根倒。即玉米植株自地表处连同根系一起倾斜歪倒。发生根倒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湿度过大,当降雨量大、风大时容易发生。

二是玉米茎折。即玉米植株未发生根倒,而是从基部某节位折断,茎秆折断的部位有的是幼嫩的节,有的是节间。茎秆发育不良和瞬间强风是引起茎折的主要原因

三是玉米中上部弯倒。即植株中上部弯曲、匍匐。田间玉米倒伏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整块地表现为同一种类型,有的则是上述三种类型都有。

台风来,暴雨到,多地玉米倒了!扶不扶,要知道,不能怪品种了!

大雨过后玉米倒伏怎么扶?

首先发生根倒的玉米时,雨后应该尽快人工扶直并进行培土。

其次发生弯倒的玉米时,雨后可用长竹竿轻轻挑动植株,抖落雨水,以减轻植株压力,待天晴后让植株慢慢恢复直立生长。但抖落雨水时要注意尽量不要翻动植株,以防人为造成茎秆折断。

第三发生茎折的玉米时,要根据发生程度区别对待。茎折比较严重的地块,可以考虑将倒折植株割除用做青饲料,然后补种一些叶类蔬菜;茎折比例比较小的地块,将倒折植株割除即可。

台风来,暴雨到,多地玉米倒了!扶不扶,要知道,不能怪品种了!

根据玉米倒伏不同时期

1、抽雄授粉前后出现的倒伏。要从倒伏时的上风头开始扶起,扶起的同时要将玉米根部用土培好,最好两人一起操作,一人抓住玉米植株较上部位轻轻拉起,另一人在根部培土,培土高度以6-8厘米为宜,培土后要用脚踏实。

最好当天倒,当天扶,最多不能超过3天,3天后不能再扶,再扶伤根反而更加减产。

2、雌穗抽出后出现的倒伏。中度倒伏(与地面夹角30—60度),按上述方法人工扶起,也可以3-5棵玉米扶直后,在玉米结穗部位用细线绳把秸秆捆扎在一起,最好不要捆扎玉米叶片。

过3天后,再将绑绳剪断使玉米自然生长,这样对玉米的后期灌浆和产量基本没有影响。

台风来,暴雨到,多地玉米倒了!扶不扶,要知道,不能怪品种了!

3、对全倒伏的玉米植株,可在确保不伤茎秆和根的前提下,于穗位以下用木棍等进行支撑,使玉米穗离开地面30厘米左右,防止鼠害、防止霉变。在扶起和支撑植株的同时,可结合打掉底叶,增强通风与透光;可追施速效氮肥,增加营养,促进成熟。

玉米倒伏这么多,面积这么大,除了是因为台风引发的的暴雨导致之外,是不是完全是因为品种不抗倒伏呢?

玉米为什么易倒伏?不光是品种的问题!

台风来,暴雨到,多地玉米倒了!扶不扶,要知道,不能怪品种了!

玉米是一种高秆作物,夏季如遇刮风、下雨,就特别容易倒伏。玉米一旦倒伏,轻者照成减产,重者则会造成绝收,令农民朋友十分头疼。好多农民朋友在选择玉米种时,往往选择矮秆品种,觉得这样会不易倒伏,真的是这样吗?

玉米倒伏的主要因素

*

01

种植密度过大

*

合理的密度才会有合理的产量!

很多农民播种时播种量加大,有些品种密度一米4棵最佳,往往播到一米5棵甚至更多。

每一种玉米品种都有它最合理的种植密度,常见品种的种植密度如3800--4000、4000-4400、甚至到5500,这都是根据品种审定公告上厂家推荐的合理密度,超过或低于这个密度都不行。

低于合理密度,同样水肥条件下,玉米单株个头肯定大,但总体产量上不去。而种植密度过大危害更大,和小麦一样,种植密度过大,很多农民都常说“光长个子,不长肉”,水肥跟不上,通风透光差,极易倒伏反而造成减产或抗病性降低。所以说“合理密植才是关键”!

