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研討會之嘉賓評議二(陳來)

《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研討會之嘉賓評議二(陳來)

徐治道:

接著請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陳來老師評議,大家歡迎!

《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研討會之嘉賓評議二(陳來)

(照片來自互聯網)

陳來(書評文字稿):

郭齊勇教授的新作《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五月出版),每章聚焦於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題,整體上又相互呼應,共同展現了中國文化精神的不同面相,揭示了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概括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和特點。這本書短小精悍,是對中國文化精神的學術化與通俗化相結合的闡釋。

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是一個比較艱深複雜的問題。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錢穆《中國文化精神》、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等對此都有過討論。正如郭教授在前言中所交代,他是在前賢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對中國文化的思考和體認,提煉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六個特質。即"和而不同,厚德載物;剛健自強,生生不息;仁義至上,人格獨立;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整體把握,辯證思維;經世務實,戒奢以儉。"這一體認與總結堪稱全面。

講特質應當相對於確定的參照系統而言。郭教授指出:"要講清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一定要建立在與外國文化,特別是與西方近現代文化的比較背景之上"。這表明他自覺運用中西對比的方式,來突顯中華文化的精神特質。書中提出的這六條,對中國文化的人生態度,政治哲學,思維方式等都有精準的概括,其中相當一些特質都具有內在的普遍性。例如剛健自強,生生不息;仁義至上,人格獨立,這些特質作為精神價值不僅僅適用於中國,可以說對世界文明都具有普遍的意義,這個普遍性不取決於目前外在的實現程度,將來在合適的條件下是能夠實現出來的。作者在此文的最後表示:"我們要把中華民族文化的真髓,養育、凝聚老百姓的真誠的理念,作為中華民族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的族群認同、文化認同與倫理共識的仁愛思想、浩然正氣、正道直行、人格修養等內容,大大地弘揚出來。"這是郭教授的宏願,也是我們當代學者必須自覺承擔的共同使命。

中國哲學是中華文化的哲學基礎。作者有深厚的編寫中國哲學史教材的經驗,很早就形成了其關於中國哲學精神特點的認識。他在綜合吸收了20世紀新儒家論中國哲學特質的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哲學七個方面的精神和特點:自然生機、普遍和諧、創造精神、秩序建構、德性修養、具體理性、知行合一。這七條是目前對中國哲學特質的一個較好的概括,值得學界注意。

如何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是體現傳統文化現代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國文化一貫重視做人的道理,其人生智慧都要求落實於日用常行之內,指導人生和做人,儒釋道三家皆如此。作者指出,儒家突出的是德性與禮樂教化的智慧,道家突出的是空靈、逍遙、放達的智慧,佛家突出的是解脫、無執的智慧,從而揭示出這三家人生智慧最突出的特徵。由文中論述可見,儒釋道三家人生的智慧,確實可以成為現代人修煉身心,涵養性情,提升境界的重要資源。作者在這方面的主張是很有意義的前瞻性思考。

今天,我們需要全方位地努力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寶貴資源。在社會教化、個人修身以外,傳統儒、道兩家的管理智慧與方法,也是值得吸取和借鑑的重要方面。郭教授對此做了積極有益的探索,他指出:"老子的'道'的智慧、'無為而治'的管理和孔子的'仁'的智慧、'導德齊禮'的管理,可稱為大智慧與元方法"。這種大智慧作為元方法,可進一步擴充為系統觀念、經營謀略、管理價值理念等等。這樣一來,優秀傳統文化便可與現代社會或企業管理之道相結合,構成今天中華優秀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依據中國哲學的基本觀點,引申並提出了中國管理哲學的元方法,即交融互攝、動態平衡、變通創造、有機聯繫、整體和諧,這也是很精到的。

把傳統文化和現代觀念結合起來,求得二者的融合,是文化創新的方向。本書的幾篇附錄,是作者對此類問題的觀察和思考。如關注國學教育與推廣、探索儒學與民間社會的互動、闡發傳統道德的普遍價值等,體現了作者在深厚學養基礎上的現實關懷。這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郭教授對文化儒學的參與。近年來,即使是反傳統的知識分子,也開始意識到儒家傳統不必是中國現代化的根本障礙。但對傳統文化的誤解還有待於澄清,需要儒家學者"正名"。即從學理上作出分析,反駁一些不切的批評和責難,疏通文化和哲學上的成見。此外,更要回應現代世界範圍內儒學研究的挑戰。郭教授長期投身對思想文化問題的討論,在這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對民主,社會正義,公共福利,個人道德和社會倫理的建設等問題發出了儒學的聲音。他的一些論點對全面瞭解當代的儒學討論有重要的意義。

文化復興的今天,對中國文化的精神特質進行提煉、總結和闡釋,是非常必要而且有現實意義的。該書抉發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的義理和價值,敘述簡明,持論平正,便於廣大受眾的理解。該書的出版,無論在學術還是文化意義上都很有價值。讀之有利於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把握,普及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振奮民族精神。

出版之際,特將閱讀的一點體會述之如上,並衷心祝願郭齊勇教授的學術事業寶刀不老,舊學加邃密,新知轉深沉,有更多的著作問世,以嘉惠學林,貢獻社會。

徐治道:

感謝陳來老師的精彩評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