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爲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近幾年的蘇富比專場中,

我們經常能看到這個名字:

Bluett & Sons,

比如今年4月香港蘇富比春拍中,

以2.39億成交的

康熙御製粉紅地琺琅彩花卉盌是其舊藏。

以及2016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中,

琵金頓珍藏不少稀有珍品皆來於此。

實際上它曾是英國大名鼎鼎的古董商行。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2.39億成交的康熙御製粉紅地琺琅彩花卉盌

在蘇富比等拍行未崛起之前,

這裡才是中國文物愛好者的聚集地,

那麼從它成立到停業的100多年時間裡,

是如何獲得供貨渠道的?

如何售出?主要顧客有哪些?

帶著這些問題來了解一下

一代古董商輝煌到衰敗的歷史。

在華的歐洲人提供貨源

收藏市場交易的產生,

前提是收藏愛好者的出現在先,

才會有為之供貨的商人存在。

同時在中國文物流出時,

西方才有經營中國文物的商人,

英國曾是中國藝術品最大的吸納地

一位名叫阿爾弗德·歐內斯特·布魯特的人,

看好了中國古董生意這一行,

並於1884年在倫敦成立了

布魯特古董商行

他於1917年逝世後,

兩個兒子雷那德和埃德加

兄弟倆接手管理古董商行。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商行第二代雷那德(長子)

要想讓商行成為藝術愛好者

的交易地和交流場所,

貨好才是生意往來的有力保證

在中國抗日戰爭到來之前,

兄弟倆一直委託在華的歐洲人提供貨源,

他們之間一直靠書信來往。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商行第二代埃德加(次子)

所見的資料顯示,

與布魯特兄弟有通信的貨源供應者有

E·格登·婁舍爾(Gordon Lowther),

W·F科林斯船長(Collins)

和皮特·佈德(Peter Boode)。

他們的交往時間為1924-1925年間,

後兩位與其有漫長的交往。

科林斯的貨物經西伯利亞快運送達

所提供的貨物有來自洛陽金溝出土的墓中古董,

以及成化時期的黃釉盤等等,

貨物到手後,會很快賣出去。

1926年黃釉盤以12.1英鎊

賣給了喬治·艾莫弗皮路斯,

1935年買家又把包括盤子的其他藏品

賣給了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明弘治 黃地青花梔子花盤《大明弘治年制》款 ,Bluett & Sons, 1968年倫敦 ,

2016年蘇富比:“賞心菁華——琵金頓珍藏重要中國工藝精品”專場 , 成交價:1150萬 港元

布魯特兄弟還與巴黎的

古董商

通運公司建立聯繫,

他們會定期去巴黎從那裡買貨。

還有一位在上海名叫奧利文的

英國人為他們提供過青銅器。

以及在上海經營律師事務所的意大利籍律師穆索,

也成為貨物提供者。

20世紀20-30年代,

兄弟倆一直沒有機會來到中國,

恰在他們計劃旅行之時,

抗日戰爭爆發了。

戰中、戰後的古董貿易

西方學者曾說過,

1920年到1930年的中國,

對於西方那些有眼力又有一些錢的人來說,

那可真是黃金時期!

他們到手了中國皇家珍寶

和最新出土的古物,

其花錢的總額在今天看來幾乎微不足道!”

不錯,當時西方藏家的確撿到了便宜,

但是當戰爭到來時,

歐洲市場再沒有來自中國的新文物了。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同時歐洲也面臨著緊張的政治局勢,

藏家們的熱情大幅度降低,

1938年後也中斷了與中國的生意,

布魯特商行的在

1938至1939年的營業額跌入低谷。

直到1943年才有起色,

40年代末至60年代業績才逐漸上升,

布魯特商行又有了新的合作伙伴。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明永樂 青花花卉錦紋如意耳扁壺 , Bluett & Sons , 1962年倫敦 , 2016年蘇富比:“賞心菁華——琵金頓珍藏重要中國工藝精品”專場 , 成交價9932萬港幣

這位古董供應商名叫陳德坤,

曾在劍橋大學擔任中國藝術和考古學的講師,

後來在香港大學任職。

這是布魯特商行第一次和考古學者聯繫,

也呈現當時學者多職業化的現象

1949年後陳定期為他們發貨,

這些古董主要是

明代一起的陶瓷、玉器和青銅器。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明正德 黃地綠彩趕珠雲龍紋渣鬥,Bluett & Sons , 1964年倫敦 , 2016年蘇富比:““賞心菁華——琵金頓珍藏重要中國工藝精品”專場 ,成交價:212.5萬 港元

