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被別人欺負了,你竟然說孩子間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那天,我帶女兒去參加興趣班。課程開始後,家長們便到旁邊休息室聊天休息了。我接了個電話,走出門去,看到一個媽媽在門外通過一個窗口來張望孩子的訓練。她也看到我了,在我掛了電話後,主動說:“你家女兒好小呀,不過動作做得挺好的,剛才我看到老師表揚她了!”一邊說謝謝,我一邊走過去看看,嗯,作為媽媽,聽到有人提到自家孩子,就忍不住過去看一下了。她繼續說道:“我們家是個子最高那個男孩子。”我說你兒子也很棒啊,跳很高啊!

她突然就嘆了口氣說:“我兒子就是性格太內向了,老被同學欺負,從幼兒園到小學,一路被欺負大的。”我挺驚訝的,看他訓練時蠻精神的啊,於是多問了一句為什麼。然後就聽到了一個“從小被校園欺凌到大的可憐孩子的故事”。

當孩子說被別人欺負了,你竟然說孩子間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姑且稱呼他為”小天“吧!小天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不可以打人!不許和小朋友打架!別人打你,是他不好,你還是要好好的,不要跟別人計較就行了!”好吧,在爸爸媽媽的這條方針政策下,小天自小顯得特別乖巧,不打架不鬧事,爸爸媽媽也覺得挺好的,省心了。

但是,上了幼兒園之後,老師說小天性格太內向,跟小朋友們互動少,問他怎麼不找同伴玩,他就說怕別人欺負他,還是一個人玩比較好。然後,怕什麼來什麼吧,班級裡幾個搗蛋男孩子經常打他搶他的玩具,他不敢打回去也不敢告訴老師!回到家後,告訴了爸爸媽媽,結果,爸爸說:“你們小孩子間的事情,你要自己去解決!我是不會幫你的!你媽媽也不會幫你的!”幾次之後,大概是失望了吧,小天再也沒告訴過爸爸媽媽自己有沒有被欺負的事。

直到那一天下午,老師突然打電話給小天媽媽,讓她趕緊去一趟幼兒園,孩子出了點事。他媽媽去了一天,兒子的臉上一個大大的凝固了血跡的牙齒印,耳朵上的皮也被咬破了,血跡儘管已經乾涸,但媽媽的心是痛得不了。老師說,孩子們吵鬧,小天被人咬了,已經讓校醫處理了傷口,然後也已經教育過那個咬人的孩子了,通知了對方的家長,馬上也來了。處理的結果是,小天媽媽說沒事沒事孩子之間都是小事情,沒怪那個咬人的孩子,然後帶小天去醫院檢查了下配了藥膏什麼的就結束了。

當孩子說被別人欺負了,你竟然說孩子間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再後來,哪怕是家長開放日,在所有家長的注視下,仍有孩子會”順手“打小天的頭,小天也沒有反應。小天媽媽這時有點著急了,突然感覺到了孩子是不是被欺負慣了,連家長在都這樣,那不在的時候,小天過得是什麼日子?!告訴了小天爸爸,爸爸還是堅持,男孩子,必須挫折教育,有事讓他自己解決,不要替他去做什麼。

就這樣,上了小學,小天依然逃脫不了被別的孩子欺負的命運。老師發現後,也跟小天爸爸媽媽談,希望讓小天性格開朗一些,學會怎麼和同學相處,不然老是一個人對性格發展不太好。然後,小天爸爸媽媽讓他去學街舞想讓他活潑外向一些,但是小天體驗課上了之後就說不喜歡。突然有一天小天說要學習跆拳道,很堅持很堅持。課是來上了,但是小天爸爸媽媽卻非常擔心,怕他學了去打架。於是,他媽媽就經常在窗口張望。。。。。。

當孩子說被別人欺負了,你竟然說孩子間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有時候,我經常會聽到一些幼兒園男孩子的家長說,我們要對孩子放養,要挫折教育,讓他多吃點苦頭,以後他就學會怎麼處理問題了!天哪,幼齡階段的孩子,認真而敏感,對家人的依賴和崇拜非常之重,他們會模仿學習爸爸媽媽為人處事的方式,他們渴望自己的行為被認同被鼓勵被讚揚,而不是一味的被置之不理啊!唉,退一萬步來講,無論是誰,被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管自己的感受,讓自己去被人欺負,甚至還想讓自己在被欺負之後學會大道理,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好不好啊!

對於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學會不被人欺負,應該因材施教,結合孩子的性格特徵,來引導和鼓勵。當孩子發生了自己處理不了的事情,比如被班裡同學欺負了不知道該怎麼而向家長尋求幫助時,請你一定要站隊孩子,接納他的情緒,以同理心體驗他的感受,認真傾聽他的想法,然後以正確的三觀來告訴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該帶孩子找老師的找老師,該找對方家長的找對方家長,好好溝通好好談,只有面對了,處理了,才能真正放下。孩子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到很多,進而完善自己的人格。

當孩子說被別人欺負了,你竟然說孩子間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總的說來,孩子間的事情,也許在成人看來都不是特別大的事,但對於孩子而言,他也許就感受到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他迷茫了,他無助了,這時候,作為家長,請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情緒,認真幫助他找到問題的根據,還是那句話”面對-處理-放下“,千萬別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才好喔!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快樂成長!

更多真實的育兒體驗,歡迎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的頭條號(育兒路上遇見你),漫漫育兒路,苦與樂的堅持,讓我們一起分享交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