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建议“立刻全面放开生育,不应再收取社会抚养费”,你怎么看?

大小油菜


新华日报的建议“全面放开生育,不应再收取社会抚养费”,其中指出,要“设立生育基金”,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去除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终端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这个建议只是走“计划生育”的老路,只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鼓励生育不反对,全世界发达国家都在拼命鼓励生育,因为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个国家一定会伴随着生育率的急速下跌,所以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鼓励生育。 且不说欧洲的福利国家,台湾鼓励生育,从2013年起,每胎2万元(新台币,下同)生育奖励补助金,及每月3000元至5000元育儿津贴等,还要提供孕妇和婴儿医疗相关的福利。

结果市民还是纷纷表示生不起,这点补贴算什么。而中国的这个“生育基金”搞笑在哪里?是它跟大多数鼓励生育的国家政策完全是南辕北辙,等于是说,民众要自己拿钱出来惩罚自己不生育的行为,这种拍脑袋的想法简直蠢到突破了下限。

这还不仅仅是一个育儿成本的问题。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生育率的下降是一个自然的进程,西方社会的发展就是例子,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随着受教育和参加工作的女性在人口比例中的提升,生育率下降是必然的。计划生育本来就是违反生育规律的政府行为。生育率一旦降下来,就有很大的惯性,恐怕要提升很难了。

所以,现在要让人生,恐怕不是说几句空话的事,毕竟许多国家真金白银也没有见效的,凭什么你说一句,大家就要生?更何况,你还想用强制的手段逼迫大家?


天马行文


新华日报这样的举动,小公个人认为,应该是为明年全面放开生育造势。这样的套路,和之前放开二孩之前的舆论铺垫如出一辙。如无意外,明年两会后,全面放开生育将变为现实

近年来,关于全面放开生育的呼吁不绝于耳。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官方的解释或声明予以回应,因此,全面放开生育的说法只是在民间和网络上喧嚣。

但是今年7月,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劳动保障报社主办《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杂志(月刊)2018年第6期刊发的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一篇题为《全面放开生育刻不容缓》的署名文章,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该文指出,我国人口形势越来越严峻,已呈现三个下降趋势,第一是

出生率下降,2017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2.43‰,2016年这一数据为12.95‰,第二是出生规模下降,2017年新生婴儿数比2016年少了63万,相当于新生婴儿少了4%;第三是生育率下降,2016年我国的生育率只有1.24,2017年生育率可能在1.2左右。考虑到这些客观因素,他建议国家紧急彻底全面放开生育,取消一胎生育准生制。同时,对生育了二胎的家庭,应适当给予个人所得税退税,从而达到鼓励生育的目的。

周天勇的这篇文章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人社部下辖的杂志,能够刊发这样一篇文章,也被很多人认为是官方在投石问路,试探全面放开生育的民意。随后,新京报、新华日报相继刊文,呼吁立刻放开生育。随着这些具有政府背景的媒体的介入,官方的意图跃然纸上。在2015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前,最初,也就是2014年下半年开始,也是类似的官方媒体在渲染造势,引发社会激烈讨论,在民主的普遍关注下,果不其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在次年的两会上通过,印证了社会舆论。

现在,国家又玩这种套路,这就意味着,如无意外,明年两会,全面放开生育政策也会变为现实。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80后小公



我的中国心iii


鼓励生育,又说到了“人口红利”上。又比如:我们会说到日本经济停滞,也是生育问题。这次的讨论中,专家教授们把解决人口问题看得轻松如“食生菜”。只要在“放开”与“征税”“基金”上做文章。就可以了。

如果是这样,日本就不会早就做出样板来?还要专家们教我们怎么做?想必生育问题是国民生活中的难事,又如何一两项政策就可以改变的!

应该说,生育是一项大系统,大工程,需要合计探讨,从民生层面有人跟进。从出生养育的全程方面有较为理想的配套,教育改革让人看到向好,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有利于减轻负担。

从成年人的角度看,生育应是人生所以然,没有刻意回绝,生育是顺理成章的事。

我们的日子应该怎么过,应该是生存权生育权的统一。做到责职义务统一。没有理由放弃生育权。谁愿意在交税的时候就铁定“丁克”。可能丁克的人也是出于无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