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沒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

建立良好的溝通,是親子教育的前提,但實際上,大多數父母並沒有做到“有效溝通”。獲美國“教育專家獎”的醫學博士尹麗莎·梅德哈斯認為,成人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大多隻是協商、懇求、嘮叨,還有其他費力卻無效的互動。下文中,她會向父母們提出7條建議,幫助我們戒掉極具殺傷力語言,改用“健康句型”跟孩子溝通。

很多父母,都沒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

提供有限的選擇

我們應該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越早開始越好。要不然孩子長大後怎麼會有能力決定自己的行為呢?而且,每一次你讓孩子做選擇的同時都是在告訴孩子:你對他(她)有信心,相信他(她)有能力自己做決定。

以下三種句型可以通過給孩子提供有限的選擇,鼓勵孩子進行“自我引導”:

1.“如果......那麼……”:“同學們,如果你們能在這節課上完之前完成早上佈置的任務,那麼我們就不用擠佔下課時間了。”

2.“等到….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等你梳好頭髮,穿好衣服和鞋子,我們就可以按照原定計劃去看電影。”

3.“這個,還是那個?”:“寶貝們,該吃早餐了。你們想吃什麼?麥片,還是奶奶最拿手的法式吐司?”

有兩點要注意:第一,不要把有限的選擇變成賄賂或者威脅,因為這種做法會讓選擇變成“來自外界的刺激”,而不是讓孩子通過“自我引導”,出於正確的理由,做正確的事。我們稍後還會詳細探討這一點。

第二,無論孩子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我們都必須接受,否則,孩子的整個決策就會變成揣摩大人的心思,而不是決定他們自己想要什麼。

做出客觀評論

教育孩子的首要目的不止是讓孩子聽話,還要讓孩子能夠權衡利弊、思考更好的處理方式、考慮自己的行為可能招致什麼後果。我們作為孩子的嚮導,就應該為孩子的這一邏輯思維過程清楚所有障礙。

憑自己的主觀臆斷評論孩子,暗示孩子不符合我們的期望,可能會讓孩子產生一系列負面的情緒反應:有時候孩子會為了挽回自尊用言語進行反擊;也有可能會自己生悶氣,覺得自己糟透了;青春期的孩子還有可能會乾脆摔門躲進自己房間……總之他們就是不會進行自我反思以及想辦法改正。

對孩子做出客觀評論,孩子就不會覺得受到攻擊,可以避免這些典型的情緒反應。同時,還可以引導孩子通過各種方式反思自己的行為。譬如,孩子可能會思考如何抵制衝動以免犯錯;也可能會找到正確的行為動機。

如果孩子已經做出不負責任的事,大人在評論孩子行為的時候保持客觀,可以引導孩子分析自己的行為所招致的後果。總之,客觀、不帶個人情緒的評論可以幫助孩子認識、消除並改正錯誤的行為模式。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具體的範例:

1. 如果你看到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隨地亂扔垃圾,你可以跟他說:“不好意思,年輕人,我看見你掉了一個空紙杯,那邊有垃圾桶。”比較一下這種表達:“你知道在這裡亂扔垃圾要罰款兩百美元嗎?像你這樣把垃圾扔在人行道上真是既沒頭腦又沒教養!”

2. 如果你的兩個孫女一起畫畫的時候突然吵了起來,你可以跟年齡稍大的孫女說:“看來蕾切爾不喜歡自己手上的蠟筆被人突然拿走。”比較一下這種表達:“梅根,不要這麼野蠻。要是我再看到你搶蕾切爾的蠟筆,我就把你送回你爸爸媽媽那兒去。”

提供客觀信息

為孩子提供客觀信息也是一種不帶主觀偏見又鼓勵邏輯思維的溝通技巧。有時,孩子需要的只是一些額外的信息,讓他們可以反思自己的行為並作出改正。

大人友善地為孩子提供不帶偏見的客觀信息,實際上就是在培養孩子分析自己行為的能力。這同時也是在不帶指責地幫助孩子快速啟動他們的思維引擎,提醒他們忘記的規則。以下是表達的範例:

“腳應該放在地板上,而不是放在桌子上。”

“在上課的時候,說話前得先舉手。”

“滑旱冰的時候不戴頭盔很危險。”

這樣的溝通技巧同時也是強調規則以及家庭認同的有效方式。比如:

“我們家的原則是講真話。”

“有分歧可以好好商量。”

“我們家的原則是‘言必信,行必果’。”

使用代詞“我”

如果孩子做了錯事,忙於追究“是誰的錯”有害無益;應該找出糾正的辦法。

如果我們把矛頭指向孩子,把錯誤歸咎到孩子身上,孩子便會做出反抗,開始找藉口或者撒謊,又或者是覺得委屈,打算要離家出走,讓家長後悔。任何含有譴責的表達都會阻礙孩子進行反思、改正。

想要避免使用譴責的口吻,可以在溝通的時候多使用人稱代詞“我”,少用“你”。這樣一來重心就會從“孩子有錯”轉移到“該行為對他人造成了什麼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想表達自己的憤怒與失望當然無可厚非,畢竟溝通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讓別人知道自己有什麼煩惱;但是有很多更好的處理方式。下面舉一些範例:

1.“看到有人對著我做的飯菜做鬼臉,我覺得很難過。”(有沒有發現我用了“有人”而不是“你”?這樣會讓這句話變得不那麼有針對性,同時我們也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2.“你們沒經過允許就在教室裡走來走去,讓我無法專心講課,而且讓我覺得你們不重視我說的話。”

