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行書筆法六大「金律」,啓功贊其:500年來無此君

明末清初書法大家王鐸,書法縱逸,放而不流,縱橫鬱勃,骨氣深厚。啟功先生曾贊其書法雲:“

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很多朋友喜歡王鐸行書,今日把王鐸行書筆法學習的六大“金律”,分享給各位書友:

一、源於二王、自出新意

王鐸取法高古、身體哦力行,終於一生臨習二王。他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師古而不拘泥於古,在其作品中有古有新意。如“老”字有王羲之神韻,“塞、比”彷彿王獻之結體,“圖”字卻有米芾的筆意。

王鐸行書筆法六大“金律”,啟功贊其:500年來無此君

二、一欹一正、變化多端

在行書當中,王鐸為了追求線條的美感,不拘泥於筆筆中鋒,常常以側鋒求得筆勢,如下圖四字中鋒側鋒並用,變化多端。

王鐸行書筆法六大“金律”,啟功贊其:500年來無此君

三、多用方折,以筋見長

王鐸行書當中,方折多餘圓轉。方筆峻峭,精神煥發;圓轉沉雄,精神內斂;方中有圓,圓中見方,下面四字中方筆突出,但也有圓轉筆意。

王鐸行書筆法六大“金律”,啟功贊其:500年來無此君

四、提按變化、法度森嚴

寫行書最要注意用筆的提按,而不是一味地拖筆,唯有提按,可見精神。王鐸寫字法度嚴謹,在一筆當中有提有按,使得筆畫富於變化,如以下四字在提按上把握的非常準確、筆筆精到。

王鐸行書筆法六大“金律”,啟功贊其:500年來無此君

五、有輕有重,疾澀相間

用筆時快時慢,時輕時重,形成筆畫上的粗細變化,豐富了線條的內容,強化可線條節奏。如下列四字,“從”字重而澀,“草”字重而疾,“歌”字輕筆,“此”字快捷。

王鐸行書筆法六大“金律”,啟功贊其:500年來無此君

六、枯潤相映,對比強烈

王鐸的墨色變化非常豐富,他善於運用筆觸的輕重,墨色的濃淡,以表現筆畫的枯潤效果,使作品產生強烈的枯與溼對比,如下列四字中“變、人”的枯澀,“盡、時”的潤溼,形成一種節奏變化。

王鐸行書筆法六大“金律”,啟功贊其:500年來無此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