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兄弟张宝和张宝,走南洋住窑洞得金银珠宝

从前临汾县王雅村住着一对铁匠兄弟。兄长叫张宝,弟弟叫张贵,兄弟俩从小跟父亲学打铁,学得一手好手艺。父亲张奎带着两个儿子,不分严冬酷暑串村走乡,他们跑遍了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不知为百姓打了多少铁锨、镬头。人们常说,张奎父子的手能凿出地里的粮库,山中的宝。从此,人们使用了铁家具,年年粮食吃不了。

一天张奎突然病倒了。临终时他对张宝和张贵嘱咐道:“爹要死了,你们不要难过,咱家虽然地无一垄,瓦无一片,可咱几辈人都是靠一根扁担,两把铁锤活命。你爷爷把扁担锤子传给我,我又传给你兄弟俩。你们也要靠这两件打铁家具活下去……传子传孙……”说完,张奎闭上了眼睛。

铁匠兄弟张宝和张宝,走南洋住窑洞得金银珠宝

父亲的死是祸从天降,张氏兄弟俩哭得牵肠绞肚,死去活来。兄弟俩哭得精疲力尽了,他们爬在父亲的身上便昏昏入睡了。突然,墙角里靠着的扁担开了腔:“咯吱咯吱走南洋。”兄弟俩被这声音惊醒了。张宝奇怪地问:“张贵,你在讲什么呀?”张贵也反问哥哥:“你在说梦话吧?我只听得,咯吱咯吱走南洋。”话刚落音又听见:“咯吱咯吱走南洋,兄弟俩人要坚强……。”接着哗啦一声,扁担从墙角里倒了下来,在地上还跳了几下子。兄弟俩见扁担像人一样的说了话,真是又惊又喜。于是兄弟俩埋了父亲的尸体,挑起了扁担决心走南洋。

南洋在哪儿呢?朝哪个方向走呀?去南洋是凶还是吉?兄弟俩挑着铁匠担子站在山头上发起愁来。“天无边,地无沿,走南洋,要朝南。”扁担第三次讲话了。张氏兄弟不管是凶还是吉,决心走南洋。于是他俩担着铁匠担子,忍受着饥渴和劳累,日行百里路,一直朝南走。走呀走,走了数天。兄弟俩肩膀上的血泡变成了硬茧,脚板没了鞋,磨出了血。一天,兄弟俩终于来到了南洋这个地方。

南洋本是一个靠海依山的小村庄,庄上住着几十户穷苦人家和一户大财主。张氏兄弟来到这个庄上决定住下来,可是这里借宿必须向大财主请示。那个财主见兄弟俩像叫化子一样穷,便让他们住进村东那个常闹神鬼的窑洞里。兄弟俩一看,见窑洞宽敞严实,很是乐意,谢过财主忙搬进去休息。由于千里行走,兄弟俩靠着铺盖卷就睡着了。

铁匠兄弟张宝和张宝,走南洋住窑洞得金银珠宝

庄上有个穷苦的老大爷,他得知此事,便赶紧来劝说:“咱们同是穷苦人,我实话告诉你们俩,千万别住在这里呀!这洞里常闹鬼,洞里有个红脸大汉,三更半夜手持大斧头出来,见人便活拿横劈……多年来当地人从没有人敢住进这洞。兄弟呀,千万别住呀,财主让你们住下来,是拿穷人开心闹着玩的。”

张氏兄弟生来一副豹子胆,对神鬼妖魔从不害怕,他们安慰大爷说:“谢谢老大爷的好心!妖精有大斧,我们有大铁锤。它劈死我们算我俩命短,我们要是砸死它,可也为这里的百姓除了一大害,南洋庄的窑洞我们兄弟是住定了。”

老大爷听了兄弟俩的话,实在敬佩他俩的胆量,他知道劝也无用,只好挥泪告别。

夜半时辰,突然窑洞里红光四射。张氏兄弟料定这是妖精,各持大锤准备搏斗。霍地从地上冒出了一个红脸大汉,那汉子头如面盆大,脸似红血染,身高丈八有余,手握一柄大刀劈头盖脑而来。说时迟,那时快,兄弟俩人抡起大锤,使出全身力气,砸了过来,红脸大汉立刻消失在地缝里不见了。兄弟俩见大汉钻下了地,用锤尖撬开了地缝继续深挖。挖了一丈多深,洞下露出了一道红色大门。张宝砸了一锤,门摇了一下,张贵又是一锤,两扇门哗啦一声巨响,震得天旋地动,砸了第三下,红门自动闪开了。满洞的金银珠宝,这可把张宝和张贵弄呆了。兄弟俩又惊又发愁,弟弟问哥哥:“这是做梦吗?”“不,是真的,怎么办呀?”扁担又在洞外讲话了:“咯吱咯吱往回担,扁担锤子随身边。”于是兄弟俩便连夜装好金银往回运。

窑里的银子全运回来了。从此兄弟俩发了大财,土地置买了,房子盖了,成了百里之内的富翁。可是兄弟俩照旧天天为百姓打制铁器。有钱给钱,没钱也不勉强。

铁匠兄弟张宝和张宝,走南洋住窑洞得金银珠宝

几年后,张氏兄弟嫁女儿。由于家产雄厚,大闹摆嫁妆。嫁妆样数齐全,从村东头摆到西头,金砖铺地,真是世上少见。这天,村口来了一个衣着破烂的老婆婆,对张氏兄弟说:“嫁妆不全,何必太欺天。”张氏兄弟听了暗暗思忖:一个叫化子老婆婆竟敢当面挑毛病,狂说嫁妆不全,今天就当着众人的面,让她给指教出来,若说不出个青红皂白决不放她走。老婆婆点了点头说:“女儿到了婆家,婆婆若是给几颗核桃吃,她用什么去砸呀?应当把你家的铁锤作为陪嫁,准备吃核桃用。……常言道,男不在分家当,女不在陪送多。张氏兄弟对吗?”说完,老婆婆化作一股青烟不见了。

张氏兄弟突然领悟。张宝道:“把铁锤作为陪嫁,就是莫让女儿忘了前辈人的苦,让她肩挑着重担传宗接代。”说完,一件件嫁妆又变成了一锭锭银子飞回张家的大瓮里。所以人们流传着:“张宝和张贵,家里银子有几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