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的熱點話題——核心素養,什麼是核心素養呢?

當下人類已經踏入了“信息智能化文明”時代,“智本”將超越“資本”成為第一生產要素。教育肩負著為未來社會培養現代公民的使命,面對著全球化、信息化與知識時代的來臨,教育到底應該培養怎樣的人?

他們應該具有怎樣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才能夠更好地適應21世紀的工作和生活?當前,基於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改革逐漸引起全球關注,成為許多國家或地區制定教育政策、開展教育實踐的基礎。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猜到了,今天小編要分享的就是教育界的熱點話題——核心素養。

那麼到底什麼是核心素養?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詳細瞭解吧~

一.核心素養的國際背景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教育五柱

教育界的熱點話題——核心素養,什麼是核心素養呢?

教育五柱

2、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05):3類9項核心素養

教育界的熱點話題——核心素養,什麼是核心素養呢?

3類9項核心素養

3、美國21世紀學習體系(2007):1+3類11項技能

教育界的熱點話題——核心素養,什麼是核心素養呢?

1+3類11項技能

4、澳洲墨爾本大學(2009):4類10項技能

教育界的熱點話題——核心素養,什麼是核心素養呢?

4類10項技能

5、新加坡學生的“21世紀素養框架”(2010):旨在培養自信的人、自主學習者、積極貢獻者和熱心的公民

教育界的熱點話題——核心素養,什麼是核心素養呢?

21世紀素養框架

6、日本“21世紀能力型”(2013):三個同心圓表示著三種能力的關係,“基礎能力”支撐著“思維能力”,而“實踐能力”則引導著“思維能力”

教育界的熱點話題——核心素養,什麼是核心素養呢?

21世紀能力型

7、臺灣地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2014):3類9項核心素養

教育界的熱點話題——核心素養,什麼是核心素養呢?

3類9項核心素養

無論是OECD還是美國或者其他地區,“核心素養”無非關乎“學習力”、“適應性”、“創造性”、“合作能力”、“信息素養”等;

總之,一個人要成為社會上合格的人才,必須得具備“核心素養”。

二、核心素養在中國

教育界的熱點話題——核心素養,什麼是核心素養呢?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

1.框架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佈,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

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遵循“堅持科學性、注重時代性、強化民族性”的原則。

2.背景

一是將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關於立德樹人的要求落到實處,2014年教育部研製印發《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髮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二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家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三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迫切需要。豐富素質教育的內涵,建立以“學生核心素養”為統領的課程體系和評價標準,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

3.歷程

由北京師範大學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員組成聯合課題組歷時三年(2013—2016)完成。

精心開展研究,提出素養框架。訪談了十二個界別的608名代表人物,問卷調查了566名專家學者、校長和企業家等,彙總形成了約351萬字的訪談記錄和大量調查數據,招考專家論證會60餘次,初步提出了核心素養總框架。此後,又召開徵求意見會20餘次,對總框架初稿進行修改完善。

開展轉化研究,對接課標修訂。

全國性徵求修改意見,認真修改完善。

4.意義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出現表明:教育標準的形式逐步發展變化,強調的不是知識和技能,而是獲取知識的能力;

以個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為主題的核心素養模型逐漸代替了以學科知識結構為核心的傳統課程標準體系,這將是素質教育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意義深遠。

未來的教育將在核心素養的引領下構建新的藍圖,教育將進行“從學科課程到主題課程、從學科中心到學生中心、變單向為多元的學習活動”的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