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造時勢?這種狹隘的歷史觀是時候改變了

在中國歷史上一直存在著這樣一個現象,就是不論每朝每代,大家所傳唱的明君、千古一帝,一定會出現在王朝的前期,而中後期的皇帝一般都是資質平平或者昏庸不堪,甚至就是亡國之君,難道隨著時間的流逝,每代皇帝的執政能力也隨之衰退了嗎?

英雄造時勢?這種狹隘的歷史觀是時候改變了

與之相對的,中國歷史上一直有一個循環,那就是在一個王朝建立的時候,由於前朝的戰亂,百姓流離失所,生產停滯,更重要的是人口銳減。面對如此的爛攤子,於是下一朝的開國皇帝一般會實行休養生息的基本國策,減輕賦稅,免除徭役,興修水利,鼓勵生產,對外結束戰亂,為國內的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在經過幾十年恢復發展之後,由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科技水平,中國的國力迅速增強,很快成為世界第一。

英雄造時勢?這種狹隘的歷史觀是時候改變了

但是在幾十年的發展之後,社會矛盾就會集中的爆發出來,由於社會財富的大量增加,出現了集富貴於一身的權貴階層,同時也壯大了地主階級,在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土地兼併。但是隨著人口呈現幾何級的增長,但是土地供應量並沒有提升。於是一邊是土地兼併,一邊是底層人口增加,於是人民的生存壓力驟增,在無法生存的時候,就只有爆發農民起義。起義之後打亂了原有的社會秩序、社會階層,也盡數消耗了百年內國家積累的財富,於是一切就開始重新洗牌,直到下一個王朝的產生,再重新進行改革。

英雄造時勢?這種狹隘的歷史觀是時候改變了

西方有一個歷史學派做出一項數字統計,從公元元年開始當時的人均GDP為450美元左右,而到了公元1800年的時候,全球的人均GDP達到了500美元,這說明在過去的1800年裡面,人均GDP幾乎沒有什麼變動,這個時候在去反思一下古代所謂的國家繁榮,歸根結底就是人口的增多。由於人均GDP是恆定的,所以代表著社會的生產效率在過去的1800年內並沒有提高,由此古代的盛世也就可以看作是馬爾薩斯陷阱的循環:在生產效率恆定的情況之下,在土地面積不增長的情況下,人口增加,所以人均的耕地面積就減少,人均耕地面積減少就帶來了社會危機,由此引發戰爭和瘟疫等等。因此人口大量的減少,又導致人均土地面積的增多,大家安居樂業發展生產,又由此進入了盛世。

英雄造時勢?這種狹隘的歷史觀是時候改變了

所以在工業革命之前,人類一直是在馬爾薩斯陷阱的循環之內,而所謂的盛世,也不過是處在馬爾薩斯陷阱的不同階段而已,即使真的把一兩個明君放在王朝的末年,依然無法挽回王朝的頹勢,所謂”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即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