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履約險的P2P投資,就一定靠譜嗎?

有履約險的P2P投資,就一定靠譜嗎?

自從我寫了《終於等到你:真正本息擔保的P2P》,很多小夥伴紛紛表示要投資,抓住保險這個末班車,畢竟在當前理財暴雷潮持續不斷的時候,好資產越發珍貴。

但今天,精算師八哥給你們澆澆冷水,即使有借款人履約保證保險的P2P資產,其實也還是有風險的。

嘿嘿,當然不矛盾啦,上篇文章我指出本息擔保的平臺目前有16個,我從來沒說這16個裡面哪家靠譜,單單投保本息擔保的保險,還不足以形成有效的投資意見。

一、期限、金額錯配

首先,每個P2P平臺的底層資產都一定存在期限錯配的問題,八哥在保險公司工作非常瞭解投資部門的實際情況。

如果當前有一個特別搶手信託計劃或者想要佈局的股權資產,你覺得保險公司會一直等到保費收進來都到位了,再去投資麼?

那麼多筆小額的保費,怎麼可能跟資產端一個上億的項目完全期限相同呢?

同理,P2P平臺也非常有可能做不到將你每一筆投資都與底層資產一一匹配。

不信,你看看為什麼當前很多平臺因為資金流斷裂以後,紛紛進行展期操作,即原本你下個月就可以全身而退,卻一下子攤在3年裡,每個月逐漸回款呢?

所以明白了這個道理,那我說個假設,你就明白風險在哪了。

如果你投資5萬,期限1年,那麼其實底層資產可能會分配在一個10個月期限的借款人身上,造成這種情況有三種可能:

1.這個借款人本身就是借10個月,借款日期跟你的投資日期恰好一樣;

2.這個借款人借1年,借款日是2個月前,上一個投資人在2個月前到期收回本息,你此次的投資其實是債權轉讓,相當於中途接盤;

3.這個借款人借1年,日期也是剛好匹配,但是10個月後,借款人提前還款,因為你的投資還沒到期,所以資金又被重新分配到了下一個借款人身上。

對於期限錯配就有這些可能,那麼金額同樣也會錯配的,即你的這筆5萬塊錢可能會同時借給五六個人。

你投資的金額越多,期限、金額錯配的現象就越嚴重,那麼就會存在兩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是因為政策變動,即使品臺要求目前的借款人必須購買保險才能放款,但是如果下一個借款人沒買保險,那麼在你的這筆投資的下半段,其實就是風險裸奔的。

政策變動情況太多了,比如保險業監管政策發生改變,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縮緊參與P2P經營力度;或者就是保險公司因為賠付偏高,停售了履約險。

很多投保人不是天天擔心百萬醫療險的停售風險麼,那履約險不更是存在這個問題嗎?

財產險公司對於市場反彈的顧忌,壓根就沒有人身險公司那麼大好嗎。

二是平臺流動性本身出了問題,形成展期,你的投資無法按時回款。

這點也非常好理解,履約險雖然保證借款到期完成本息兌付,但是這個“到期”是指借款人的借款合同到期。

因為存在期限錯配的問題,非常有可能人家借款合同沒到期,但是你投資到期時平臺因為流動性問題導致沒法按時給你兌付,很抱歉,你就會進入展期程序了。

最麻煩的是,以上兩點要是疊加一起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這就存在了一個窗口期,即如果你能比別人更快找到合適的帶保險的資產,進的越早,能享受到的保險服務就越全。

早進來的先吃肉,晚進來的就接盤俠。

二、違約兌付

上面聊的是你的本息因為不能與保險合同一一對應導致的潛在風險暴露問題,接下來就聊聊在違約兌付流程中,可能還會有潛在利息的損失。

比如理想情況,你的投資全程有履約險保駕護航,很不幸,借款人到期時就是違約,這是非常有可能的情況。

誰說買了保險就不違約了?老賴還管你這個,把錢拿到手立馬就換副模樣。

那麼保險公司開始啟動擔保償付流程,一般來說,會存在30天的等待期。

這裡所謂的等待期,跟我們常說的健康險的等待期不同,是指當違約發生之後,債權人先去催收,如果過了30天還要不回來,那麼保險公司再進行賠付。

而且保險公司賠付流程最長可能還需要10天,畢竟前30天是P2P平臺去催收,後面這10天是保險公司核實一下,到底是不是這麼回事,是真的借款人不還錢了,還是平臺有什麼貓膩。

前前後後40天,是沒有任何利息的。

舉個例子,比如說1年期投資利率為10%,如果考慮多出來的這40天,實際最後到手的利率可能只有9%(10%*365/405)。

像個別大平臺(哪家我就不說了),履約險等待期90天,那麼你認為年化10%的投資,最壞到手情況就是8%了。

違約兌付相對於期限錯配來說,還不算嚴重,前者是本息風險,後者僅僅是利息本身。

今天就簡單聊這些,投資時候還有沒有其他風險還需要考慮的呢?

當然有了,否則你指望僅僅通過看看文章就能做出投資決策的想法,本質上跟自己買本法律書就去法院為自己打官司,有什麼區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