這個時期香港成為主要的供應地,

不過他們的貨源主要來自內地。

其中有從事古董生意的香港商人,

還有英國人艾薩克·牛頓博士,

他在香港從事醫療工作,

曾為布魯特商行提供一批龍泉瓷。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元龍泉窯青釉刻花雲紋碗 Bluett & Sons,1961年7月14日

新中國成立後,

中國對外界關閉了古董出口途徑,

需要繼續尋找貨源供應地。

這時日本成為主要的供應對象

曾在中國蒐羅古董的日本商人,

找到了合適的契機,

與布魯特商行建立了關係。

同時日本人也成為商行的客戶,

他們喜歡收藏早期在英國的

中國唐、宋、明、清的陶瓷。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北宋金 鈞窯天藍釉紫斑小碗 Bluett & Sons 倫敦1964年3月31日

上個世紀80年代,

香港的古董市場發展起來

中國的文物集中出現在那裡。

這個原因之前也探討過,

1949年中國內地大批古董商及藏家移居香港,

以及蘇富比等拍賣行在香港舉辦拍賣會,

香港成為世界三大藝術交易中心之一。

所以在西方人眼中,

那個時候的香港,

撿漏、淘寶的機會很多。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清雍正 黃地綠彩福運綿綿紋碗 , Bluett & Sons Ltd,倫敦1962年 2016年蘇富比:“賞心菁華——琵金頓珍藏重要中國工藝精品”專場 , 成交價:162.5萬港元

80年代的歐洲

也是各大拍賣行蓬勃發展時期,

布魯特商行除了與通運公司等老牌古董商聯繫外,

也會到蘇富比、佳士得為客戶委託競拍。

然而隨著拍賣會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上好的古物都流入這裡,

客戶也可直接前往拍場參拍。

中國藝術品最初的交易市場,

已從倫敦轉移到香港、紐約

倫敦的古董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

古董商的銷售形式

與當今拍賣行的預展和廣告宣傳一樣,

古董商要想讓大家知道他們的藏品,

也需要舉辦展覽和出版藏品書籍

展覽是讓藏家們知曉商行近期都有哪些好貨,

而出版藏品目錄除了讓藏家更好觀看外,

也為之後同件古董的多次拍賣

提供了可靠的交易來源。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1930年布魯特商行出版的《圓明園慶親王吳大澂舊藏玉器》

20世紀20、30年代,

布魯特兄弟

在展覽、出版方面做得尤為出色。

1925年,布魯特商行舉辦一次展銷,

這次藏品是由博克瑟·賴辛在1899-1900年收集的,

其中不少是中國皇室的器皿,

一件八角形哥窯花瓶多次交易,

體現了布魯特商行出版

古董目錄的重要性。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1930年布魯特商行出版的《圓明園慶親王吳大澂舊藏玉器》中的古代玉器

這件青色釉八角形哥窯來自雍正時期,

當時以17.10英鎊

賣給了著名的科學家兼收藏家丹尼爾·豪爵士。

18年後,

這個花瓶以官窯八方瓶重新命名

出現在蘇富比拍賣會上,

它底部還帶著清皇室存貨標籤,

布魯特商行用550英鎊

為藏家羅伯特C.布魯斯買下它。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布魯特商行出版的圖錄,“官窯八方瓶”登上封面

又過了11年之後,

布魯斯藏品又進入到蘇富比,

最終被約翰史帕克公司

2400英鎊買入。

注意這同樣是英國一家古董商行,

所以交易仍要進行。

1974年,這件官窯八方瓶出現在

讓·米歇爾·波德雷著的《中國陶藝》一書中。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Bluett & Sons1974年出版的《中國陶瓷藝術》

一件皇家器物通過

古董行-藏家-拍賣行-古董行-藏家,

週轉交易了4次過程中,

翻了一百多倍

如果沒有記錄在冊,

是很難知道它的成交次數的,

這無外乎為後來的買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現如今拍賣行所提供的藏品來源

也得益於這些出版目錄,

而布魯特這個開端一直延續了70多年,

因為商行的藏品銷售有完整的體系,

所以很多私人藏家也會找他們委託銷售。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布魯特商行1973年出版《哈瑞爵士和戛納女士珍藏中國及日本瓷器》

到了戰爭時期,

所有的展覽文字印刷都停止了,

知道20世紀60年代,

古董生意才活躍起來

1960年出現的是27件明代器物,

70年代有一批陶瓷、玉器和銅器,

分在兩次展覽推銷。

1973年的秋季展覽中,

1963年逝世的坎利夫委託的藏品進行展覽,

這些器物後來被日本藏家買去。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明成化 黃釉撇口盤《大明成化年制》款,Bluett & Sons Ltd,1964年倫敦,2016年蘇富比:“賞心菁華——琵金頓珍藏重要中國工藝精品”專場, 成交價:1030萬港元