3.“如果我的付出沒有換來被人的絲毫感激,我會覺得很傷心。”

提問式引導

對於任何“嚮導型家長”來說,最重要的引導方式之一就是使用開放式的問題。要讓孩子保持頭腦清醒,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問題扔給他們。

要是一個問題就能夠讓他們開動腦筋,我們可以想象,問他們一連串問題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如果我們通過一系列問題引導孩子進行了思考,實際上也是在跟他們示範,如何通過向自己提問,引導自己進行思考。

現如今,孩子被外界各種信息所淹沒,以致他們基本沒有時間傾聽自己的內心——讓內心的聲音幫助自己理清思路,辨別真偽,區分慾望與需求,等等。

因此,孩子們首先要學會在自己心裡進行健康積極的對話。在孩子內心的聲音變得清晰響亮之前,我們應當把問孩子的問題當做他們所需的柺杖;久而久之,他們對柺杖的需求會逐漸減少,終有一天可以完全拋開。

比如,我們可以這麼說:

1.“我們是不是有過約定,借東西之前必須先得到他人的允許?”(孩子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會承認,自己的確跟大人做過這樣的約定。)

2.“我們為什麼要有這樣的約定?”(這個問題會引導孩子思考做此約定的原因。)

3.“你現在該怎麼做?”(這個問題會引導孩子思考應該如何改善自己的行為,併為自己的行為作出彌補。)

上面的第一個問題可以讓孩子回想關於“借東西之前必須先得到他人的允許”的約定;第二個問題可以讓孩子反思做此約定的目的,這也是在引導她思考自己的行為對他人所造成的影響;最後一個問題可以鼓勵孩子找出補救的方法,並思考將來如何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類似“你怎麼能偷偷摸摸地把東西拿走?你知道要是姐姐發現了你沒經過她的允許就把她的鞋子穿走會有多生氣!到時候你就活該被她罵!”這樣的說法有害無益。

極簡溝通法

好吧,我承認,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開小差的人;因為我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完全意識不到周圍發生了什麼。我的孩子常常利用這一點胡作非為,而對於我先生來說這簡直會把他逼瘋。有時候我過度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裡,以至於完全察覺不到孩子一直在叫我,直到我先生跟我說:“你就真的不打算搭理一下那可憐的孩子嗎?”

如果孩子總是自顧自地說個不停,我們便會立即開啟“屏蔽模式”。於是,我們就成了“遇到孩子就失聰”的人。

孩子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總是在解釋、說教、哄騙、討價還價、祈求、懇求、威脅、抱怨、嘮叨,他們能聽進去的話就會越來越少,最後變得“遇到父母就失聰”“遇到祖父母就失聰”“遇到老師就失聰”,說白了就是“遇到大人就失聰”。

要是我們對孩子所說的話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我們對孩子的引導就立即失去了效力。

“極簡溝通法”可以非常有效地防止孩子變得“遇到成人就失聰”。一句簡短的表達、恰到好處的面部表情或是一個簡單的手勢,比沒完沒了的長篇大論有效得多。我們來看一些範例:

1. 如果納森練習完游泳回到家,把溼答答的毛巾隨手扔在地上,你可以指著毛巾說:“納森,毛巾!”

2. 詹妮弗在課前早間廣播的時間不專心,忙著跟朋友聊天,你可以喊她的名字,然後用食指按住嘴唇,做出“噓”的動作,示意她保持安靜。

幽默

“逗人發笑”可是件了不起的工具;也許它實現不了世界和平、拯救不了貧困孩子,但它肯定可以化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衝突,避免師生矛盾鬧到無法收場。

雖然我不是喜劇演員,但我非常喜歡在親子溝通中運用“幽默”這一技巧。譬如,我的兩個孩子開始鬧矛盾,眼看“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我就會裝作拳擊比賽的裁判,假裝手裡拿著麥克風,開始宣佈“這一邊,是三十八斤重的羽量級拳擊手冠軍:盧卡斯·梅德哈斯;他的對手是五十斤重的最輕級衛冕冠軍,埃裡克·梅德哈斯”。然後我就會裝模作樣地在他倆的肚子上戳幾下,他們便開始咯咯地笑。

也許你有自己的單口相聲橋段,也許是各種說學逗唱,比我技高一籌。但在此我還是再提供一些表達範例,讓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這一溝通技巧:

1. 如果讓孩子自己決定午餐吃什麼,他們卻不肯好好配合,這時我們可以裝成法國服務員,模仿動畫人物的聲音和語氣,讓孩子們點菜。

2. 如果孩子們把房子搞得一團糟,我們可以在胸前掛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罷工!照看小孩待遇差!拒絕跟在小孩屁股後面收東西!就讓這些東西撒在地上,沾滿灰塵,被人踩爛!”

以上,這七個溝通技巧可以交替使用,也可以相互結合,用以處理任何孩子表現不當的情況。所以,請記住這七個技巧,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具體的處理方式。

本文選編自伊莉莎·梅德哈斯作品《與孩子好好說話——簡單、具體、高效的說話技巧》

參加“小牛頓科學館:全新升級版”系列(親水動物專輯)搶先讀活動” 就有機會獲得天鵝閱讀網提供的精美圖書一冊。

活動流程:關注“天鵝閱讀”公眾號—— 進入底部“微網站”——打開“搶先讀|小牛頓科學館:全新升級版”系列(親水動物專輯)”頁面——點擊“我要參與”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