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造时势?这种狭隘的历史观是时候改变了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就是不论每朝每代,大家所传唱的明君、千古一帝,一定会出现在王朝的前期,而中后期的皇帝一般都是资质平平或者昏庸不堪,甚至就是亡国之君,难道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代皇帝的执政能力也随之衰退了吗?

英雄造时势?这种狭隘的历史观是时候改变了

与之相对的,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一个循环,那就是在一个王朝建立的时候,由于前朝的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生产停滞,更重要的是人口锐减。面对如此的烂摊子,于是下一朝的开国皇帝一般会实行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减轻赋税,免除徭役,兴修水利,鼓励生产,对外结束战乱,为国内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在经过几十年恢复发展之后,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科技水平,中国的国力迅速增强,很快成为世界第一。

英雄造时势?这种狭隘的历史观是时候改变了

但是在几十年的发展之后,社会矛盾就会集中的爆发出来,由于社会财富的大量增加,出现了集富贵于一身的权贵阶层,同时也壮大了地主阶级,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土地兼并。但是随着人口呈现几何级的增长,但是土地供应量并没有提升。于是一边是土地兼并,一边是底层人口增加,于是人民的生存压力骤增,在无法生存的时候,就只有爆发农民起义。起义之后打乱了原有的社会秩序、社会阶层,也尽数消耗了百年内国家积累的财富,于是一切就开始重新洗牌,直到下一个王朝的产生,再重新进行改革。

英雄造时势?这种狭隘的历史观是时候改变了

西方有一个历史学派做出一项数字统计,从公元元年开始当时的人均GDP为450美元左右,而到了公元1800年的时候,全球的人均GDP达到了500美元,这说明在过去的1800年里面,人均GDP几乎没有什么变动,这个时候在去反思一下古代所谓的国家繁荣,归根结底就是人口的增多。由于人均GDP是恒定的,所以代表着社会的生产效率在过去的1800年内并没有提高,由此古代的盛世也就可以看作是马尔萨斯陷阱的循环:在生产效率恒定的情况之下,在土地面积不增长的情况下,人口增加,所以人均的耕地面积就减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就带来了社会危机,由此引发战争和瘟疫等等。因此人口大量的减少,又导致人均土地面积的增多,大家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又由此进入了盛世。

英雄造时势?这种狭隘的历史观是时候改变了

所以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一直是在马尔萨斯陷阱的循环之内,而所谓的盛世,也不过是处在马尔萨斯陷阱的不同阶段而已,即使真的把一两个明君放在王朝的末年,依然无法挽回王朝的颓势,所谓”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即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