這些展覽之後,

還緊跟著一大批藏家的藏品出售,

比如尤金和艾爾瓦、馬薩恰舍特的收藏,

以及從波斯坦教授那裡獲得的宋代陶瓷,

哈瑞·加納先生那裡得到的中國、日本的陶瓷,

都有不錯的銷量。

到20世紀80年代,

商行還在舉行中國玉器和漆器的展覽,

直到1990年12月,

布魯特商行在達維街舉辦

最後一次玉器展覽而告終。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bluett & sons 1991年出版《東方藝術》 拍賣圖錄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bluett & sons 1991年出版《東方藝術》 拍賣圖錄中的剔紅盒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bluett & sons 1991年出版《東方藝術》 拍賣圖錄中的明式傢俱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bluett & sons 1991年出版《東方藝術》 拍賣圖錄中的瓷器

布魯特商行的重要藏家

以上只是對布魯特商行的

貨物來源和展銷形式做了簡要敘述,

對於一個古董商行來說,

收藏家才是他們生意長久的重要支柱。

在商行經營的100多年時間裡,

四面八方的客戶真是層出不窮,

來自各行各業、各個階層人士,

以及各大博物館機構等等。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清 和田玉白玉獸面紋雙耳活環蓋瓶 Bluett & Sons 1954年 倫敦

1921年,在英國倫敦成立的東方陶瓷協會

其中創辦學會的成員,

幾乎都定期從布魯特商行買過東西。

比如著名收藏家大威德爵士,

以及阿蘭·巴洛爵士、哈伯特·英格拉姆先生等人,

這部分人中還有貴族女性,

比如塞奇威剋夫人、塞利格曼夫人等等。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清 和田玉白玉螭龍獸面紋六稜觚 Bluett & Sons 1936年 倫敦

還有一些知名度不高的藏家

但他們會從商行大批地購買

比如弗朗西斯·哈沃特·佩吉特從1923年至1945年,

從布魯特商行買過不下250件中國陶瓷,

其中有一些是明代皇室官窯瓷器,

而在他逝世後,

這批藏品都遺贈給大英博物館。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明永樂 青花纏枝牡丹紋淨水瓶 ,Bluett’s & Sons Ltd,1967年倫敦, 2016年蘇富比 :“賞心菁華——琵金頓珍藏重要中國工藝精品”專場 ,成交價: 8332.948萬港元

眾多藏家中有投資行為的大有人在,

比如林塞·F海少校,

他在倫敦早期的中國藝術品界很出名,

而且是迅速擴充收藏。

1938年,他在布魯特商行購買後,

同一天又去斯帕克司古董商行購買。

然後,1939年時,

又把古董交給蘇富比拍售。

1943年,在布魯特商行的銷售日記裡,

兩年時間共買過36件東西,

主要包括15、16世紀的青花瓷器。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藏家羅傑·琵金頓(Roger Pilkington)

再次值得一提的是,

2016年4月6日,

香港蘇富比所舉辦的

“琵金頓珍藏重要中國工藝精品”專場,

大多數的拍品來源中,

上一次的記錄都是來自Bluett & Sons Ltd,

時間範圍在20世紀30年代末至60年代。

這位大藏家部分藏品的購買來源

很可能就來自布魯特商行,

而這場97件拍品總成交而達到5億多港元,

可見,布魯特商行提供的貨物都屬上品。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靠中國文物養活100年的著名古董行,為何如今只存在拍品介紹中?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紋葵口盌 ,Bluett & Sons Ltd,1963年倫敦, 2016年蘇富比 : “賞心菁華——琵金頓珍藏重要中國工藝精品”專場 ,成交價:1148萬港元

時代在進步,

古董交易模式也在變化,

從布魯特後期的客戶交易中就可看出,

藏家從他們這購買再到拍賣會上送拍,

亦或者是他們作為客戶的委託者到拍賣會上參拍,

古董行的交易形式變得微乎其微。

直到1992年,

布魯特家族古董商行停止營業,

一代百年老店消失在

中國藝術品交易的舞臺

如今,

他們的名字只會

出現在拍賣會的拍品介紹中。

(文章參考《一個影響西方收藏界的跨國古董行——一段連接中國文物的商業歷史》,文章作者[英國]多米尼克·傑裡內克 譯/謝萌 圖片來自文章及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