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建議「立刻全面放開生育,不應再收取社會撫養費」,你怎麼看?

大小油菜


新華日報的建議“全面放開生育,不應再收取社會撫養費”,其中指出,要“設立生育基金”,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每年必須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並進入個人賬戶。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時,可申請去除生育基金並領取生育補貼,用於補償婦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終端勞動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損失。這個建議只是走“計劃生育”的老路,只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

鼓勵生育不反對,全世界發達國家都在拼命鼓勵生育,因為城市化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個國家一定會伴隨著生育率的急速下跌,所以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在鼓勵生育。 且不說歐洲的福利國家,臺灣鼓勵生育,從2013年起,每胎2萬元(新臺幣,下同)生育獎勵補助金,及每月3000元至5000元育兒津貼等,還要提供孕婦和嬰兒醫療相關的福利。

結果市民還是紛紛表示生不起,這點補貼算什麼。而中國的這個“生育基金”搞笑在哪裡?是它跟大多數鼓勵生育的國家政策完全是南轅北轍,等於是說,民眾要自己拿錢出來懲罰自己不生育的行為,這種拍腦袋的想法簡直蠢到突破了下限。

這還不僅僅是一個育兒成本的問題。伴隨著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生育率的下降是一個自然的進程,西方社會的發展就是例子,隨著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發展,隨著受教育和參加工作的女性在人口比例中的提升,生育率下降是必然的。計劃生育本來就是違反生育規律的政府行為。生育率一旦降下來,就有很大的慣性,恐怕要提升很難了。

所以,現在要讓人生,恐怕不是說幾句空話的事,畢竟許多國家真金白銀也沒有見效的,憑什麼你說一句,大家就要生?更何況,你還想用強制的手段逼迫大家?


天馬行文


新華日報這樣的舉動,小公個人認為,應該是為明年全面放開生育造勢。這樣的套路,和之前放開二孩之前的輿論鋪墊如出一轍。如無意外,明年兩會後,全面放開生育將變為現實

近年來,關於全面放開生育的呼籲不絕於耳。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官方的解釋或聲明予以回應,因此,全面放開生育的說法只是在民間和網絡上喧囂。

但是今年7月,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管、中國勞動保障報社主辦《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雜誌(月刊)2018年第6期刊發的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一篇題為《全面放開生育刻不容緩》的署名文章,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該文指出,我國人口形勢越來越嚴峻,已呈現三個下降趨勢,第一是

出生率下降,2017年全國人口出生率為12.43‰,2016年這一數據為12.95‰,第二是出生規模下降,2017年新生嬰兒數比2016年少了63萬,相當於新生嬰兒少了4%;第三是生育率下降,2016年我國的生育率只有1.24,2017年生育率可能在1.2左右。考慮到這些客觀因素,他建議國家緊急徹底全面放開生育,取消一胎生育準生制。同時,對生育了二胎的家庭,應適當給予個人所得稅退稅,從而達到鼓勵生育的目的。

周天勇的這篇文章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作為人社部下轄的雜誌,能夠刊發這樣一篇文章,也被很多人認為是官方在投石問路,試探全面放開生育的民意。隨後,新京報、新華日報相繼刊文,呼籲立刻放開生育。隨著這些具有政府背景的媒體的介入,官方的意圖躍然紙上。在2015年國家全面放開二孩前,最初,也就是2014年下半年開始,也是類似的官方媒體在渲染造勢,引發社會激烈討論,在民主的普遍關注下,果不其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在次年的兩會上通過,印證了社會輿論。

現在,國家又玩這種套路,這就意味著,如無意外,明年兩會,全面放開生育政策也會變為現實。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我的中國心iii


鼓勵生育,又說到了“人口紅利”上。又比如:我們會說到日本經濟停滯,也是生育問題。這次的討論中,專家教授們把解決人口問題看得輕鬆如“食生菜”。只要在“放開”與“徵稅”“基金”上做文章。就可以了。

如果是這樣,日本就不會早就做出樣板來?還要專家們教我們怎麼做?想必生育問題是國民生活中的難事,又如何一兩項政策就可以改變的!

應該說,生育是一項大系統,大工程,需要合計探討,從民生層面有人跟進。從出生養育的全程方面有較為理想的配套,教育改革讓人看到向好,有利於兒童的成長,有利於減輕負擔。

從成年人的角度看,生育應是人生所以然,沒有刻意回絕,生育是順理成章的事。

我們的日子應該怎麼過,應該是生存權生育權的統一。做到責職義務統一。沒有理由放棄生育權。誰願意在交稅的時候就鐵定“丁克”。可能丁克的人也是出於無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