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不能接種疫苗?關於疫苗,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這裡!

打預防針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事情,預防針也被大家稱之為是疫苗接種,為什麼要給小孩接種疫苗呢,接種疫苗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接種疫苗的作用是什麼?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這裡!

疫苗的發展史,就是人類與細菌、病毒的鬥爭史。自1796年,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首次給一名男孩接種牛痘以對抗天花以來,疫苗已經有了200多年曆史。

1. 為什麼接種疫苗能預防疾病?

科學研究表明,當細菌或病毒侵入人體時,身體就會產生一種抵抗這種細菌或病毒的物質,這種物質叫做抗體。不同的細菌或病毒會產生不同的抗體,稱為特異性抗體。病癒後,這種特異性抗體仍然存留在體內,如再有相應的細菌或病毒侵入體內,這種特異性抗體就能保護身體不受這些細菌或病毒的傷害。

預防接種就是人為地將經減毒或滅活等工藝處理的少量細菌或病毒及其代謝產物接種給人,使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或細胞免疫反應,從而產生針對該種病原體的抵抗能力。

2. 接種疫苗的好處

1. 預防和消滅疾病

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多種造成巨大生命和財產損失的疫症,如天花、脊髓灰質炎、乙肝、肺炎……在預防和消除這些傳染性疾病的過程中,疫苗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在中國,自實施免疫規劃以來,已經消滅了天花、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等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降低到了歷史最低點。1992年以前,中國大約1.2億人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幾乎每10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病毒感染者。普及接種乙肝疫苗後,5歲以下兒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從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0.32%。

在世界範圍內,隨著嬰幼兒肺炎球菌疫苗在全球不同國家的引入,由疫苗血清型導致的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的發病率顯著降低。在法國,與2008年—2009年相比,肺炎球菌疫苗所覆蓋的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在2012年下降了84%。兒童可預防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下降,有效地保障了兒童健康與生命安全。

2. 提升嬰幼兒免疫力

嬰幼兒獲取免疫力的途徑主要有兩種:先天自有和後天獲取。

5歲以下兒童的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尤其是6個月月齡以內的寶寶,其免疫力主要依靠出生時從媽媽身體獲得的母傳抗體。母傳抗體水平在寶寶出生時最高,隨著嬰幼兒成長逐步降低,在6月齡時降至最低。此時嬰幼兒自身對病原感染的免疫力極低,便給細菌和病毒提供了最佳入侵機會,進入對感染性疾病的易感階段。而疫苗接種主要是針對易感者進行,通過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增強其對特定疾病的免疫力,從而可以預防和控制大量傳染病。

3. 接種疫苗後是不是就一定不得傳染病了?

預防接種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並非是100%,多數疫苗的保護率>80%。由於受種者個體的特殊原因,如免疫應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導致接種後免疫失敗。但大量的研究證明,即使接種疫苗後發病,相對於不接種疫苗者,其患病後的臨床表現要輕很多。

4. 打疫苗一定要按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這是根據臨床試驗和多年科學實踐為依據而制定的。

隨著兒童的長大,體內原有通過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力也會逐漸下降。因此,有些疫苗還要進行加強免疫,以使兒童產生足夠的免疫力,如乙肝疫苗、脊灰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5. 打疫苗也會有不良反應?

作為藥品的一種,疫苗具有藥品的特性,既具有療效,也有不良反應。極少數孩子在接種疫苗後會出現不良反應,絕大多數是一般反應,主要有發熱和局部紅腫,同時可能伴有全身不適、倦怠、食慾不振、乏力等綜合症狀。這些反應過程是一過性的,不會引起不可恢復的組織器官損害,沒有後遺症,通常1-3天就會自動消失。大量研究顯示,相對於不接種疫苗者,即使接種疫苗後發病,患病後的臨床症狀要輕得多。

為儘量減少不良反應發生,家長也應該負起責任:及時按照免疫程序全程接種疫苗,使預期免疫效果達到最大化;要帶孩子到有資質的正規接種點進行接種;完整告知醫生孩子和家族的過敏史、孩子當前的身體狀況。


①楊力實. 2014年最新全國1~29歲人群乙肝血清流調結果發佈. 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5. 2015-8-6 D1版

②國家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疫苗接種科普知識》

http://www.nhfpc.gov.cn/zhuz/jbyfykz/201604/0fe932715ccd494e99b68c0fc9bda0c5.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分享到:


相關文章: