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圖中蘊含了道家終極哲理

西班牙偉大的建築師高迪通過觀察得出了“在自然界中沒有直線,所謂的直線不過是人創造出來的”說法,例如樹、水、花、莖都是弧線的,沒有完全直的。既然沒有直線也就不會有絕對的稜角,那麼自然界就都是成千上億種橢圓形、圓形和半圓形。因此,圜道與自然界之道也是正好相符的。可見,幾千年前的老子的遠見卓識。

老子的思想,便體現在這簡單的圓形中。我們都知道太極圖俗稱太極魚,什麼是魚呢?魚頭、魚尾一上一下,那麼一高一低的小魚又代表什麼呢?

這就要從《道德經》中找答案了。第四十二章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這個“一”可以理解為太極,那麼道即是無極了。何謂無極,無極就是無極限,沒有終點,廣大無垠,沒有邊界。唯有道是這種形態,因此無極乃道也(人若能與道合真也可以和道一樣不生不滅,廣大無垠,長生永存)這句話的整體意思是杳冥深遠、混沌難測的大道產生了至真至純的先天一氣,此“一”為天地未分、陰陽未判的混沌狀態,而非道,乃道之子。

而這先天一炁又化生成陰陽二氣,即“二”,從而演變為天地兩極,清者上升為天,濁者下降為地,進而生出有無虛實、善惡美醜、水火坎離等一系列即相互對立而又辯證統一的事物,所以這個“二”是指陰(包括寒冷、黑暗、下降、消極、醜惡等)與陽(包括溫暖、光明、上升、積極、美好等)。自然界中陰陽還包括肉眼可見的陽物質與肉眼不可見的如暗物質、暗能量,以及陰離子、陽離子;正電荷、負電荷等。這說明陰陽學說和現實也是相吻合的,是自然科學。

老子對陰陽的研究很深入,《道德經》反覆講“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說明事物都是陰陽的體現,這些事物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因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皆因有美的形像才突顯有醜的概念,如果沒有這美,醜也就不存在了,如身有影,身者陽也,影者陰也,無一刻離也。這些辨證的哲學命題都體現在簡單的一個太極圖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