为什么农民明知道密度大不好但每年还是种的密度大呢?

原因:天气干旱,保苗为主的心理。

常言道:“有钱买种,没钱买苗”。特别是“镰刀弯”玉米产区,玉米播种期往往天气干旱,雨水不足,而拔节后期雨水过大。播种期都是抢墒播种,或人工浇水造墒播种。就怕天旱出不好苗,播种量故意加大。现在都是机械化单粒播种,机播手也怕出不好苗,怕担责任,也建议播多种子。而现在的玉米品种发芽率都很高,墒情好的情况下发芽率都很高。等玉米出齐苗,农民又没精力和时间间苗了,又或者不舍得间苗,最后照成种植密度过大。

台风来,暴雨到,多地玉米倒了!扶不扶,要知道,不能怪品种了!

玉米秃尖空杆严重

密度过大,通风透光足,照成玉米植株生长空间缩小,同样水肥条件下极易竞相往上生长,争夺更多的阳光,照成徒长,茎秆纤细,叶片薄而窄,气生根少,根系不发达,后期照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衡,穗位往往偏高,极易倒伏,即使没有倒伏,往往造成玉米棒秃尖严重,甚至空杆,棒穗短小。最终产量也不会太高。

*

02

施肥不合理,氮肥过量

*

目前玉米施肥“种肥同播”、“一炮轰”很常见,都知道玉米是喜氮作物,往往施用氮肥过大。农民朋友为省时省工还都是采用“一炮轰”的方式施肥。

这种施肥方式极易造成氮肥玉米前期氮肥过量。而市场上化肥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好的控释肥还相对好点,能在玉米不同时期,根据吸收氮肥量的不同做到合理有效释放。而劣质的控释肥往往做不到真正控释,苗期氮肥释放过多,后期脱肥。而且劣质化肥含氮量大,磷钾肥少,特别是钾肥偏少。玉米虽是喜氮作物,但钾肥对玉米的作用除了对产量有益以外,对玉米茎秆韧性增强有很大作用。玉米缺钾往往造成玉米茎秆纤细,韧性不足,玉米极易倒伏。玉米缺磷造成根系不发达,霸王根少,抓地不牢固,营养水分吸收不足,也容易倒伏。

氮肥偏大的危害更大,众所周知“氮促生长、磷促根,钾膨果”。氮肥过量极易造成玉米徒长,特别是玉米苗期,本该蹲苗,让茎秆粗壮的时期,因为氮肥过大,雨水充足的情况下,生长过快,造成玉米茎秆节间增长,植株过高,加大倒伏风险。

合理施肥,配方施肥是控制玉米株高的基础。科学的玉米施肥最好能做到分量多次依据玉米不同时期需肥量合理施肥。当然现在省工省时是趋势,即使要“一炮轰”尽量选择正规名牌大厂的控释肥。

*

03

玉米品种缺陷

*

现阶段没有完美的玉米品种(没有即高产,又抗病,抗倒、抗旱、抗涝,耐密植,脱水快、易机收的品种)

目前市场上高产玉米品种很多都是高秆品种(因为有高大和健壮的身体,才有高产的保证,没高度就没有产量),这些品种虽然产量很高,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发生倒伏。有些高杆高产品种在

合理种植密度情况下抗倒伏能力也挺强,但农民目前的种植习惯往往向高密度发展,所以抗倒性再好的玉米品种一旦超过合理密度也很容易倒伏。

矮秆的玉米品种就一定抗倒吗?不一定!

玉米抗不抗到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穗位高度”。

有些品种生长高度确实不高,但是它的穗位并不一定低,有的穗位高度能达到1.5米以上,甚至更高。同样容易倒伏,特别是玉米到中后期,玉米的重心全在棒穗上,穗位越高,越容易倒伏,所以“控制穗位高度是控旺关键”,矮秆的玉米品种不一定就不倒。只降低株高,不降穗位是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